书接上回,这次我们继续讲基督教的核心,这次主要探讨基督教最核心的教义之一“三位一体”。注意,本文涉及大量逻辑推演内容,还请认真思考,并结合历史脉络对该理论进行梳理,如有宗教人士,请有选择性观看,如有冒犯,还望海涵!

简论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思想(解析基督教的内核2)(1)

三位一体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留了个几个问题,即耶稣究竟是人还是神?他和上帝到底是什么关系?以及他俩谁大谁小等问题,实际上关于这些,早期的基督教内部也是众说纷纭。前面讲过,早期的基督教一度被当时的罗马政府所打压,直到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颁布《米兰敕令》,第一次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且皇帝本人带头皈依了基督教,基督教自此迎来了大爆发。

简论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思想(解析基督教的内核2)(2)

然而此时的基督教在三百年的演变过程中已经在不同地方产生不同的亚种,这是由于当时的《新约圣经》尚未定稿,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主要流通的是各种版本的《福音书》,鼎盛时期,仅在罗马境内流通的《福音书》就多达八十余本,后来在《新约圣经》定稿时收录的正统福音书也有四本,分别是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在这里不同福音书对同一内容的描述有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出入,甚至于同一本福音书前后文之间也会有矛盾的地方。此外不同语言和文化圈的原因,不同的主教和宗教学者们对同一条教义的理解也不相同。

简论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思想(解析基督教的内核2)(3)

这里我们首先来看,基督教中有个唯一且至高的神—God,中文有翻译做上帝,主等,实际上“上帝”这个称呼最早是代指中国传统宗教里最高的、最神圣的神祇,这点与基督教中上帝是一致的。所以在公元7世纪,基督教由东突厥人和波斯人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传教士们移风易俗,将中国本土的称呼套用在了God上,以体现出基督教中上帝的地位和权威性。这里我们只要明白二者之间的历史渊源即可。这里我要讲的是,在《新约圣经—路加福音》里提到,God指着耶稣对世人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this is my son,my chosen one)。所以God是耶稣的父亲,故而又称为“圣父”(God father),对应的,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就称自己为son of God—圣子(上帝的儿子)。

这就引出来第一个分歧,他俩谁大呢?这个问题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基督教脱胎自犹太教,在犹太教教义中明确的指出了,上帝虽然先后和亚伯拉罕,摩西签订了契约,但是他俩的身份都只是上帝在人间指认的先知,本质上是给上帝打工的高级经理人,向人间传达上帝的旨意,而上帝才是那个董事长,二者的关系是泾渭分明的,犹太教徒要膜拜的也只有那个至高无上的上帝,而不是这二位。诚然耶稣在传教时选择另辟蹊径,说自己是上帝的儿子,听着是比先知高级,但如果二者身份独立,那耶稣充其量也只是个二把手,信徒有且只能拜一把手上帝。

简论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思想(解析基督教的内核2)(4)

而关于上帝和耶稣谁大谁小的问题,基督教典籍内也是说法不一,《新约圣经—约翰福音14:28》中耶稣讲“我父是比我大的”(my father is greater than i),但是到了《约翰福音10:30》却又说“我与我父原是一体”(i and my father are one),同一本书,前后不同。这里就有一派支持前者,认为耶稣和上帝是明确的上下级关系,上帝老大,他老二,这一派后来就成了阿里乌斯教派。但另外一派却认为,上帝而耶稣是平级的,上帝在天国是神,而耶稣则是上帝在人间的化身,“上帝之子”同样也是“上帝”本身,此外还提出了“圣父”,“圣子”,乃至之后的“圣灵”三者都是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维度的不同形态,并讲将这种理论称为“三位一体”(Trinity)。(“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浸)。”《马太福音》第28章第19节)

简论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思想(解析基督教的内核2)(5)

围绕这这个问题,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主持召开了“尼西亚大公会”进行讨论,其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当时基督教内部关于耶稣和三位一体教义的争议,确立基督教正统教义。关于这个问题大会前后吵了三个多月都没有最终结论,最后还是由皇帝君士坦丁拍板,选择支持了后者,即“圣父(God father),圣子耶稣(son of God),圣灵(the holy spirit)都是上帝的统一体”这一结论。反过来支持前者的就被打成了“异端”,即同一个宗教信仰下,对教义的解读与主流正统理解不同的人。这个大会的决议从基督教历史上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使基督教得以统一,确立了基督教教义的核心,为基督教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三位一体理论自此也成为了基督教中最重要的教义之一。

简论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思想(解析基督教的内核2)(6)

这一教义表明上帝是三位身份互相独立、但又互相协调的个体。这三位身份分别是圣父、圣子(耶稣基督)和上帝圣灵。

上帝是基督教教义中的创造者,是起源和终极的权威。他被认为是无限的、全知的、全能的和全在的。父亲上帝是基督教教义中最高的上帝,是整个宇宙的根源。

圣子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同时他又是上帝的化身,是上帝在人类形态中的体现。是救世主,是人类的救赎者,也是上帝与人类之间的桥梁。他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并且通过自己的死亡和复活为全人类赎罪。

圣灵则是基督教教义中上帝的第三位身份,即上帝的灵魂,是上帝与人类之间的指引和恩典的来源。圣灵为基督徒提供力量和智慧,圣灵的活动使得上帝的存在能够在人类世界中得以体现,帮助他们顺服上帝和完成上帝旨意。

基督教三位一体教义表明,上帝是三位独立的身份,但却是同一个上帝。这三位身份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上帝的旨意,但彼此又不能直接划等号,即:

简论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思想(解析基督教的内核2)(7)

简论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思想(解析基督教的内核2)(8)

可能有人读到这里会觉得这帮人简直无聊透顶,讨论谁大谁小这个问题的意义何在?其实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这一理论能够很好的弥补《旧约》和《新约》之间的出入,补齐二者的结构性偏差,防止外界对基督教教义展开攻击。前面我们讲了,基督教脱胎自犹太教,二者信的的是同一个神,只是在叫法和中文翻译这,犹太教读作耶和华,基督教读作上帝,其实说的是同一个人。而在犹太教典籍《塔纳赫—申命记》中讲到摩西在带领族人返回迦南的过程中,行至西奈山与上帝签订的十条诫律,后世称为“摩西十诫”其中第一条和第二条的内容是:

1.不可有别的神,只可事奉耶和华。

2.不可捏造偶像,也不可做耶和华的像。

这里如果耶稣和上帝是两个人,那么耶稣作为上帝的儿子,也是有神性的第二个神,很明显,基督徒们拜耶稣的这一行为就触犯了第一条,拜了别的神。其次基督教堂内有着大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塑像以及人物画像,这点又触犯了第二条,给神做了塑像。

所以只有把他们都画了等号,基督徒们所拜的耶稣同样也是那个和犹太人签订契约的上帝,一切才说得通,这样信徒祭拜耶稣时才不会触犯第一条罪。除此之外,我们观察基督教的画册可以看到,有关神的画像总是三位一起出现,耶稣和上帝左右各一个,圣灵则是以鸽子来代替。这时候由上图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导出:圣子耶稣就是上帝(God)在人间的化身,所以说信徒们给耶稣塑像不等于直接给神塑像,而拜耶稣又等同于拜上帝(God),这样又规避了第二条戒律。有意思的是,在英语中三位一体—Trinity就是数字3—three 和联合—unity的结合体,讲个冷知识,黑客帝国中女主角崔尼蒂也是指Trinity,电影中人类最后的庇护所也叫迦南!

简论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思想(解析基督教的内核2)(9)

最后我想说,其实有关三位一体的思想在基督教当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需要相当专业和深度的理解才能一探究竟,相关神学专业的学生仅是对此概念的学习就长达数学期,这里我只从表层出发,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进行解读,介绍不全的地方还望见谅!

简论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思想(解析基督教的内核2)(10)

下期我们继续从历史进度出发,探究基督教的第一次大分裂,以及天主教与东正教的诞生与演变,尽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