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品质大剧《人世间》正在河北卫视黄金剧场热播。

人世间热播(人世间河北卫视热播)(1)

《人世间》改编自梁晓声同名文学作品,由实力派演员雷佳音、辛柏青、宋佳、殷桃、萨日娜、丁勇岱等领衔主演,以真实历史为背景,通过北方城市里一个平民社区“光字片”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轨迹为故事脉络,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呈现了一部中国式家庭变迁的生活史诗。

《人世间》年初在央视一套首播,创下央视近5年电视剧平均收视新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如今,《人世间》登陆河北卫视,邀你再品壮阔的生活史诗。人间烟火、悲欢离合,势必重燃观剧激情,共赴峥嵘岁月。

人世间热播(人世间河北卫视热播)(2)

5月29日19:30锁定河北卫视,一起感悟家庭温暖,体会时代变迁 时代的洪流,岁月的磨砺。人生与命运,光荣与梦想。

5月29日19:30,河北卫视黄金剧场,《人世间》开播。这是一部中国百姓的生活史诗,这是一首时代变迁的交响赞歌。

作为现实题材当代大剧,《人世间》全面展现出不同历史条件下普通人的生活与命运,深度挖掘不同人物内心对家庭、爱情、婚姻、事业、人生等议题的丰富看法。周家兄妹三人之所以走上各自不同又彼此联结的命运之路,大时代的影响自然是重要原因,但与此同时,他们所做出的每一个人生选择都彰显着各自不同性格中的魅力,例如周秉义怀揣着一心为民的理想主义,心系改革建设;周蓉虽是为情远走他乡,但她选择在贵州大山中开展教育事业,让孩子们得以窥见大山外的辽阔;周秉昆则选择坚守平凡,让“周家人”虽身在外,但心仍有归处,充满希望与暖意,凸显其善良底色。“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周家人在大时代变迁的命运轨迹,如同真实历史缩影,展现了那个峥嵘年代里,当国家踏上新征程,一批批平凡百姓也被引导着走向新的人生道路,该剧将一幅极具厚重度、丰富性、品质感的人间群像缓缓展开,戳中当下观众的时代共感。

此外,在保证现实底色的基础之上,《人世间》还注重昂扬正面、催人奋进的价值表达。该剧致力于发掘并歌颂普通人身上的美好品质,通过“光字片”中周家的故事,深刻而形象地向观众展示出,在奔涌前进的时代浪潮中,只要坚守内心深处最本真的那份善良和正义,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有机会熠熠生辉;而社会的前进和发展,也离不开每个普通人的奋斗努力。对于当下的年轻观众而言,《人世间》讲述的虽然是上一代人的故事,但是也能帮助他们在迷惘中找到方向,形成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治愈人心。

人世间热播(人世间河北卫视热播)(3)

梁晓声与河北卫视的“情缘”从《读书》到《中华好诗词》,梁晓声曾多次做客河北卫视 梁晓声曾多次做客河北卫视《读书》《中华好诗词》栏目,从他的采访中,也许能对他的“心结”有所了解。 梁晓声曾经在河北卫视《读书》的节目中说过,他在下乡之前,哥哥已经患了精神病,父亲又远在四川工作,是第一代建筑工人。每个月最多能向家里寄45元的工资,父亲的工友们到哈尔滨来探家的时候,就会跟他妈妈说:“梁师傅在那生活非常清苦,一块腐乳吃三天”。在四川,青菜还是比较多的,也是比较便宜的,但即使那样,父亲是舍不得吃青菜的,因为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妹妹上学要交学费啊,45元应该是属于当年的城市生活标准的最低线以上稍微高一点。 《人世间》剧中周父的形象让我们或多或少地看到了梁晓声父亲的影子。梁晓声出生在一个并无丰厚文化底蕴的普通家庭,成文成系统的家风家训,是无从谈起的。而就在这样的一个家庭背景下,梁晓声竟成为了当代的一位著名作家,创作出了大量的影响颇为深远的小说、散文、随笔以及影视作品,这不得不说和他对读书这件事儿的热爱和坚持是分不开的。

梁晓声曾做客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多次谈到读书的意义,梁晓声表示:“ 父母经常的姿态是阅读,这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如果你的孩子们也像你一样热爱诗词的话,在三四代之后,它会变成一种接近基因的生理元素。”

人世间热播(人世间河北卫视热播)(4)

读书也许就是打开梁晓声创作的一把钥匙,在《人世间》中当高考制度恢复,哥哥和姐姐双双考上了北京大学,虽然各自的命运也是跌宕起伏,各自的人生也会一地鸡毛,但是“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改变人生”这句话直到今时今日也激励着一批一批如同你我的普通人。 跟随着《人世间》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我们既看到了社会发展的“光荣与梦想”,也直面了改革开放进程的艰难与复杂,从平凡的人物充满悲欢离合的跌宕人生中,感受到史诗般展现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巨变,作为作家的梁晓声是如何在温暖的歌咏和犀利的批判间寻找一种平衡呢? 梁晓声说:“温暖的歌咏和犀利的批判间寻找一种平衡,我同时要做蜜蜂和猫头鹰,我今天看到一件是我气愤的事情,那我今天就是猫头鹰,当我发出猫头鹰那种嚣叫的时候,那我可能不理睬别人对我叫声的反应,不管你们愿意听还是不愿意听,除非你们封住我的嘴。但是如果明天我感觉到生活中有感动我的事情,那我情愿变成蜜蜂,我非常虔诚地用自己小小蜜囊就把生活中呈现的这一点采集出来。”

人世间热播(人世间河北卫视热播)(5)

梁晓声与河北广电的“邂逅”写《人世间》,想将从前的事讲给年轻人听 说到《人世间》与河北的结缘,还要从2018年说起。当年10月26日,梁晓声携长篇小说《人世间》做客由河北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河北省第五届惠民阅读周暨2018惠民书市,与读者分享了该书的创作心得以及自己从大杂院少年成长为作家的人生经历。他建议年轻父母从自身做起,放下手机,拿起书,言传身教,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梁晓声畅谈向社会底层表达敬意的写作初衷,反复强调要多多读书。

人世间热播(人世间河北卫视热播)(6)

作家创作现实题材,通常与个人经历息息相关。《人世间》所描写的周家兄妹及周父,就有梁晓声自己和父亲的影子。“我从小生活在小说中所描述的那种破败的大杂院中,父亲是一名建筑工人。我熟悉城市底层的百姓生活,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写一部反映城市平民子弟生活的有年代感的作品。我想将从前的事讲给年轻人听,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父辈小时候生活的样子,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梁晓声说,虽然书中的人物性格命运各有不同,但善良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坚忍等人性中美好的幽微之光在他们身上却熠熠夺目。 剧中,读书改变命运。梁晓声亦然。在河北省第五届惠民阅读周暨2018惠民书市上,本报记者曾问梁晓声一个问题:您是如何保持旺盛的创作经历的?梁晓声回答:“我是比较特殊的例子,从少年时期就喜欢读书。因为当时最底层城市人家的儿女没有娱乐活动,读书就成了唯一的乐趣,也正是因为读书,我考上了大学,进入创作专业,毕业以后参加工作又与书结缘,所以写作就成为了职业。”梁晓声说,由于他的职业原因,需要很大的阅读量,因此对于他来说,工作、读书、写作就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同时,在河北省第五届惠民阅读周暨2018惠民书市上,梁晓声还接受了河北经济(故事)广播主持人晓蔚的独家采访,现场签名售书,并对河北读者送上寄语。

人世间热播(人世间河北卫视热播)(7)

2018年8月,梁晓声出席《中华好诗词》节目创新研讨会,并对《中华好诗词》节目进行了点评。在梁晓声看来,诗词类综艺节目获得观众喜爱的同时,也成功地引领很多观众喜爱上诗词。但古诗词资源就像矿藏,数量不会增加,而诗词类节目怎样更好地挖掘这些矿藏,需要思考。他表示,现今的诗词类综艺节目在通俗性、知识性、趣味性等方面已经做得很不错,但仍须坚持下去,在内容上更深入地挖掘。 2019年8月,梁晓声在井陉参加儿童影片《桑丘的故事》开机仪式,并接受了本报记者及河北综合广播记者的采访,他说:“很荣幸能在河北这片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土地拍摄这部拍给孩子的电影,这也是我在《人世间》之后创作的第一部影视作品。它所包涵的人文情怀与《人世间》有共通之处。” 数次到河北,梁晓声对燕赵大地充满了深情,数次与河北广电温暖结缘,梁晓声吐露了自己鲜为人知的心声。如今,河北卫视的热播,让我们一起走进《人世间》,走进梁晓声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