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俊杰大连海晏堂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1980年任职于阜新矿务局;1988年下海经商;2000年组建大连海晏堂生物有限公司,正式涉足海参深加工业,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咱家那些事李国强重新养海参?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咱家那些事李国强重新养海参(邵俊杰16年戴着紧箍咒)

咱家那些事李国强重新养海参

邵俊杰

大连海晏堂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1980年任职于阜新矿务局;1988年下海经商;2000年组建大连海晏堂生物有限公司,正式涉足海参深加工业。

海参,一直是“奢食品”的代名词。不过,组建于1999年的海晏堂,16年来一直坚持把这种昂贵的产品平民化,让更多的消费者可以接触到这种海产品。

如今,海晏堂的年销售额近5亿,但对创始人邵俊杰来说,这条“让更多普通人吃得起海参”的路,还要坚持下去。

新京报:你为什么选择海参加工行业,最初的想法和愿望是什么?

邵俊杰:当时海参对老百姓来说是高不可攀的,1990年前后干海参的市场价格在600元/斤左右,而当时普通人的平均工资也就500至600元/月,即便老百姓买回去也不知道怎么吃。所以很少有企业愿意涉足海参的深加工,但这恰恰是一个机会。

我的初心很简单,就是让大家会吃海参、吃得起海参。

新京报:但要在小众市场做这种概念产品,市场接受程度怎么样?

邵俊杰:海晏堂在1999年成立,经过一年多的研发才推出产品,那时的年销售额也就200多万。而且生产有的时候一半都是废品,只能淘汰,直到第四年才有转变。

新京报:在业界看来,食品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特别是海产品加工领域,出现过许多增重、造假的负面消息,这对产业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和启发?

邵俊杰:做食品行业一直是如履薄冰。海产品加工的早期阶段,部分经营者用注胶、注水泥等坑蒙拐骗手段,对行业的伤害是巨大的。做企业是马拉松长跑,在食品安全上一定要戴上紧箍咒。

新京报:对于50后的你来说,你觉得初心实现了吗?

邵俊杰:现在海参已经在消费市场成功普及了,200元左右也能买到一盒标准化产品。消费者也越来越接受这种养生产品。海晏堂今年才16岁,将来的路还很长。海晏堂的目的是把健康的食材传递给社会和消费者。我认为企业也是一样,健康有序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同题问答

Q1:你认为国内食品安全现状改善了吗?

邵俊杰:随着对造假经营行为打击力度加强,改善非常大。

Q2:你使用互联网订餐服务吗?

邵俊杰:其实我挺乐意学习这些新鲜事物,但由于没有手机支付,很少真正用到。

Q3:请用一句话诠释你所理解的“互联网 ”?

邵俊杰:互联网 把线下零售搬到了互联网空间中,这会给传统产业带来更多机遇。

Q4:如果拿出1个亿资金投资食品行业,你会具体投向什么方向或项目?

邵俊杰:我会投便捷化食品,具体要看区域资源。比如黑龙江会做稻谷产品,加拿大会做水产品。

Q5:你上一次有饥饿感在什么时候?

邵俊杰:企业的发展一直需要信息、资源的支持,海晏堂也亟须各种创新技术和优秀人才。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栋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