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蔚晓贤 马媛媛

临朐县地处鲁中,属沂蒙革命老区,一段时间以来,临朐县经济相对落后。然而,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该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3%、税收收入增长15.2%,增幅均居潍坊市首位。两大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的亮眼成绩,均见证了临朐在推进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上开创的新局面。记者在临朐县采访时发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总能上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转强的传奇,坚信“天道酬勤”的临朐人,秉承沂蒙老区革命精神,在沂山脚下、弥河之畔闯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山东临朐新变化(总能从零做到全国最强)(1)

“无中生有”的“中国大棚樱桃第一县”

4月22日上午,临朐县山旺大樱桃市场内车水马龙、人头攒动。

果农王传庆扯着嗓子和客商讨价还价,几只装满大樱桃的塑料桶摆在地上供客商挑选,旁边摞着几只卖光的空桶。他一共带来200多斤樱桃,来了还不到一个钟头就卖了一半多。王传庆告诉记者,今年受疫情影响,樱桃价格先比往年有些下滑,但仍在他的预期之内,他在王家寨村种了5亩樱桃树,平均每年能有20多万元的收入。

山旺镇大樱桃交易市场始建于2017年,为全镇3000余户大樱桃种植户和1500多名樱桃交易商提供了风雨无阻的交易平台。市场负责人王国庆告诉记者,每年樱桃旺季,从凌晨5点到下午5点,市场每天要见证至少12个小时的人声鼎沸,也见证一代代果农因大樱桃串联起的致富梦。如今,大樱桃市场不仅服务当地,也吸引寿光、寒亭、青州、昌乐、安丘的果农远道而来。

山地丘陵占比达87.3%、土地贫瘠、先天的区位短板,使人们很难把临朐与“国家级”“第一”等字眼联系到一起。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临朐人捧起了“中国大棚樱桃第一县”的金字招牌。而实际上,临朐并不是樱桃的故乡,30年前,当一枚枚小红果在这里生根展叶、开花结果时,没有人会料到,这里将会成为种植总面积10万亩,产业总产值30亿元,拥有全国1/3大棚樱桃,全国最大的设施樱桃栽培基地……

然而,这种产业优势似乎也在两三年前遇到了挑战,些许忧虑在种植户之间蔓延开来:樱桃挂果期短,不足半月;保存期短,难以隔夜储存;皮薄易损,不便运输……临朐农业农村局局长魏淑娟坦言,临朐大樱桃在潍坊名气很大,放在全省、全国层面知名度还不甚响亮。作为“中国大棚樱桃第一县”,临朐大樱桃的发展何去何从?症结如何化解?

坐拥3万亩大樱桃、年产量2万吨、产值5个亿的山旺镇,是临朐县大棚樱桃生产主产区,也是临朐升级打造大樱桃百亿级产业的一个缩影。临朐从土地、环境、人才、产业基础等资源要素入手,对内挖潜,对外引流,大胆探索通向镇村集体经济振兴、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村路”“乡径”。

“大棚樱桃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品种和新技术是两个重要推动力。”采访中,含香农场宫来俊告诉记者,这几年含香农场大棚樱桃的上市时间都是全县最早的。宫来俊的秘方就是,完成梯次种植布局,比如采用现代制冷降温技术促樱桃树提前休眠的大棚为第一梯次,采用冬暖式大棚的为第二梯次,传统大棚的为第三梯次,实现2至5月每个月都有新鲜樱桃上市。

凭借新品种、新技术实现弯道超车,成为临朐推动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今年,临朐将规划发展大樱桃种植面积8万亩,打造4个高标准千亩大樱桃示范园,让樱桃产业更好地发挥经济带动效应。

山东临朐新变化(总能从零做到全国最强)(2)

“无中生有”的“中国鹅肝最大产区”

欧洲人将鹅肝与鱼子酱、松露并列为“世界三大珍馐”。很少有人知道,这种西餐中的“奢侈品”在国内有40%的产品产自临朐。

朗德鹅是世界公认的鹅肥肝专用鹅种,原产于法国朗德省,上世纪80年代,临朐县从法国引进首批纯种朗德鹅种苗,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朗德鹅规模养殖在临朐县取得了长足发展,年出栏朗德鹅300万只以上,年产鹅肥肝2750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朗德鹅生产基地县。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先进示范引领作用的现代化朗德鹅产品加工企业。朗德鹅,成了沂蒙老区临朐县的“致富鹅”。

4月22日,在位于临朐县蒋峪镇的山东春冠食品有限公司鹅肝加工车间内,工人将加工好的红酒蓝莓鹅肝、爆汁鹅肝丸、冰激凌鹅肝等26种鹅肝食品打包装盒。

刘福清告诉记者,他年轻的时候曾在其他鹅肝加工厂打工,1999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春冠食品已经发展成为集孵化、养殖朗德鹅及加工、销售朗德鹅产品为主的养殖、加工企业。目前,春冠食品朗德鹅年加工量54万余只,深加工熟制品产量达到250吨,实现年销售额1.16亿余元,内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一边是远销全国各地的鹅肥肝食品,一边是带动增收致富的产业链条。刘福清介绍,公司成立合作社,发展带动78户养殖户养殖朗德鹅,由合作社统一供雏、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用药、统一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了产品全程可追溯,依托公司品牌优势和销售网络实现了优品优质优销优价。

2022年,潍坊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因鹅肝是西餐厅必不可少的菜肴,春冠食品也顺势打上了预制菜产业的快车。刘福清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正在筹建占地9.6亩的“3R车间”,将在预制菜行业大展身手。临朐县畜牧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刘国强说,临朐年出栏朗德鹅400万只,年产值10亿元以上,产品销售辐射全国各大一线城市。2022年初,临朐县所在的潍坊市提出,要大力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大力发展预制菜等产业新业态。这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在政策方面,积极统筹整合财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涉农项目和资金发展鹅产业,大力扶持朗德鹅系列产品分割、腌制品及风味熟食制品等预制菜品向精深加工延伸,提升肉制品安全标准化生产水平,打造名牌特色预制菜产品。”临朐县发改局局长王明奋说。

据介绍,临朐多家朗德鹅加工企业计划建设预制菜研发中心,以自有鹅肥肝初级产品、鹅白条及鹅副产品为原料,建设老鹅煲、清汤鹅、鹅肉盖饭等加工生产线,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链条效益最大化,持续扩大临朐鹅产业国内优势。

山东临朐新变化(总能从零做到全国最强)(3)

“无中生有”的“中国铝业之都”

4月22日下午,当记者来到华建铝业时,该集团国际贸易部的工作人员徐锐正在公司的直播室内直播。徐锐毕业于青岛大学日语专业,他正在通过日语介绍华建铝业的产品并通过YouTube、TikTok面向海外客户播出。徐锐的同事李道友此时正在窗博城的展厅里做直播,他全程英语直播,直播信号则直接连到正在进行的广交会上。

华建铝业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华建铝业年产能70万吨。2017年,华建铝业位居全国第三,今年有可能冲上中国铝业第一把交椅。从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冬奥会速滑馆,到大兴国际机场、青岛胶东机场等标志性建筑,都有山东华建铝业集团的参与建设。脱胎于普通建筑型材,华建铝业正聚焦铝材精深加工,扩大铝的创新应用,向高性能特种铝材发展。在汽车轻量化、道路交通、高铁船舶等领域实现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

有人不禁疑惑,临朐没有铝矿,地理位置也并不优越,为什么会成为“中国铝业之都”呢?而这,又是临朐无中生有的另一个故事。

临朐县企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吴维斌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临朐人只是卖铝材,生产铝材几乎为零。然而,经过30多年的铝加工发展历程,这个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转强”,不仅铝加工产业具备了较大规模,而且深加工不断延伸,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协同发展。

型材随着房地产的兴盛而崛起,临朐县获得“中国铝业之都”等荣誉称号,成为江北最大的铝材生产集散中心。如今,铝型材产业是临朐的当家产业,年产能已达到180万吨,占全省的1/4,年产值360多亿元。目前,195家铝产业规上企业与106家科研院校合作,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4处,获得国家专利650多项,引进培育专业技术人员2800多人,以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构建出铝业品牌“方阵”,加速向以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为支撑的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