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前一个月怎么度过(当兵的第一个月)(1)

作者:付裕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大学毕业参军时,外文专业的学妹抄了一这首《少有人走的路》给我。带着这封信笺,我独自踏上开往西北的军列。

这一去,就是七年。

七年,漫长得恍若半生,但短暂得又像昨天一样,细摁往事,不胜唏嘘。

这条路,最初给我的感觉是寒冷和孤独。因为一直崇拜军人,我大一就把图书馆军旅题材的小说看完了,什么《我是特种兵》《冰是睡着的水》《流浪的军刀》《士兵突击》《狼牙》等,那时候最向往的就是那种金戈铁马的军营生活。

可参军入伍的兴奋,很快就被一连串的挫折打击粉碎殆尽。

那时部队是冬季入伍,气温零下20多度的西北军营里,屋檐下常常挂着一排排一尺来长的冰棱。参军不到一个月,刺骨的寒风就吹烂了我的耳朵,双手也冻伤了,有时候拉枪栓都十分费劲。我的战术课目又是排里最差的,因此总是被班长逼着一趟一趟地加练。本来就冻得像树根一样的手经常被碎石磨破,鲜血和沙子黏在一起,寒风一吹,钻心地痛。

不知道是部队还是那些小说“欺骗”了我,我的世界里完全没有那种金戈铁马冲锋陷阵的感觉,相反,我开始怀疑自己当兵的选择。

当兵前一个月怎么度过(当兵的第一个月)(2)

记得当时指挥分队提前出去,在戈壁滩上从四月中旬到十一月底,大半年的时间我们都住在帐篷里。那会儿智能手机在军营还没普及,戈壁深处也没有信号,站在哨楼里放眼四周,只有沙子,石头,骆驼刺和寒风里瑟瑟发抖的几顶帐篷,在那些看不见尽头的干冷的冬天里,我的孤独一天天堆叠着。

“退伍”,成了日记里经常出现的字眼,我开始怀念都市的生活。我记得我做了一个倒计时日历,从倒数400多天开始,一天过完了,我就划掉一个日子。

再后来,我被推荐去机关学着写新闻。借着上军网的机会,我看了很多人物通讯,那些苦守岛礁的海防战士,那些挺立在神仙湾、詹娘舍等雪山哨所上的高原军人,那些驻扎在山林深洞里的导弹兵们……

慢慢地,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在军营,不是每一个岗位都伴随着铁与火,不是每一个军人都会成为特战精英。在和平年代,大多数军人是平凡的这个岗位在这里,它必须要有人守着,所以我们来了,这就是意义。

当兵前一个月怎么度过(当兵的第一个月)(3)

写新闻是我热爱的工作,能让我保持思考和写作的习惯。但是,新闻干事说,“能不能在这个岗位一直干下去,就靠你的努力了。”

就像许三多在钢七连找到了一个目标一样,我也找到了我的目标:我要留下来,我要把这份工作干出色。

很拼,为了得到领导认可,我一天只睡四个小时,每天除了出去拍照,还要写两三篇稿子。经常半夜三点甚至四点,我才关电脑回连里睡觉,然后睡了两个小时又要起床出操。因为不知道怎么写,所以只能蛮干,多写,多投。两个月后,我的工作确实得到了领导认可,但此时我却发现有一件事让我更加开心,那就是一篇篇稿件被发表出来。

我至今忘不了第一次上报纸的感觉。慢慢地,随着部队越来越开放,我能在互联网上留下很多强军正能量的故事,让我觉得很有意义。

我想一直写下去,写我的战友,写我的部队。撕掉了倒计时的日历,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的目标:留队。

当兵前一个月怎么度过(当兵的第一个月)(4)

“留队”,意味着这条路我要接着走很远很远。路远,才会遇见很多美丽的风景,才会留下更多坚实的足印。18年士官学校毕业,我被分到西藏,离昔日同学“越来越远”。他们有的车房加身,有的结婚生子,但我觉得我选择的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也不差。

前两天,执行任务时,我们十多个人用一个小铁盆煮了一箱泡面。在这海拔4500米的雪山上,在这风雨交加的寒冷中,我觉得那铁盆煮泡面就是“人间美味”。

当兵前一个月怎么度过(当兵的第一个月)(5)

高原苦,风雪无情,可是我们就在这里扎根了,在科学家判定的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我们的战友情谊也像这里的冰雪和星空一样,纯粹而广阔。

把心放在路上,把路放在心上,日子就会变得踏实。4500多米,我想让它变成人生的新的生存高度,而不仅仅是体验高度,在这个我的同学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来的地方,我的青春像那些遍地的野花一样,恣意地绽放着。

负重拉练的时候,我们跋山涉水行走在雪域藏乡,放眼放去,浩荡军阵犹如一群海燕在白茫茫的雪海展翅飞翔。看着山头那迎风舞动的经幡,脑海里突然回响起歌曲《无名小路》的旋律:“将来从小路尽头默默地回望,想起曾有两个不同的方向。而我走的是人迹更少的那条路……

当兵前一个月怎么度过(当兵的第一个月)(6)

从西北之北,到西南偏南,七年后,我依然走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