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姜波

初秋时节,天气依然酷热难耐,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的田间地头、鱼塘果园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广大农户和农业企业管理人员耕作在烈日之下,朝着最后的丰收冲刺。

近年来,汉冢乡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成熟的灌溉设施,积极推进粮食种植规模化,做大做强郊区生态观光农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种植项目,持续推动水产养殖提质升级,使广大农民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实现增收致富,让农业产业化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稳定基石。

南阳市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围绕(1)

汉冢乡水网密布、绿道纵横,一派生态美景 供图/李峰

探索新型模式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

8月13日15时许,烈日当空,位于汉冢乡万庄村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内,农户们正在按照农业专家的建议,对田地里的玉米进行管护。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是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财政部农业司、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于2021年10月联合设立的,总面积为300亩,是试种优良小麦品种和新型玉米品种的综合示范基地,同时向南阳市各县区展示肥水一体化灌溉、秸秆还田、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种植技术。

有了专业技术的支撑,汉冢乡不断推进规模化粮食种植,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确保粮食稳产增产。2021年以来,汉冢乡以高效农田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为契机,流转土地1100亩,建设高效农田灌溉区。与此同时,该乡积极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根据自身情况,参与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连片化、专业化粮食生产。

目前,汉冢乡正在探索新型土地托管模式,在充分保证农民利益的前提下,让村组集体参与农民土地托管,使村组集体成为规模化、连片化、专业化粮食种植中的一部分,最终形成农民通过托管土地承包权获利、村组集体通过管理监督分红、专业种植公司通过科学种植盈利的良性发展态势。“眼下,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寻找有实力的农业公司来汉冢乡投资兴业,扭转农户的思想。”汉冢乡乡长茹龙飞说,“如果条件成熟,我们会在全乡范围推广这种模式。”

随着汉冢乡粮食种植规模化的不断推进,该乡兴洋农机合作社于7月下旬集中采购了4台华博大型轮式拖拉机。兴洋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高新洋说:“这4台拖拉机总价为120余万元,我们之所以投巨资购置机械,为的就是适应粮食规模化种植的新趋势,打造新型家庭农场,保证粮食生产的稳产高产。”

因天时就地利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汉冢乡距离南阳市中心城区20公里,白桐干渠自北而南贯穿全乡,唐二干渠流经数个村庄,形成了一幅水网密布、绿道纵横的生态美景。依托近郊优势和优良的生态条件,汉冢乡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培植打造了以卢园为主的农业观光项目和以金阳光为代表的水产养殖与渔业观光项目。

卢园位于汉冢乡南312国道旁,地势优越,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15公里,总投资1.1亿元。园区以绿色休闲为主题,以科普教育为平台,以有机餐饮为手段,功能齐全、品位高雅、特点鲜明,现已打造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餐饮、度假、教育为一体的游览胜地和节假日城乡居民亲友聚会的农业园林生态观光园。目前,卢园日接待游客5000余人,年创效益2000余万元。

汉冢乡以卢园发展为契机,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带动绿色消费,打造生态品牌,汉冢乡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生态观光农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近年来,汉冢乡把生态水产养殖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来发展。该乡充分利用地处市区近郊、鸭灌腹心地带,白桐干渠及其分支唐二干渠在境内分别绵亘15公里、3公里的优势,因地制宜,将淡水养殖业作为一大特色区域经济大力培育。现全乡已拥有水产养殖面积3400亩,25个养殖品种,240个养殖单元,年产值可实现4500余万元。

8月14日是星期天,当天上午,不少南阳市民驱车来到汉冢乡金阳光水产专业合作社,一边收获千亩水面所带来的清凉,一边欣赏这里各色观赏鱼。该合作社紧邻白桐干渠,养殖面积600亩,拥有完备的孵化设备,标准养殖池塘60亩,温室面积600平方米,年产孵化鱼苗7亿尾,除观赏鱼外,其中长丰鲢3亿尾。

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为汉冢乡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该乡以市场为导向,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产业对接工作,让产业辐射带动周边的万庄村、陈营村、顾新庄村、李王庄和袁庄村等行政村,积极吸纳村民到园内就业,保障村民持续增收。

夯实农业基础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在汉冢乡,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提档升级,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该乡围绕“农”字做文章,乡村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农民收入明显提高,文明、和谐、友善的新风逐渐在全乡兴起,村容村貌实现了大变样。

自2021年以来,汉冢乡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主要内容,投入资金50万元,发动1000人、出动机械150辆,对94个自然村全面整治,着力实现人居环境由“净”向“美”的转变;投入20万元,开展水污染防治,对涧河进行综合整治,涧河水质持续三类水质达标。为彻底解决镇区污水收集处理问题,汉冢乡积极到省发改委协调,得到省发改委支持,汉冢乡污水处理项目已列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和三年滚动计划,计划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000万元。

8月14日,一些来自南阳市中心城区的市民在游览卢园后,来到邻近的汪庄村休闲纳凉,观赏经过升级改造、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新村新貌。他们穿梭在汪庄村的大小街巷,观木赏花,参观农舍田园。“这里花影横斜、绿树成荫、坑塘如镜,美不胜收,感觉这里既是田园农家,又如公园名胜。”一位南阳市民在游览汪庄村后,发出一阵赞叹,“没想到汉冢乡能有这么漂亮宜居的村庄,我都想搬到这里居住。”

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过程中,汉冢乡统筹各方力量,按照“净起来、靓起来、绿起来、美起来”的标准,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村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制定“一村一思路”、村村不重样的规划设计方案,打造村民喜爱、宜居宜业、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人居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