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现在经常被很多人用来表示爱国之情,说到这句话,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西汉名将陈汤。

犯我中华虽远必诛你如何理解(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1)

因为这句话乃是源于他给汉元帝的奏疏。原句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意思是:敢于侵犯强大的汉帝国的人,即使再远(我)也一定要杀了他们。

陈汤能说出这样的话,注定也非一般人。


世界那么大,我不想讨饭

陈汤是山阳瑕丘人,年少时就颇有才学,只是家境贫寒,经常要靠四处乞讨度日,所以一直被乡里人看不起,因此陈汤一心想要离开家乡去当时繁华的国都长安另谋出路。

后来陈汤辗转流浪到长安,机缘巧合认识了富平侯张勃,张勃慧眼识珠,看出陈汤非池中物,便借汉元帝下诏要求公侯大臣推荐贤才之机大力举荐陈汤。

没想到在等待分配期间,陈汤的父亲突然去世,在那个十分看重孝道的年代,陈汤按理应该立马奔丧回家。但是不知是陈汤不想轻易放弃难得的晋升机会,还是不想回伤心之地,总之他没有立马回家守孝。

陈汤就因为这件事被人检举为缺乏起码的孝道,不遵守常规行事,因此被捕入狱,同时还连累了张勃。但是,金子总会发光,后来又有人大力举荐陈汤,陈汤终于被任为郎官。

在长安混迹了几年,陈汤深知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主动出击,于是他积极请求出使外国,后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

犯我中华虽远必诛你如何理解(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2)


敌人太嚣张,只能出手打

而当时西域的情况较为复杂。郅支单于在匈奴内乱中以武力夺取实权,盘踞于康居城,于是目中无人,先后囚杀了汉朝两名使者。

汉朝第三次派出使者索要被杀使者的尸体,郅支非但不给,反而侮辱汉使,以嘲讽的口吻说:“如果我过的惨淡,我愿意归顺于你强大的汉帝国,还会送儿子去给你们做人质。”

郅支的言外之意就是如今我已经足够强大,你能奈我何?陈汤与甘延寿没想到郅支如此狂妄,甚至了解到他有取代皇帝的野心,于是决定于公元前36年出兵西域。

犯我中华虽远必诛你如何理解(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3)

《汉书》记载陈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在出征西域的路上,每当路过城镇或高山大川时,他都登高远望,认真观察、记忆,军事家风范尽显。

当他们走出国境时,陈汤便对甘延寿说:“郅支单于称雄于西域,如果任其发展必定成为大汉的祸患。不过现在他的势力还不够强大,而且他施行的是暴政,周边国家早就怨声载道,如果我们召集起屯田戍边的兵卒,再鼓动周边国家一起参战,直接去攻击郅支,他肯定守不住也逃不掉。这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啊!”

甘延寿很赞同他的分析,但是想要奏请朝廷同意后再行动。陈汤说:“朝廷都是些纸上谈兵畏首畏尾之辈,这项大胆的计划经他们讨论肯定认为行不通。”可是甘延寿还是想考虑还是应该履行奏请的手续。

犯我中华虽远必诛你如何理解(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4)

也许是天意弄人,这时甘延寿病了。陈汤焦急的等了一天又一天,最后实在按捺不住便果断假传圣旨,调集汉朝屯田之兵及车师国的兵员,准备攻打郅支。

甘延寿听到这消息后真是“病中垂死惊坐起”,想立即制止陈汤这种犯法的举动。

陈汤手握剑柄,以威胁的口气呵叱甘延寿:“现在已经骑虎难下,你小子还想阻挡大军吗?不抓住战机出击,还算什么将领?”甘延寿没办法只好依从他。


打仗没在怕,犯我必挨打

陈汤与甘延寿将各路、各族军兵四万多人分为六校,三校走南道,三校走北道,大张旗鼓向康居城进军。陈汤成功说服了沿路捕获的一些俘虏为他们做向导,使行军变得更容易。

犯我中华虽远必诛你如何理解(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5)

而后大军便直抵郅支城都赖水边,在距城三里远的地方安营布阵。此时的康居守城军仍没提高警惕,反而不时向汉军招手挑逗。陈汤观察之后便令军士四面包围其城,以箭杀伤守城兵士。

郅支单于得知汉军进攻,怀疑有康居人做汉军内应对自己不利,于是选择逃跑。可是又听说乌孙等国也发兵参战,顿时觉得走投无路,只好又返回来,安慰自己说:“汉兵远来,不能久攻。”

当汉军猛烈攻城时,郅支单于身穿甲衣带领他的妻妾数十人一齐登上城楼,没想到汉军乱箭齐发,不但射死了他几个妻子,还射中了他的鼻子,他只好躲回自己的宫室。

第二天,陈汤命令将士在康居城四面用火攻,又击鼓助威,汉军冒着烟火突破外围的木栅,冲进康居城。汉兵勇猛击杀,军候杜勋割下郅支单于的首级,又从狱中解救出两名汉朝的使者。

此役以汉军大胜告终。战后,陈汤与甘延寿向汉元帝发去了著名的奏疏,结尾就以“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表明自己绝不放过侵略者,誓死保卫家国的决心。

犯我中华虽远必诛你如何理解(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6)

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也因其富含血性一直被后人铭记,只不过因为朝代更迭慢慢演变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不管句式如何,都足够表达我们爱国的拳拳之心。

2000年前的中国人尚能不远万里诛杀来犯者,今日的华夏子孙更容不得任何小丑在家门口上蹿下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然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冒着被灭族的风险,这群蒙古人毅然回归祖国

周恩来的爱情:一不可忘国忧,二不可负卿卿,没有孩子是唯一遗憾

李煜的爱情:爱着姐姐,却娶了小姨子,终于头顶绿成草原

纵欲而死的皇帝有7人、被气死4人、自杀4人,皇帝真的不好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