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斗笑社》第二季第九期结尾,老郭表扬了杨九郎:“到现在为止,整个这一季下来,见长了。”“真的见长了,少爷。”

的确见长了,不管是业务还是态度,杨九郎都比以前上了一个新台阶。

论业务,杨九郎本来也不差,在我看来他的捧哏在德云社可列前五。

杨九郎让人腻烦的是他的态度,只肯给自己人卖力气,捧张云雷卖命,捧他八队的队员用心,除此之外他就是刚进贾府的林黛玉,绝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走一步路。

说好听点是不争不抢,说不好听点是独善其身。

问题是他不光是张云雷的搭档啊,他还是老郭的徒弟,还是德云社的员工。老郭把他培养出来容易么?2009年杨九郎备考德云社就有烧饼指导,进了德云社一年给字,在和张云雷搭档之前老郭和小岳带着商演,这资源德云社几个人能有?

给了资源就得发光发热,有良好的投资回报率才是好项目啊!怎么能只热一壶酒呢?

去年的团综,老郭对杨九郎也满意也不满意,满意杨九郎人性好业务强,“九郎好孩子”“九郎倍老实”“大捧哏的”“文忠武勇”“所有的优点都集中在你这里”,不大满意的大概是杨九郎这个不争不抢的性格。

杨九郎被认可(杨九郎真的见长了)(1)

于是老郭对杨九郎说“目争”,希望他能主动一点争一争;说杨九郎是红炉,希望他能永远地红下去,多多热酒。

师父讲话还是管用,团综后杨九郎的确有了改变,他愿意跳出“张云雷搭档”这个身份,为德云社做点儿事情了。

2021年3月,杨九郎代班阎鹤祥参加《千里走单骑》,节目组以杨九郎是“共享捧哏”做宣传。

杨九郎被认可(杨九郎真的见长了)(2)

“共享捧哏”这个说辞在一般观众看来可能是个调侃,但对相声演员来说,这是一个比较高的定位。

解放前,相声以茶社为场地组织演出班社,不管每天班社收入多少,演员都按照比例(份儿)分账,每个演员的水平都会影响到大家的收入。

这种相声场子里都有公共量活的,除了固定搭档,谁逗哏他都能捧,也就是“共享捧哏”。

能在对演员演出水平要求如此之高的班社里做共享捧哏,业务必然有一定高度。

杨九郎就是这种捧哏,他不仅能和德云社内的演员合作,和社外的逗哏合作,也表现出了极高水准。

杨九郎被认可(杨九郎真的见长了)(3)

《德云斗笑社》第二季第二期,老郭说之前演员在各个演出队其实看不出什么,现在“把你们大家放在一起,放在一个秤上的时候,就分别反映出不同的状态来。”

同时,老郭也指出了考核演员的两个方面:艺术和整个团队的配合度。

杨九郎被认可(杨九郎真的见长了)(4)

这两点,杨九郎都长进了。

捧哏演员的功底不像逗哏演员那么直白好看,大子母倒四六的活还好,捧哏戏份多,如果是一头沉,捧哏演员的存在感会很弱。

子母哏容易出戏,效果好,但是对捧逗的要求很高,既要业务好,能配合默契,又要心态好,尤其是逗哏得乐意给捧哏留出表演的余地。

团综第一季,杨九郎加分一次,没有减分。

团综第二季,杨九郎加分两次,没有减分。

两季团综只有加分没有减分的有两个人,杨九郎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是栾云平。

第一季杨九郎演了四个群口和三个对口,和师哥演群口不落下风;和小白一次单边一次子母,第一次还可以说是试探彼此风格,第二次就配合得宜;尤其是杨九郎捧尚九熙的那一场,得到了高峰的加分。

且不说杨九郎和尚九熙在团综是首次合作,就尚九熙这个执拗的性格,合作起来难度就不小。

也许有人觉得捧逗合作很容易,照着词儿你一句我一句说就行,然而那是剧本朗读,不是表演。真正到了台上,被大灯一笼,台下一片幽暗,演员的情绪敞开,脆弱易伤。逗哏能依靠的除了自己的能耐,就是身边的捧哏。

我们常能感觉到,现在社里出名的几个逗哏大多对捧哏有几分依赖恭顺,还时不时会有撒娇耍赖的孩子气举动,而捧哏对逗哏既护又管,这些行为其实是捧逗演员的职业思维在台下的延伸表现。

在这方面杨九郎极其优秀,他在对逗哏的情绪跟随、情绪保护方面的长处甚至能弥补他业务技巧上的稚嫩,使他和搭档在舞台经验不足、文化修养不深的前提下,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老郭怎么这么厉害,调理出这么牛逼的徒弟?

杨九郎被认可(杨九郎真的见长了)(5)

说来说去,无非“入戏”二字,把自己活成相声演员该有的样子,即使不在台上。

《德云斗笑社》第二季第八期,杨九郎扮演了一个“傻老爷们”,和李姬公主完整的感情线让人动容。

杨九郎被认可(杨九郎真的见长了)(6)

杨九郎的这个角色,和他的故事线保持一致。

去年团综,老郭说“作艺的人如果有定位,那太棒了!”杨九郎的定位是傻姑爷,并且这个定位最晚在2014年就开始了。

杨九郎被认可(杨九郎真的见长了)(7)

2011年杨九郎被冯照洋从青年队挑走,冯照洋是坏哥哥,杨九郎是又憨又横的熊孩子。

2013年杨九郎到四队后,频繁地和祥林合作演训徒里的傻子,从此开启他“傻姑爷”的路线。也是这一年,九辫搭档,并且开始摸索他俩的风格。

为什么杨九郎演傻子要定位“傻姑爷”?因为“傻姑爷”是传统的相声题材之一。

相声这个行当虽然出现晚,但是可溯之源起码能追溯到秦汉。

秦汉时期的笑话里有三种人物,分别是糊涂官、傻姑爷和假斯文,其中傻姑爷是拿演员解嘲,没有攻击性,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这三种人物的故事经过不断丰富,成为相声常用题材。

杨九郎做了“傻姑爷”,他的搭档张云雷理所当然成了“骚姑娘”。

2015年初大封箱,杨九郎主持,张云雷演《德云天团》,一个傻得全程只有一个字的台词,一个骚得两米厚的滤镜都抵挡不住,还自己说自己:“你也不看看张云雷台上那个德行,跟个小骚娘们似的!”

2018年《欢乐喜剧人》,老郭说张云雷“长得像个大姑娘似的了”。

喜剧演员并不避讳用性别调侃,事实上陈佩斯在《金牌喜剧班》中也说过做性别的调侃和谐谑是很重要的一个喜剧手段。

杨九郎被认可(杨九郎真的见长了)(8)

从15年封箱到《欢乐喜剧人》,再到2021年封箱的团综,杨九郎“傻姑爷”的定位延续至今,并且在德云社内外平台上都有展示。

而张云雷除了“我已经是杨九郎的人了”“九郎会吃醋的”“我闷坐三庆园盼着情郎”这些配合搭档“傻姑爷”的行为,他自己也占了个“假斯文”,这也是为什么杨九郎说张云雷小学四年级、没高考过、看书都看不下来的原因。

这样统一和谐、浑然天成的角色互补,这样草蛇灰线、有说头有讲究的人物定位,九辫儿确实得到了高人名师的点拨和一路指导。

对杨九郎来说,所谓认哏、所谓暖、所谓傻老爷们,都是对别人情绪的接纳与跟随,不攻击、不索取。这是相声演员的必要素养,因为相声演员就是逗人开心、让人快乐的。

说相声不易,自私自恋是人的天性,而说相声要放低自己来满足观众的优越感,这很难。

捧哏不易,捧哏的要以逗哏为先,这更难。

之所以只有杨九郎做成了傻姑爷,是因为乐意像杨九郎这样放低自己抬高别人的相声演员不多,乐意像杨九郎这样事事以逗哏为先的捧哏更少。

去年团综,杨九郎的捧哏基本是只有技巧没有情绪,不管跟谁合作都是给戏份就演不给戏份就算,单边就单边站就站,捧哏嘛,工作而已。

今年团综,杨九郎虽然游戏部分经常不见人影,但是相声部分比去年投入得多。

第二季杨九郎演了六场,其中捧孟鹤堂三场,捧秦霄贤两场,捧张九龄一场。

捧张九龄,杨九郎肉眼可见地开心,毕竟是灵魂伴侣演大子母,沟通方面超级省力,经过岳云鹏的帮助点拨,最后演出效果不错。

捧孟鹤堂和秦霄贤就没这么省力了,除去活上得达成一致,情绪的沟通和安抚也得下工夫。

孟鹤堂是师哥,安抚他的时候,杨九郎姿态较低。第四期上台前,杨九郎对孟鹤堂拍拍搂搂:“哥,就看您了。您多担待我吧,您多担待。”

杨九郎被认可(杨九郎真的见长了)(9)

上台前有嘱托,下台后有反馈,除了复盘问题,解释自己台上的行动,尽可能让逗哏不要接收错误的情绪信息,还毫无保留对逗哏的赞美:“太棒了,我孟哥太棒了。”

杨九郎被认可(杨九郎真的见长了)(10)

秦霄贤是师弟,杨九郎对他的安抚是又一个风格。

上台前,杨九郎给秦霄贤吃定心丸:“我跟着你走,您痛快就得。”“你就按你的节奏来就行了,想怎么使就怎么使吧。”

不管上台前活弄好还是没弄好,都不能再给压力,而必须给鼓励,这是老郭的风格,杨九郎学到了。

《德云斗笑社》第一季第九期,栾云平辅导过老秦之后说:“演出之前,我师父从不说我哪不好,一定是给大鼓励。”

对不少演员来说,团综竞演比小剧场演出还要紧张。尤其老秦,在小剧场演出,可能什么纰漏粉丝都会谅解,但是录团综的时候和师哥们同台,师父大爷还在后头看着,紧张是必然的。

临上场了,业务水平不可能再有突然提高,能改变的唯有演员的演出状态。

不管是师哥还是师弟,有捧哏这样安抚,逗哏都会感觉到安全,从而更加自如饱满。

论捧哏技巧,杨九郎虽然优秀,但还稚嫩;论情绪安抚,杨九郎是顶尖的。这一点给杨九郎的捧哏业务极大加成,使他捧的逗哏能在最舒服的状态里演出自己最好的效果。

业务技巧优秀、情绪安抚顶尖,这两点综合起来就成了杨九郎做为捧哏的在团综第一季获得老郭“红炉”肯定的根本。

而红炉也没有辜负师父第一季团综给他的荣誉及寄予的期望,在第二季团综里持续发热发力。

团综第二季,杨九郎给孟鹤堂捧了三次,三次孟鹤堂均以高票胜出。

杨九郎被认可(杨九郎真的见长了)(11)

杨九郎给秦霄贤捧了两场,秦霄贤进步明显。

杨九郎被认可(杨九郎真的见长了)(12)

第九期杨九郎捧张九龄,虽然议论型的文哏作品没有观众的高票,但是得到了老两口的认可,各得一票。

一个九字科捧哏做到这个高度,难怪老郭说杨九郎这一季见长了。

#娱乐星打卡##德云斗笑社##德云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