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趣的人~苏东坡

我如果要去旅行,不会找李白一起,他这个人啊,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也不会去找杜甫,他这个人呢,太苦了。可是苏东坡就很好,他会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也是个能让一切变得有趣的人。

这是来自于光中先生对苏轼至高的评价。苏东坡的一生,无论得意还是失意,好像一抬头总是能望见月亮。

苏东坡的胸怀(我所理解的苏东坡)(1)

1076年的中秋

这一年是他和弟弟苏辙分别后的第七年,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轼喝的大醉,看着天边的一轮明月,想起了多年未见的包底,于是做出了这篇传唱QianNian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那年丙辰中秋,他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此时的月亮与苏轼来说事。思念的离愁

苏东坡的胸怀(我所理解的苏东坡)(2)

1077年的中秋

苏东坡如愿以偿,得以和苏辙在中秋这一天团圆。兄弟二人泛舟古汴河上,听着船上奏着凉州曲,而明月却渐渐西沉,两人对坐交谈许久,却都舍不得去休息。七年方得一句的中秋啊!下一次相逢又是什么时间呢?于是苏轼写下这首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宋史。明年中秋也有这样皎洁的明月,你我二人却不知会飘零何方了。此时的月亮于苏轼来说是离别的无奈。

苏东坡的胸怀(我所理解的苏东坡)(3)

1079年那年中秋

苏轼由于乌台诗案正在被押解回京的路上,随后他便被贬到了他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地方黄州。在黄州任职的第三年,他望着明月,挥笔写下了《念奴娇》

中秋我Zui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边。玉成风帆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秋风瑟瑟。

他边打拍子边纵歌舞蹈,正如毛姆所说,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人人都说东坡先生矿大,可他也会愁苦,会感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可他最终还是接受了人生的平淡,与曾经的自己和解,并将苦难磨成了一粒粒的糖,洒进了月光里。此时的月亮与苏轼来说,是苦中作乐的隐忍。

苏东坡的胸怀(我所理解的苏东坡)(4)

晚年的苏轼

此后的苏轼,展转流离于惠州、儋州等地,也陆陆续续写过许多月亮。它写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他还写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成精,处置海南。他说,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春雨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木,乃留守疏于珠子,死则葬海外,生不契关死。不服就此役,乃东坡之家风也。

此次被贬,他已然做好了赴死的准备。没想到,后来的他却爱上了这块贫瘠的土地。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他把这次北归当作是一次远行。那日,她夜里乘船北上,一轮明月高悬,照亮了他的前路。只是他病死在了大蛇的途中,没能再回到他心爱的儋州,也再也没能见到那一轮儋州的月亮。但东坡先生的诗作却刻在了无数人的记忆里。

苏东坡的胸怀(我所理解的苏东坡)(5)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当经历离别,我们会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当我们感慨世事变幻,会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当我们雄心壮志,斗志昂扬,会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这一生,像是一颗孤单自转的星球,短短几十年,发着微弱的光,却活成了。无数人心中的月亮,如果你也想念他,不妨抬头看一看窗外的月亮,一派清亮,恰如。东坡先生一样。

苏东坡的胸怀(我所理解的苏东坡)(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