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自幼长在孔孟之乡,虽不才亦多受传统文化之影响,一向喜欢探究历史,追溯既往。一直以来,对地名颇感兴趣,充满好奇——为何金乡并无金矿,济南、济宁、济阳得名的济水消失去了哪里,而鱼台、嘉祥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凡此种种,都让我浮想联翩,于是我决定去探究这些地名的由来,以及这名字背后隐藏的历史,还有,关于这里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聊城东阿鱼山曹植墓(齐鲁地名探究曹植埋骨之地)(1)

东阿地图

【地名由来】

东阿,读作:dong e,大名鼎鼎的阿胶产于此地,也让东阿之名传遍天下!

聊城东阿鱼山曹植墓(齐鲁地名探究曹植埋骨之地)(2)

据《尔雅》:"大陵曰阿。"东阿境内北有黄河,南有济水蜿蜒东流,河曲形成大陵,故曰阿;阿,有二:在赵者曰西阿,在齐者曰东阿。据《泰安府志》:"郡秦属东郡,汉置东阿县。盖以阿属东郡而立名。"

聊城东阿鱼山曹植墓(齐鲁地名探究曹植埋骨之地)(3)

东阿风光

东阿县,隶属于山东省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东依泰山,南临黄河,总面积729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东阿县辖10个镇街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户籍人数为40.95万。

东阿名人辈出,人文始祖仓颉、战国名相晏子、明代帝师于慎行、苫山刘家一门三进士等载入东阿史册。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植曾封东阿王,并创作了“鱼山梵呗”,使东阿鱼山成为中国佛教音乐发源地而享誉海内外。鱼山为省级地质公园,鱼山曹植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鱼山梵呗”、“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聊城东阿鱼山曹植墓(齐鲁地名探究曹植埋骨之地)(4)

东阿阿胶

东阿阿胶享誉国内外,东阿阿胶从汉唐至明清一直都是皇家贡品。据史料考证,阿胶的应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阿胶自古以来就被誉为“补血圣药”、“滋补国宝”,历代《本草》皆将其列为“上品”,称其为“圣药”,我国首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称其“久服,轻身益气”。经过整理,关于东阿阿胶的古代经典名方更是多达3200余首。

聊城东阿鱼山曹植墓(齐鲁地名探究曹植埋骨之地)(5)

东阿在山东的位置

【寻欢文史】

曹植与东阿

聊城东阿鱼山曹植墓(齐鲁地名探究曹植埋骨之地)(6)

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太和三年(229年),38岁的曹植徙封东阿,其间潜心著作,研究儒典。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陈王,11月曹植在忧郁中病逝,时年41岁,遵照遗愿,将其葬于东阿鱼山

聊城东阿鱼山曹植墓(齐鲁地名探究曹植埋骨之地)(7)

曹植墓

曹植墓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鱼山镇鱼山村,依山而建,始建于三国魏太和七年(233年)三月,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操三子曹植的墓地。墓室分甬道、前室、后室3部分。1951年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清理出土文物132件,其中除 玛瑙珠、玛瑙泡、青玉璜数件较精外,其他大部为陶制明器,象车、案、壶、盆、鸡、狗、鹅、鸭之类的文物。

曹植墓依山营穴,封土为冢。南临鱼山八景之一的“星落陨石”,北傍曹植读书之地羊茂平台。墓顶悬崖峭壁,灌木葱郁。1700余年来,古墓沧桑,历经磨难。

【历史沿革】

东阿置邑,始见《春秋》,名柯;原属卫国,后属齐国。战国改称阿,仍隶齐国。秦始称东阿,属东郡。旧志称:"东阿,古之名邑也,会盟征战,废垒遗墟,见于经史者不一而足。

聊城东阿鱼山曹植墓(齐鲁地名探究曹植埋骨之地)(8)

汉朝置东阿县,属东郡。

三国时期为魏地,隶属同汉。

西晋属济北国,东晋改国为郡,东阿属之。

南北朝时期,因南北分裂,政权迭易,南朝宋大明元年(457年),东阿并入谷城县。后魏,恢复东阿县;北齐省谷城,入东阿,属济州。

隋朝,东阿属兖州济北郡。

聊城东阿鱼山曹植墓(齐鲁地名探究曹植埋骨之地)(9)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属济州,隶河南道;天宝元年(742年),更州为郡,隶济阳郡,同年恢复谷城县;天宝十三年(754年),改属郓州东平郡;大历元年(766年),郓州改为淄青道,东阿属之;元和十四年(819年),郓州属天平郡,东阿随之改隶。

五代十国时期,东阿属郓州天平节度使。

宋朝初年,属京东路;庆历元年(1041年),置西路安抚使,东阿随郡改隶;政和五年(1115年),郡升为大都督府,靖康二年(1127年),改为东平府,东阿均属之。

金朝,隶山东西路东平府。

元朝初年,隶东平路;至元九年(1272年),东平改为下路总管府,司6县,东阿属之。

明朝初年,属东平府;洪武八年(1375年),隶济宁府东平州;洪武十八年(1385年),改属兖州,隶山东布政使司。

清朝初年,属兖州府东平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属泰安府。

民国元年(1912年),东阿隶山东东临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直隶山东省府,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隶山东省第六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县人民政权建立后,隶鲁西行署运东专署(第四专署);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鲁西行署和冀鲁豫行署合并,成立冀鲁豫行署,下辖7个专署,东阿隶第四专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2月,冀鲁豫行署一、四专署合并为一专署,东阿属之。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隶冀鲁豫行署第六专署。

1949年8月,东阿隶平原省聊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东阿随聊城专署改隶山东省。1958年12月,东阿建制撤销,各公社分别并入寿张、茌平县;1961年7月,恢复东阿县,其隶属未变。1967年,专区改为地区,东阿属山东省聊城地区行政公署。1967年3月,属山东省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属山东省聊城地区行政公署。1997年8月,属山东省聊城市。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