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这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在新的发展阶段,最艰难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湖南省继续选派24021名机关企事业干部组成10253支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接续奋斗乡村振兴,5月7日,驻村工作队全部进村到岗乡村振兴是一项全新的实践,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怎样才能接好第一棒,当好领头雁,跑好振兴路?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五个“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当好头雁蹚出振兴路?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当好头雁蹚出振兴路(接好第一棒当好领头雁)

当好头雁蹚出振兴路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这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在新的发展阶段,最艰难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湖南省继续选派24021名机关企事业干部组成10253支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接续奋斗乡村振兴,5月7日,驻村工作队全部进村到岗。乡村振兴是一项全新的实践,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怎样才能接好第一棒,当好领头雁,跑好振兴路?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五个“新”。

要认清新形势。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驻村第一书记,我们应该对当前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国内来看,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随着脱贫攻坚的完美收官,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顺利实现,正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当今的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所未有地具有这样的信心和能力。从国际来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科技、贸易、人才等方面对中国进行全面围堵和封锁,试图延缓或打断我们的现代化进程。“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有过沉痛的历史教训。究其根本,就是农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失败。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中国奋起直追,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国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全体系的工业化,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已达美国的70%以上。以新材料、基因工程、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可控核聚变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有望实现后发赶超。强调,我们要从危机中育新机,从变局中开新局。在我看来,搞好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开最大的新局。

要承担新使命。回顾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中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都与“三农”工作息息相关。中国革命的胜利根在“三农”。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质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改革开放的成就源自“三农”。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个鲜红的手印变成了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民族复兴大业重在“三农”。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虽圆满完成,但我们实现的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小康。如果占国土面积94%以上的农村不实现振兴,9亿农民不能富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从何谈起?作为站在乡村振兴起跑线上的驻村第一书记,应传承好脱贫攻坚的伟大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承担起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

要迎接新挑战。乡村振兴点多面广,其难度深度广度不亚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来自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大部分都没有基层工作经验,这要求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去挑战。基层一线是干部成长的“沃土”,农村条件虽然艰苦,但艰苦是最好的学校,有利于我们磨炼意志、锤炼品质、增长才干;基层工作虽然棘手,但实践是最好的课堂,有利于提高我们分析判断、组织协调、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群众工作虽然不好做,但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有利于我们了解村情民意,转变工作作风,积累工作经验。因此,我们要在乡村振兴一线找准定位、抓住机遇,把这个培养锻炼干部、检验干部能力的平台利用好、发挥好。做到总揽不包揽,到位不越位,指导不领导,补台不拆台,努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要开拓新思路。乡村振兴是全新实践,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需要我们开拓新思路,不断去探索、去尝试、去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开启发展新模式。产业发展模式、人才培养体系、基层党建特色等工作都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打造出新的特色和亮点。有创新就有风险,我们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敢去创新,世界上最早的航母思想来自曹操,可正因为赤壁之战的一场大火,中国几千年以来再也不敢把船做大,因此没有风险的创新反而是最大的风险。

要取得新成绩。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是重点,人才振兴是支撑,文化振兴是灵魂,生态振兴是基础,组织振兴是保障。我们的工作目标是要让农村脱贫成果更加稳固,党建引领更加凸显,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乡风文明更加浓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建设更加有效,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群众生活更加幸福。要实现上述目标,我认为要紧紧抓住“人”“地”“钱”三个关键字。一是要抓好“人”这个根本。没有“人”、没有人才,乡村振兴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建好党支部,大力推行“能人治村”,通过请回一批能人、提升一批老人、培养一批新人、淘汰一批庸人,选拔一批有知识、懂技术、爱农村的人担任村干部或参与村集体管理;要建好人才库。建立人才“引、育、用、管”机制,培育一批乡村振兴本土带头人,建立优秀人才信息库,推动人才工作信息化。要加大农村年轻党员培养力度,为村里发展积蓄后备力量。二是要抓好“地”这个核心。要做活土地文章,让农民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管理者、受益者。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通过转包、入股、互换、出租和代耕代种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序流转,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要探索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以有偿回购、集中改造、委托经营等方式,盘活空闲农房和农村宅基地,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三是要抓好“钱”这个关键。要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协调好与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发改委及相关部门的关系,争取他们的支持。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要充分利用当地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产业。要坚持把群众参与、共同富裕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让更多的群众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等待着我们以理想信念铺底,以高超智慧描形,以矢志奋斗绘色,以靓丽成绩署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要接好第一棒,当好领头雁,跑好振兴路,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湖南科技学院驻江永县邑口村第一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