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爱情公寓5》换演员的传言非常多,12月2日,制片人汪远首次回应,透露《爱情公寓5》全部主演不会改变,续集将在明年夏天开拍,目前剧本写作进展非常顺利。

爱情公寓中的十大明星(爱情公寓如何从坏孩子到大明星)(1)

“还会拍《爱情公寓5》吗?《爱情公寓》第五季什么时候出?”今年年初,《爱情公寓4》上线之后,制片人和总编剧汪远总会被问到同一个问题。这部剧发生在“爱情公寓”里,是合租的男男女女之间的故事,用导演韦正的话来说,《爱情公寓》是用平视的视角看年轻人,有治愈、温情、励志这些属于年轻人的元素,剧中几位主人公的喜怒哀乐里面有80后生活的影子。

在《爱情公寓4》开播之前,爱奇艺市场部副总裁陈剑峰曾跟汪远打赌,陈剑峰预测这部剧在爱奇艺和PPS上平台的播出量会达到13亿,汪远则预测13.6亿播放量,可最终截止到2月28日,《爱情公寓4》在爱奇艺和PPS的播放量已经超过27亿,远远超过《来自星星的你》。

项目管理式制作

通常情况下,国内电视剧拍摄成片的过程中已经交给专业剪辑公司做后期制作。而国产电视剧从拍摄到播出的制作周期几乎都在半年以内,甚至有20集偶像剧在开拍3个月后就已经登录卫视播出。

但5年来,高格文化却全公司坚持每年只推出一部《爱情公寓》,后期制作由公司独立完成,而作为制片人的汪远也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控制由剧本到最后剪辑的每一个制作流程,这看似有些违背工业化的运作流程,但这种方式却把每个细节都做到极致。

任何一部电视剧总会经过“编剧一度创作、导演二度创作、演员三度创作”这3个过程,而喜剧却尤其是如此。

《爱情公寓》每一集都有密集的笑点,《爱情公寓4》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what's you QQ?”“鄙人姓黄,字辉冯”,“一朝被电击,十年怕网线”许多剧中的台词都会成为网络热词,但韦正介绍道,“这些笑点是由大家一起碰撞出来的,一层层构建和堆叠”。

汪远对喜剧有天然的敏感,每次写剧本都会希望它笑点密集,这是他在塑造人物、写分集纲甚至分场纲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意识。韦正则会在拍摄过程中根据情境加入一些可渲染的笑料,而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同样会利用表情、语气、肢体语言对笑点做最恰当的诠释。

韦正在《爱情公寓》的拍摄过程中会使用更多变的镜头语言,例如韦正拍曾小贤与胡一菲两人对话的场景通常要换五、六个机位,以保证剪辑出来的快节奏,《爱情公寓》群戏较多,在曾小贤说话的时候,韦正则需要用机器去拍摄其他所有人的反应,捕捉笑点。

因此国产电视剧的耗片比通常为1:4左右,国产电影也在1:10〜1:15之间,但《爱情公寓》的耗片比却达到了1:20,韦正也需要自己挑选素材控制剪辑流程。仅仅在《爱情公寓》中出现的笑声就有300多种,它们全部以手工的方式插在最恰当的节点。这让韦正觉得,自己是在用情景剧的经费、拍电影的方式制作《爱情公寓》。

《爱情公寓4》的后期制作从2013年2月份开始启动,却一直做到11月份才完成,这被汪远称为史上最漫长的后期制作,大约是同类国产剧后期制作时长的四到五倍。也是因为这样,《爱情公寓》从第一部开始就将90%的制作费用在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上。

但这几乎违背了所有国产电视剧的价值排列次序,电视台的长剧采购决策通常都会取决于主创团队和明星阵容,甚至会在开拍之前把一半资金付给明星,就像汪远让你说,“剧本无法用量化数据评判它的价值,但是明星却可以”,可《爱情公寓》却恰恰相反,以剧本为长项,拉动整个项目,也凭借优质的剧本将新人捧红成为明星。

或许《爱情公寓》的“项目管理”式制作模式并无法成为主流。但在视频网站兴起之后,优质内容的观众群会在网络上完成积累,这足以让这种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握有更多的话语权。既然电视台买剧决策开始借鉴视频网站的播出数据,这种并不规则的优质内容自然也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从电视剧到文化品牌

经过5年时间,高格文化从最初9人的团队发展到现在三四十人的公司,也从上海广播大厦搬到徐汇区天钥桥路D1国际创意空间,但这5年里,对于《爱情公寓》“抄袭美剧”的质疑和追捧一样从未消失过,但汪远对此却非常坦然,“我从来没有说过我没有借鉴美剧,而情景剧的创作本来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汪远坦言,美剧《老爸老妈的浪漫史》对于《爱情公寓》的剧本创作影响很大。“这个世界上也并不存在绝对的创新,而创新就是现有知识结构和信息系统的重新排列组合”。汪远认为欢乐不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而他只是把各种各样的欢乐汇聚到《爱情公寓》,并加上本土化的原创。

其实在中国的影视环境里,持续5年做同一部剧,是很难坚持的事情,演员也通常希望尝试更多不同的角色,以丰富自己的履历。《爱情公寓》也在第二年里同样经历过演员的薪酬争议、违约甚至离开,而汪远甚至因此不得不在多重牵制中改写剧情。

因此作为制片人,汪远很清楚这个项目继续推进的难度。“现在回忆起来,最开心的还是第一季,当时演员都坐公交车来面试,每个人都对这部剧充满热情”。而《爱情公寓》倘若应观众所期待的,立即操作《爱情公寓5》自然没有问题,但边际效益却是递减的。

仅管汪远的编剧团队中许多人都是他的大学同学,大家拥有一致的喜剧价值判断,这已经是很难得的事,但依旧没有办法实现每个参与创作者之间的无缝对接,无法完成一个工业化的流程制作。整个剧组在执行力方面的缺陷也无法回避。如果让《爱情公寓》持续保持活力,这些都是必须要填补的短板。

明年《爱情公寓5》如期而至,这大概是汪远等待的最佳环境和时机,汪远不想让《爱情公寓》像许多国产电视剧那样,完成一次性销售,就变成贴在墙上的标本,《爱情公寓》这个品牌却依旧活着,依然可以再创作。“这个品牌依然有赚钱的能力,这才是最终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