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而优则导”的作家导演中,韩寒是最优秀的那个。
作为作家,韩寒总能洞察人性的瑕疵,用近乎暧昧的句子讲出哲理。
比如他的第一篇《杯中窥人》。
可作为导演,韩寒却已经不是之前的韩寒。
这不仅归功于他对文字变成具象光影之间反差的敏锐嗅觉,更要归功于他总能将自己独特的风格,融入到电影中去。
三年三部电影,彰显的是韩寒个性的变化。
发现没,韩寒的电影,其实一直在说他自己。
《后会无期》是故乡,是情怀,那条未尽之路,是所有文艺青年对自己最终归宿的迷茫和向往。
《乘风破浪》是成长,是家庭。亭林镇,马化腾,时代的截面,青年的热血,韩寒用自己的方式,把几个小镇青年的故事,讲成了一部传奇。
直到这部《飞驰人生》,我们终于在韩寒的电影中看到了“人生”两个字,这是他对所有观众的昭示。
或许,是人生感悟,或许,是人生笑谈,反正他讲的,是他心里人生的模样。
从《后会无期》中无法言说的文青情怀,到《乘风破浪》小镇青年与年轻父亲相遇的和解,再到喜剧《飞驰人生》。
韩寒的电影金句越来越少,电影文本越来越丰富,镜头语言越来越有力。
《后会无期》是故事中穿插着小幽默,比如一起不小心炸掉的房子;
《乘风破浪》是幽默与故事对半开,一如邓超差点睡了自己年轻的母亲牛爱花;
到了《飞驰人生》,我们只看到了喜剧,甚至看到了“最不适合韩寒”的喜剧大咖沈腾。
我们知道,喜剧是对这残酷真实世界的温柔表达。
事实上,从作品不难看出,文青韩寒,变得越来越温柔。
曾经24岁的他,和高晓松在微博上互怼。
如今,他却淡定得去了高晓松的节目《晓说》。
不打不相识的两人,在岁月的抚摸中,不仅变了样子,更变了性格。
韩寒没有了最初的棱角,少了几番年少轻狂。
相反得,他开始看到自己高傲前半生的错误,并反思,惊醒。
比如退学这件事,曾经他豪言一句成了多少退学生的座右铭:“用稿费养活我自己”。
后来,他主动承认,这是自己最大的失败之一。
在韩寒《飞驰人生》的电影花絮中,我们看到大多数时候他都在笑。
人到中年,我们发现,韩寒平静了心态,放慢了角度,从飞驰在人生里的愤青,变成了稳重成熟,内敛有趣的导演。
尤其在《飞驰人生》中,我们看到了他最喜爱最熟悉的赛车。
本来,我还在担心这部《飞驰人生》,到底是沈腾的味道重一些,还是韩寒的感觉浓一些。
现在看来,韩寒依旧是韩寒,通过赛车,他似乎能离观众更近一些。
《飞驰人生》中,我们能看到的,依旧是一个韩寒式的故事——
一个中年迟暮的赛车手张弛(也许与张弛有度不无关系),曾经叱咤风云,如今却落魄到经营一个炒饭大排档。因为某些事,他决心重返车坛挑战年轻一代。
不想此时的他已经没钱没人没关系,甚至连驾照都没有。
这场复出之路,必定艰辛百倍,不断被打脸的过程中,张弛也在找回属于自己的人生。
37岁的韩寒,拍出了同样差不多岁数的张弛——一个我们只能在徐峥式喜剧中看到的典型中年loser找回自我的角色设定。
那是不是就证明,韩寒其实也是在借着电影,给我们一封自我认知的说明书?
我觉得,大概率是。
前半段人生的他,是在时代大潮中孑立的宠儿,靠着才华一日千里,是他自认的荣光。
这是表面的飞驰。
而当他慢下角度,回归过往,自我反思,变得温柔而睿智,一个真的韩寒,才开始自己内心的飞驰。
不信你看,他在电影中借张弛的嘴致敬自己的电影。
沈腾考驾照时,韩寒就用了自己电影的插曲歌词来达到幽默效果。
一个曾经的赛车手,如今要从零开始考驾照,还很难。
像不像韩寒,作为导演的重新开始。
电影还未上映,有很多问题悬而未解。
不过,我们能看到韩寒的改变,也能感觉到,他在重新寻找自己和电影,和人生,和世界的对话方式。
第一次,他用他的笔锋。
这一次,他用他的光影。
不过,韩寒就是韩寒——为人父,当导演的韩寒,还是我们心中那个最帅的赛车少年。
也许这一点,永远都不变。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