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

说到评书,现在娱乐节目太多了,可能很少人会听评书了,早年间,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没有现在这么多,只能是听段评书或者听段相声而已。

而在评书界曾经有五位大师,这第一位就是单田芳先生。他是把剧场评书带进电台的第一人,他录制了近110部作品,要是按每天一小时,连续不断的播出,则可以整整播放30年。这份极端旺盛的精力,令人钦佩。

而除了大幅度革新自家艺术的胆量、勇气和执行力以外,单老最牛逼的,还是他的创作功力。

大众最为熟悉的《白眉大侠》就是他给《三侠五义》整理加创作的续书。《童林传》是截取《雍正剑侠图》里的一部分进行的二次创作。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单老还说过二战风云,比如《太平洋大海战》。所以后来那些用评书说《海贼王》的,那都是单老玩剩下的。

单老的沙哑嗓音也是独一份儿的天赋,其他评书先生都是在说,只有单老是在演,他能把每个人物说话时的喜怒哀乐都能表现出来,而且投入感情,让观众有一种在看影视剧一样的感觉。

而且他的评书还有一个特点,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最典型的就是白眉大侠,徐良,蒋平,房书安……这些人只要一开口,听众就已经知道他们是谁了,单这一点,其他任何一个评书演员包括一些表演艺术家都只能望其项背了。

相声名家评书在线收听(聊聊评书界的几位大师)(1)

袁阔成

袁阔成先生表演的评书《三国演义》,是贯口贴近生活,幽默点评到位。略带俏皮滑稽的笑容,给听众和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且袁阔成是第一批说新书的艺人,像袁阔成先生说的《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等等。

袁阔成先生最佳评书,当属《烈火金刚》的片段《肖飞买药》。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冀中平原,有一个侦查员,叫肖飞。这个英雄的侦查员英勇无畏,机智灵活。多次深入虎穴探取情报。《肖飞买药》就是说肖飞为八路军的伤病员的康复,乔装打扮成汉奸特务,到敌人盘踞的县城去买药的故事。

看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你会发现袁阔成先生肢体动作比较多,而且面部表情也很多。

听过袁阔成先生的《三国演义》,感觉说的很好,郭德纲在《老郭有新番》里说的就是三国,郭德纲考虑到观众朋友们都多少知道三国故事,所以你要是一板一眼的说书,恐怕别人会没兴趣听,所以他就在评书里面加了很多闲白儿,利用这些闲白儿上面的包袱逗乐观众。

因为郭德纲就说过,我要是给大家一句一句的讲三顾茅庐,你们谁听啊!谁还不知道咋回事啊!所以只能加一些闲白,才能勾住你们这些听众。

可是袁阔成先生不这样,他的三国就是单纯的三国演义,可是他有自己的说书特点,不会让观众感觉听书疲劳

相声名家评书在线收听(聊聊评书界的几位大师)(2)

田连元

田连元,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14岁拜师学唱西河大鼓,兼练三弦。自1964年至今,他先后创作、改编、整理、演出了现代评书小段《新的采访》、《没演完的戏》、《贾科长买马》等。

长篇评书《欧阳海之歌》,传统评书《孙膑与庞涓》,《调寇》等。1985年以《杨家将》首开电视评书连播之先河。近年来,他成为各地电视评书主要播讲人,先后播出了《杨家将》、《水浒》、《包公案》、《隋唐演义》、《津门传奇》、《小八义》等长篇评书。

田连元先生的杨家将说的太地道了,每一次都被深深吸引。

而且田连元先生创作能力极强,像《新的采访》,《贾科长买马》,《没演完的戏》等等这些都是田先生自己创作的评书。

相声名家评书在线收听(聊聊评书界的几位大师)(3)

刘兰芳

说起刘兰芳老师,不得不提一下《岳飞传》,她说的太好了,不过也有瑕疵,那就是太激情澎湃了点。

说白了就是太夸张了一点,这个大家可以把她的评书跟袁阔成先生的比较一下,你会发现,袁阔成先生就是坐在那里,谈笑风生的说。

可是刘兰芳老师确实一板一眼更像是唱京剧的做派一样。

总的来说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刘兰芳老师在电台录制评书《岳飞传》的时候,晃动一时啊!每次到了播放的时间段,大街上就连小偷都不做生意了,都要跑回家听。

相声名家评书在线收听(聊聊评书界的几位大师)(4)

连丽如

连丽如老师是评书世家,他父亲就是评书艺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要说袁阔成先生是谈笑风生的说书,单田芳先生是一开口就能区分人物口吻的说书,田连元更像是讲故事一样,刘兰芳老师则是激情澎湃的说书,那么连丽如老师就是使出了全身力气的在说书,那声音铿锵有力,一点都不含糊。

看过连丽如老师几段视频,实话实说,就像是牟足了劲把台词铿锵有力的读出来一样,丹田之力把我非常好。

基本上从开始说书到结束,连丽如老师很少夹杂一句闲话,全是书中正文。

这一点她的义子王玥波就随她,但是多年后王玥波也感觉到了一点味道,自己就慢慢改了一些。

相声名家评书在线收听(聊聊评书界的几位大师)(5)

以上这五位可以说是殿堂级的评书艺术家,他们被观众称为评书五虎将,在早年间娱乐节目还没有现在这样多姿多彩的时候,老百姓茶余饭后就是喜欢听一段评书,而就是在这几位先生辉煌期的时候,也是我国评书最火爆的时候。

相声名家评书在线收听(聊聊评书界的几位大师)(6)

金文声

如果把评书分为体制内的和体制外的,主流和非主流,那么以上几位就是主流界的,而金文声先生就是非主流的。

这个倒不是因为金文声先生跟以上几位有什么矛盾意见。只是因为金文声先生说书大多是在撂地,茶馆,小剧场,很少在荧幕上亮相。

还有一点就是金文声先生更像是跑江湖的样子,全国各地说书,而且他说书不是标准普通话,是带有已故标准山东话口音。

金文声先生曾经把国外名著如《山茶花》这些翻译成中文,改编成评书,有一次在大学说书,当时很多大学生以及大学教授都是带着原著过来听的。

要是把金文声跟上面五位比较,那就是拿北京相声界的牛群冯巩姜昆等人比天津当地的茶馆相声艺人。

对于观众来说或许他们更多次出现在电视上,曝光率更多,大家更熟悉一些。

但是要说说书时间,说书风格,以及面对一些临场应变能力,那么还是金文声先生更接地气一些,毕竟几十年了混在剧场里 。

相声名家评书在线收听(聊聊评书界的几位大师)(7)

王玥波

王玥波是连丽如老师的义子。早期他说书也是跟他干妈一个风格,就是那种牟足了劲大声朗读。

宣南书馆刚开张的时候,王玥波是连丽如的力捧人物,当时王玥波在台上表演,田连元先生过来捧场。

等王玥波说完来到后台 连丽如就拉着干儿子王玥波走到田连元跟前说,您觉得这孩子怎么样。

田连元直接说了一句,很卖力气。

当时王玥波很生气,因为同行之间夸你很卖力气,那就是说你不会说书。这可不是表扬你。

多年以后王玥波认识了郭德纲,开始跟说相声的接触起来了。慢慢的偶尔也会给一些相声艺人捧哏,就这样王玥波自己的评书风格也改变了,不再是以前的牟足了劲,而是多了一些包袱笑料在里面。

经常在台上跟台下观众互动聊天,他这时候才真正懂得了当年田连元先生说他很卖力气这四个字的真正意义。

说书,先说后书,先聊会天,然后书归正传,而不是一味地把书中内容大声朗诵出来,观众要的不是一个读报纸的。

相声名家评书在线收听(聊聊评书界的几位大师)(8)

郭德纲

说实话我年龄不大,写前面几位大师都是搜集资料,然后听几段先生们的音频视频,然后再写。

但是写郭德纲,那我就不用搜集资料了,毕竟喜欢上评书也是从郭德纲开始的。

《老郭有新番》郭德纲把三国重新说,看了两集,着迷了。

不是说老郭说的三国打斗场面多么的有画面感,跟他说什么都没关系,哪怕他说红楼梦都爱听,不是听书,听他的闲白儿。

老郭的评书三国,说了五集了,主要人物还没有登场,节目开播好几个月了,诸葛亮还没有出山。

就这么慢,这么磨。

老郭自己也说了,我要是一字一句的说三国演义,我今天说的是三顾茅庐,谁会听啊!谁还不知道三顾茅庐讲的是什么啊?

这些年关于三国演义的故事,不管是电视剧,电影,京剧,书籍,谁不知道啊!要你在那一字一句的说。

所以老郭就死用聊天的方式,今天说点侯震的私事,然后捎带说会正书。

明天说点德云社后台的搞笑事情,又捎带说点正书。

这就是郭德纲的说书风格。你可以说郭德纲的评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评书,但是我告诉你郭德纲这是紧跟时代。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需要改革创新,不然必定会被时代淘汰,比如京剧。

相声名家评书在线收听(聊聊评书界的几位大师)(9)

前面说的五位是公认的评书大师,后面说的这三位,金文声先生绝对也是大师级别的。三皮王玥波算是新一派评书接班人,郭德纲虽然说的我最爱听,但是只能说郭德纲是迎合观众心理的评书商人。

目前德云社还有一批新的评书艺人,比如郭德纲弟子李云天,还有德云社的忠臣孝子李云杰,还有做了半年喇嘛的刘鹤春,还有太子妃壮壮阎鹤祥,还有反串探清水河里大莲后妈的李九春。

这几位评书说的也很不错,尤其是李云天的《哈利波特》,阎鹤祥的《枪毙刘汉臣》,还有李九春的《女儿国》。大家喜欢的话可以搜索去看一看。

总结

捧一下郭德纲,文章前面我提到评书五虎将时期是评书最辉煌的时候,但是随着老先生们的去世,新型的娱乐节目增多,别说评书,相声不也是一样吗?还有京剧,还有大鼓书这些。

可是郭德纲火了以后,相声跟着火了,随之而来的是很多优秀的相声艺人也火了,然后就是评书跟着也受到观众关注了,京剧郭德纲也开过专场,大鼓书那就更火了,前年十月一,天津鼓曲社,师娘王慧和一些大鼓书艺人演了好几场。

不得不说这一切都是郭德纲靠自己的流量带起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