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0月1日起,荔枝新闻将联合江苏卫视《美好时代》节目推出7期“70年•岁月的成就”特别策划。对话7位在1949年出生、与共和国同龄的行业佼佼者。凭借诸多创新研究成果推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油气钻井工程专家苏义脑,中国空军首位荣立一等功的女飞行员刘晓连,最早瞄准杂交水稻优质高产的研究者、杂交水稻育种专家陈立云,创作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春天的故事》等一批经典曲目的著名作曲家王佑贵……通过讲述他们的追梦故事,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发展成就和变化。

对话时代作曲家王佑贵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往往可以成风化人、催人奋进,这也是所有艺术工作者追求的终极价值。今天的“70年•岁月的成就”系列主人公就是一位与艺术工作相关的人物,没错!让我们一同走进《春天的故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曲作者王佑贵的艺术人生~

王佑贵(1949年出生),著名作曲家。代表作歌曲《春天的故事》、《新世纪艳阳天》、《大三峡》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用音乐传颂美好中国的时代作曲家——王佑贵 节目完整视频↑↑

竹笛筑舟梦起航 三岁便把民谣唱

“我是在爸爸的唢呐声和妈妈的歌声中长大的。三四岁的时候,我就能唱很多民谣了!”采访过程里,王佑贵坦言是家庭环境造就了自己的音乐天赋。

15岁那年,王佑贵凭借自身高超的吹竹笛技巧考进县文工团。但3年后文工团解散,他又被迫回到了家乡。此时,热爱音乐的他并没有放弃任何表演机会,边干活边吹笛子已是常态。“我读中学的时候,酷爱吹竹笛到什么程度,课间10分钟又想上厕所又想吹竹笛,于是就一边蹲厕所一边吹!”

天道酬勤,这位少年万万没想到梦想之船早已起航。后来,王佑贵结识恩师周家澧教授,并顺利考入湖南师大艺术系。由于大学期间表现优异,1977年,28岁的王佑贵留校任教,一待就是12年。

王佑贵谈春天故事(持笛牧童的奇幻漂流)(1)

40岁南下深圳 厚积薄发勇闯天涯

原本在湖师大拥有稳定生活的王佑贵,40岁这年收到了朋友的一封信。“宽阔的马路纵横交错、成片的高楼耸入云端”、“国贸中心大厦,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建设起来”,这些话让他对深圳这座沐浴改革开放政策发展起来的城市充满了好奇。经历三番思考后,王佑贵毅然决定带着300块南下深圳,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睡胶合板,盖特区报,我这个人好像没有什么撑不住!”来到深圳后的王佑贵虽然历尽磨难,但梦想集聚的深圳湾确实没有让这位天才作曲家失望。经其不断探索,《多情的东江水》、《深圳湾情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春天的故事》等一大批传唱经典顺势诞生。

王佑贵谈春天故事(持笛牧童的奇幻漂流)(2)

《春天的故事》原手稿

半百已过心不老 扬帆逐梦上京城

2000年,中国歌舞团向王佑贵抛出橄榄枝,已在深圳站稳脚跟的他毅然决定离开,并把人生的下一站定在了北京。

王佑贵谈春天故事(持笛牧童的奇幻漂流)(3)

王佑贵与学生王欢

至此以后,王佑贵一边创作一边育人,作为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幸运儿,他深刻体会到国家大环境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艺术需要传承,王佑贵希望可以在之后的艺术道路中,把多年积攒下来的艺术经验传递给更多人,以此报答祖国。

王佑贵谈春天故事(持笛牧童的奇幻漂流)(4)

曾说“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今年也是新中国成立的第70周年,对于更多文艺工作者来说又是一个春天。与共和国同岁的王佑贵一路陪伴国家成长,正是国家的欣欣向荣,才给予了他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

在未来,更多拥有新时代灵魂的艺术家们定会把“文化自信”作为自身创作的潜在动力,心系祖国、贴近人民,用艺术勾勒出更强盛的中国!

编导/江苏卫视《美好时代》节目组 李怡洁

记者/荔枝新闻 龚泰旭

(荔枝新闻&江苏卫视《美好时代》联合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