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驱赶流浪猫让它不再来讨食(宠物乱排泄怎么办)(1)


近年来,城市养宠产生的问题愈发明显,

一些人放任宠物随地排泄、不打疫苗、

不拴绳上街、随意遗弃,

严重影响市容卫生、城市生态和人身安全。

日前,2021年浦东新区“青社沙龙”

在航头镇举行第七期系列活动,

围绕“文明养宠的正确打开方式”主题,

引导青年集思广益、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恒福家园居民区所辖小区就遇到了养宠管理方面的困扰。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曹丽介绍说,该小区有宠物狗120余只,由于居民对于宠物的管理有所欠缺,不牵绳、宠物随地大小便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下雨天,很多人会到地下车库遛狗,但一些人没有自觉清理宠物排泄物,影响到其他居民。”她表示,希望通过“青社沙龙”平台,找到真正的能够减少并杜绝不文明养宠行为的好办法。


如何驱赶流浪猫让它不再来讨食(宠物乱排泄怎么办)(2)


其实,航头镇汇仁馨苑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扰。“记得2018年我刚上任不久,就有居民接二连三跑过来投诉楼道乱堆物,小区道路上、花园内宠物粪便随处可见,一不留神就会踩中‘地雷’。”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王春雷回忆道,他们走访、调研并草拟了一个规范文明养犬的实施细则,还召集家里有宠物的居民代表谈想法,首先成立“小红旗志愿者巡逻队”,鼓励社区党员同志带头开展巡逻工作,主要任务是清理遗留在小区路面上的宠物粪便,劝导和监督不文明遛狗行为。


第二步,加大小区文明养犬的宣传,倡导居民做到“四个一”,即一根绳,一个口罩,一个袋子,一个拾便器。在小区内显眼的位置安装“狗狗拾便屋”,放置废旧报纸方便居民随时处理宠物粪便;给每一个狗狗建立一个“一宠一档”,一旦出现不文明现象就可以及时找到宠物的主人信息,并让主人签署了文明养犬承诺书。小区还建立爱犬互动微信群“萌宠加油站”,引导居民加强养犬自治管理,引领养犬居民争做文明养犬人;同时,也利用微信群曝光小区内出现的一些不文明养犬行为,做得好的,也进行宣传和表扬,推选为文明养犬宠物代言人。经过几个月努力,小区“踩雷”情况基本没有了。


南码头路街道东方城市花园通过“科学救助社区流浪猫TNR项目”,正努力破解“猫”满为患的问题。据了解,该小区流浪猫数量达80余只,出于对小动物的关爱,有的居民会主动喂食流浪猫,有的居民则对此表示不满,人猫矛盾渐渐地上升到了人际矛盾。“仅2020年度,我们就收到此类投诉80余件。”居民区兼职党总支副书记陈择源说。


能否通过有效地干预,解决流浪猫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今年以来,居民区党总支牵头、区动物疾控中心和南码头街道防疫办指导、区指定宠物医院携手合作,由物业、志愿者团队等多方参与实施“科学救助社区流浪猫TNR项目”。


据介绍,TNR是英文trap(捕捉)、neuter(结扎)、release(放养)的缩写,它的任务是尽可能把一个群落的猫全部捕捉起来,施以结扎手术后,放回它们原来生活的地方。结扎后的猫以剪去耳朵一角作为标记,并予以观察、记录。同时,项目方也给流浪猫进行驱虫、打针。TNR的目标不是“消灭”流浪猫,而在形成常态管理机制后,让猫的数量维持稳定不增长。


在居民区党总支协调下,小区物业负责诱捕流浪猫,项目志愿者负责将猫送到宠物医院进行绝育,防疫站负责接种疫苗、实施驱虫,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站辟出专用空间用于猫术后休养。TNR项目实施后,小区流浪猫数量得到了控制,扰民情况也大大减少。“我们还计划以领养代替买卖,为流浪动物寻找温暖新家。”陈择源表示,随着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关注救助行动,“我们通过公众号、宣传海报等途径,定期发布领养通告,成功认养的居民将签订‘领养协议’,让流浪动物有个温暖的家。”


此次研讨会汇集了不少养宠管理优秀案例,浦东公安分局航头派出所社区警长董臻还对养宠问题作出专业政策解读,为社区难点、痛点问题提供了多元的思考方式和解决路径。据悉,“青社沙龙”还举办开放工作坊,进一步探讨文明养宠的正确打开方式。后续,将通过一场场深入社区的青社微沙龙,推动建议方案落地。

来源:浦东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