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实习生 宋浩征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独此竹窗下,朝回解衣裳。”酷暑难消的“三伏天”,连诗人白居易也忍不住写诗抱怨到。“三伏天”的到来,往往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已经悄然而至。今(17)日,虽然成都还间或下着淅沥的小雨,但是却已经正式入伏了!

对于夏天逼人的高温,现代的人们早已是修炼出了多种法宝,不仅有冷饮冰棍,还有空调和冰西瓜,无惧“三伏天”的到来。但是,在空调和冰箱都没有发明出的古代,古人们是如何度过苦夏的呢?其实根本不用担心,有着高超智慧的中国古人不仅“避暑指南”自成一套,在“吃”方面更是花样频出。要知道,最早冰制冷饮起源于中国,当现代人们在饮品店前排队等候时,千年之前的古人,早已喝上了“透心凉”的夏日特饮了。

没想到古人竟吃这样的雪糕解暑(今日入伏古人怎么吃冰)(1)

古人正在制作冰镇饮料

先秦时期 设“凌人”以掌冰事

在夏天,想要降暑消温,自然少不了一样主角——冰块。当下,人们可以使用冰箱来制作、保存冰块,并且操作十分简单。但是在古代,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在“人造冰”的工艺没有发明出来之前,古人能使用的,只有天然冰。

早在距今三千多年的周朝,当时的人们通过“冬采夏用”的方式,来收集和使用冰块。《周礼》中有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是说周王室为了保证夏天有冰块可以使用,为此设立专门机构“冰政”,又设“凌人”一职掌管此机构。“凌人”在冬季十二月大寒之时,主持斩冰之事。并且冬日所采集的冰块,需要夏天所用量的三倍才够,因为其中的三分之二会在“凌阴”中融化,“凌阴”指的就是藏冰的冰室。《诗经·七月》中也写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可见当时冰块有多么来之不易。

没想到古人竟吃这样的雪糕解暑(今日入伏古人怎么吃冰)(2)

古人食用冷饮

采集和保存都如此困难的冰块,能够使用之人自然身份不凡。周朝时期,周王室将冰块赏赐给身边的大臣。古籍《夏小正》中有记:“颁冰也者,分冰以授大夫也。”可见当时“大夫”以上官职的官员,才能在夏日享受到冰块的清凉。据《左传·昭公四年》记载,所谓“食肉之禄,冰皆与焉”,意思就是没有资格吃肉的官员,也没有资格在夏天使用冰块。再后来,“赐冰”发展为古代官员的福利,意为盛暑时天子以冰赐臣,并且一直延续到清朝。

唐朝有“酥山” 千年前的冰淇淋

冰块都如此珍贵的先秦时期,如果能在炎炎夏日喝上一口冰饮,那肯定得是身份至尊之人才能享受得到。的确,由于冰块的稀少,所以导致在当时饮品的种类也比较单一。《楚辞·招魂》中记录了一种叫做“酎”的饮料,为一种经过反复发酵酿造而成的酒。文中写道的:“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其实就是“酎”夏日的吃法:撇开酒糟,取酒冷冻,酎酒醇厚又清凉。由此看来,当时先人用冰的方式还是很单调,大多都来冰镇食物,而没有直接食用。

没想到古人竟吃这样的雪糕解暑(今日入伏古人怎么吃冰)(3)

唐代《野宴图》桌子正中间摆放的高高隆起的美食就是酥山

到了唐朝,可就不一样了。当时,唐代宫廷之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夏日特饮”——酥山,而这种食物,也被视作现下所指冰淇淋的原型。在唐章怀太子墓出土的“仕女图”和唐代壁画“野宴图”中,都出现了“酥山”这种食物。而章怀太子墓“仕女图”中的6位人物,有两位都手捧“酥山”。

何谓“酥山”呢?根据文献记载,“酥”应该与今天的奶油、黄油大致接近,是一种乳制品

酥山。唐朝时期文化交流频繁,乳制品随着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从而产生了“酥山”这一食物。有作品曾介绍“酥山”的大致做法:一般是由女性制作,先将“酥”加热到近乎融化、非常柔软的状态,然后,向盘子一类的器皿上滴淋,一边淋一边做出山峦的造型,然后放到冰窖里冷冻。

没想到古人竟吃这样的雪糕解暑(今日入伏古人怎么吃冰)(4)

《章怀太子墓仕女图》仕女手捧酥山

唐代文人王泠然在《苏合山赋》曾描写到吃“酥山”感觉:“随玉箸而必进,非固非絺,触皓齿而便消,是津是润。”从其形容的口感来看,应该与今天的冰淇淋相差无二。与此同时,“酥山”除了滋味不错,在造型上还要插上花朵、彩树等装饰品。除了白色的“酥山”,后来还出现了“贵妃红”或“眉黛青”染出来的红色或绿色的“酥山”。这样“颜值颇高”的夏日特饮,放在现在说不定也是“网红爆款”。

宋朝冰饮繁多 宋孝宗都吃到腹痛

虽然说“酥山”是冰淇淋的原型,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因为在现代,可能冰淇淋并不算什么奢侈品,而是寻常百姓都能吃到的食物。而在唐朝,“酥山”的享用之人却非富即贵。唐朝时,食冰仍然是一件奢侈的事儿,后唐异闻笔记《云仙散录》记载:“长安冰雪,至夏则价等金璧。”

唐朝末期,古人们发现硝石遇水会吸热,甚至能够使水温降至冰点。于是,古人获取冰块的来源不仅仅依靠大自然,而是学会了人工制冰,同时制冰也不受季节限制了,冰制品的花样渐渐多了起来。到了宋朝,冰饮才真正的走入市井。

没想到古人竟吃这样的雪糕解暑(今日入伏古人怎么吃冰)(5)

南宋杭州街头卖冷饮的商铺

宋代估计《东京梦华录》中有记:“冰雪凉水……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当时的“冰雪凉水”,既是加了冰块的水,是宋代大街小巷最普遍的夏季冷饮。不仅如此,文中还提到了“冰雪甘草汤”、“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凉水荔枝膏”等多种冷饮。除此之外,北宋汴京的冰店里就有“冰糖冰雪冰元子”出售,这种食物的制作方法也很简单,把黄豆炒熟去壳,用砂糖或蜂蜜拌匀,加水团成小团子,最后浸到冰水里。

到了南宋,夏日的市集上更是摆满了琳琅满目。南宋诗人杨万里写过:“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据《事林广记》、《武林旧事》等古籍所载来看,当时市面上出售的冷饮有数十种:沈香水、荔枝膏水、苦水、白水、江茶水、杨梅渴水、香糖渴水、木瓜渴水、五味渴水、雪泡缩皮饮、杏酥饮、紫苏饮、香薷饮、梅花酒、皂儿水、沆瀣浆、漉梨浆、卤梅水、姜蜜水、绿豆水、椰子水、甘蔗汁、木瓜汁、五苓大顺散、乳糖真雪……简直是数不胜数。在《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不少买冷饮的店铺,譬如写着其中有一块招牌写着“香引子”,就是当时的一种流行冷饮。

没想到古人竟吃这样的雪糕解暑(今日入伏古人怎么吃冰)(6)

《清明上河图》中卖冷饮的铺子

有了如此品类繁多的冰饮,当时的古人们自然是吃到“停不下来”。当时的君王宋孝宗,更是吃到了拉肚子。《宋史》第三百八十五卷记载到其说过的一段话:“朕前饮冰水过多,忽暴下,幸即平复。”本是小事,结果招来礼部侍郎的一顿“劝导”,让其保重龙体,切不可随意乱吃。只是,在苦闷的酷夏面对那么多的“夏日特饮”,忍不住太正常了。

看到这些,是不是觉得现在人们最追捧的“网红奶茶店”,其实都是千年前古人玩剩下的的了?不过,现代人们能够在夏日喝上冰凉的甜水,还要感谢古人在“吃冰”路上对美食孜孜不倦的探索。“六龙騖不息,三伏起炎阳。”今日入伏,读到这里,大可喝上一杯冷饮,准备度过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