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1)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2)

2022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预赛)北京邀请赛结果日前出炉,获得一等奖的学生来自北京市16所中学,这其中除了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十一、101、四中、师大实验、二中、汇文等多所名校外,16所学校名单还出现了一所区级示范高中的名字——北京十九中

这也是十九中学生首次跻身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预赛)北京一等奖获奖大名单。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十九中最近两年在各类高中学科竞赛中悄然发力,多个学科的成绩给人以“惊艳”之感,比如——

2022年 “海亮杯”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2022年第十五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一二三等奖;全国中学生科幻作文大赛总决赛一等奖;DI创新思维全国高中组挑战B文艺复兴奖一等奖,全国高中组挑战D即时挑战第一名;2021年北京市高中数学建模比赛,该校共有64人获奖,其中获北京市一等奖7人,二等奖25人,三等奖32人……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3)

在强校林立的海淀区

作为一所北京市优质高中、区级示范性高中

北京十九中如何

找到自己的突围方式和成长路径?

如何通过三年的努力

将高中入口时并不占优的生源培养成

优秀的毕业生甚至是尖子生?

近日,做客京城教育圈“2022北京中招直播访谈”北京十九中党委书记、校长高新桥和教学主任刘云霞,分享了这所学校快速成长的“秘密”。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4)

培元课程,一核双翼四基

北京十九中的前身是1916年创办的培元女子小学,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一校三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教育集团。2021年,十九中与中国政法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挂“中国政法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5)

“为每一个孩子幸福人生奠基”

“建设全面优质的理想学校”

在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引导下,该校培元课程体系以十九中的初代校名命名,以基础——拓展——创新方式层层递进,开启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培养的模式。

培元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多元智能理论,并对课堂的教学做出了科研改革,积极帮助学生建立人生目标、与家长密切沟通形成家校共育,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让学生拥有 “六会一特长”(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新,掌握1-2门特长),让从十九中毕业的人才都成为符合新时代教育下拥有国际视野的多能人才。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6)

“培元”课程体系,以“核心素养”为主导,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多元实施途径落实“四基”,即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考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知识,设置拓展性、创新性的“强基计划”课程,促进学校“五育并举”目标的实现。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7)

十九中以学科作为基础,以优化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目标的实施途径,选课走班以行政班和教学班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上的选择更加多样。

学校还应用教育心理学多元智能理论,组织多种与教学活动、科研课题的相结合的活动来进行教学改进。

在如此高效的教学组织与实施中,既达成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目标,也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8)

强基计划,培养不设限

今天,结合孩子不同的成长特点,十九中正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培养学生,比如剑指高考强基计划的“强基班”,学校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开展“培元项目”研究,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整合高校资源开展强基计划课程,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标高校“强基计划”,在课程建设和育人模式创新中进行系列探索。

十九中2021年新成立强基计划班,当年便有20多名学生获得强基计划资格;2022年该校又有20名学生获得强基计划资格。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9)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10)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11)

与清华大学未来教育研究院开展培元项目挑战营

十九中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合作开展培元项目,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为基础,开展心理学的实践研究,结合数学、语文等课程,开展学生学习专注力的提升研究。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12)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13)

十九中瞄准北大强基计划包含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类、哲学类在内的十余种专业方向,其中,针对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专门开设了对应校本课程——汉字起源和发展初探,还将在下学期探索开设专门针对北京大学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等强基专业的校本课程。

物理强基校本培训激发孩子们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化学与生活两门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根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14)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15)

尖子生培养,因材施教

“老师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引擎,他的数学教师檀晋轩会给他布置研究的问题,指导他录制小视频,鼓励他从命题人的视角改编试题。”

赵润泽同学是十九中2021级强基计划班的学生,课前预习、课后探讨、撰写反思是赵润泽数学学习的常态,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他最终不仅获得了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预赛)北京邀请赛(高一年级)一等奖,也拿到了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预赛)的参赛资格。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16)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17)

赵润泽同学

“数学是一切理工科工程应用的基础,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有数学原理,数学千变万化,不仅仅是看看课本或书籍的基础知识便能学会,更是要学会以建模等数学思维来解决数学问题。”

在十九中“强基班”就读的邴同学说出了他在学校学习数学建模课程的感受。

数学建模课程是十九中的校本课程之一,学生可以自选。而类似这样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的课程,在十九中还有不少。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18)

“通过作业和学科活动我发现自己的潜力,在活动中,我锻炼了思维方式,提高了数学能力,还拓展知识面,综合的水平也提高了。” 在北京市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笔试)中,十九中的何洛璇等40名同学分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对于尖子生的培养,十九中逐步构建自己的模式和方法。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19)

全国中学生科幻作文大赛总决赛一等奖1人、三等奖3人

近2年的高考成绩中,2020年毕业生魏明锐同学以667分考入北京大学,乔怀佳667分考入北师大物理基地班;2021年毕业生黄海枫639分考入首都医科大学本硕连读,2021年黄铮636分考入外交学院……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20)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21)

据介绍,强基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创新能力,通过作业和学科活动挖掘学生内在潜力,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思维方式,提高能力,拓展知识面,提升自身的水平。

三金两银一院,提供多样成长平台

针对孩子多样化的成长需求,除了强基计划班等,北京十九中还给学生提供了特色鲜明的艺体科技教育。“三金两银一院”,不仅给学生在校期间提供了丰富的社团活动平台,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未来的学业和职业选择奠定基础。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22)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23)

✦✦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24)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25)

作为北京市金帆民乐团、北京市金帆书画院、北京市银帆京昆团,十九中的美育教育独具特色,并在全市甚至全国取得多项优异成绩。

在美育氛围的熏陶下,十九中近年来为清华美院等一流艺术院校输送多位艺术人才。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26)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27)

✦✦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28)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29)

作为传统项目校,十九中定向社团在北京市传统校和北京市中小学生锦标赛夺得3个单项、4个团体冠军。手球队在北京市体育大会获得三个团体冠军的优异成绩。

作为北京市科技示范校、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电子与信息分团成员校,十九中以“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为目标,通过课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先后成立了无线电测向、业余电台、环保地震、数码绘画、纸飞机、天文、微电影等种类繁多的学生社团;同时注重全员普惠,面向初、高一年级开设电子技术类选修课。

今年高中扩招,同时扩大住宿生规模

2022年,北京十九中高中部将进行扩招,同时扩大住宿生规模。

据了解,学校在万泉河路校区的住宿床位较少,闵庄路校区的条件更好。在住宿生的培养上,学校为学生们开设了晚自习,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同时增加学生体育锻炼以及其他兴趣爱好的选择,并且投入更多的人力创设更为安全的学习环境。

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名单(强校林立的海淀区)(30)

据了解,北京市十九中学2022高中部招生计划为,万泉河路校区320人,校额到校103人,特长生34人(其中艺术特长生:民乐8人,美术书法4人;体育特长生:定向越野5人,手球7人;科技特长生6人,直升4人)。

其中,闵庄路校区168人,为家庭远、上学不方便的学生提供住宿,招生对象均为海淀学籍考生。

此外,十九中新高一将开设三个实验班,分别为强基计划培养班、仰之班(以第一任校长王仰之校长命名,文史学科见长)、国栋班(以第二任校长祁国栋校长命名,强化数理学习)。

北京十九中党委书记、校长高新桥为广大中考考生在学校的报考上给出了一些实用性的意见,供广大考生和家长参考——

1

中考生如何报考适合自己的学校?

中考分数是一个底线,希望考生利用中考前最后的这段时间好好复习,考出自己满意的分数。

最终这个分数既是对自己这段时间自身学业水平努力结果的一个交代,同时也是发掘自身潜能的一个表现。

2

关于中考报考学校的3个建议

第一, 家长要帮孩子选择适合孩子现阶段和未来发展的学校,如果选择了禁锢住了孩子自身发展的学校也是不适合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第二, 建议家长摒弃“录取分数高学校就一定好”的观念,评判学校的好坏和学生最后的高考成绩、教师教学能力离不开关系,所以还是看孩子是否适合未来的高中学校与生活。

第三, 需要考虑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教育成本,家庭培养一个孩子也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在学校的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看学校的“增值评价”,“入口”只是参考,中间的“增值”与最后的“出口”才是结果,家长们更应该关注“过程线”,如果“过程线”没有把控好,输在了“终点线”着实有些惨烈,有薄弱学科的孩子更不要气馁,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文丨京教君

内容来源|京城教育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