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晚年回首他的一生时,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本文对孔子人生总结的现有理解和解读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合乎逻辑的新见解。

我们知道,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来自于《论语》。然而《论语》是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而成的,孔子本人并没有对他的总结进行过解读。因此,如何准确地理解和解读孔子对自己一生总结,是一件永远不会有肯定答案的事情,因为孔子本人不能出面给以正误的确认。我们的理解和解读,只能是更合乎逻辑和符合孔子的心路历程。

四十不惑的正确理解(对四十不惑与)(1)

孔子像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在其所著《哲学与人生》一书中,对孔子所说的其中的“五十而知天命”的含义是这样阐释的:

四十不惑的正确理解(对四十不惑与)(2)

傅佩荣著《哲学与人生》

“知天命”是一个转折点。孔子在此时理解了:人生的意义不可能脱离“天命”而得到肯定。所谓“天命”,是指天之所命,那么何以知道是天在下令?当人体察内心有一种使命感时,他必须辨明:此一使命来自何处?如果不是来自于社会人群,也不是来自于自己的一相情愿,那么就有“可能”是天命了。

孔子身为当时最卓越的知识分子,在五十岁时自认为“知天命”,就是相信自己的“命运”已经转化为“使命”,并且是天赋予他这种使命的。若非如此他又何必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5·25〉)为毕生志向?这是古代天子的职责啊!后来孟子谈到孔子时,也说:处于乱世之中,“夫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29](《孟子·滕文公下》)不仅如此,从“人性向善论”的立场看来,孔子其实肯定人人皆有“天命”,就是觉察内在的向善力量,再由择善固执而走向至善。这不是每一个人的天赋使命吗?在“知天命”之后,接着是“畏天命”(《论语》〈16·8〉),亦即以敬畏之心奉行天命。

注[29]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看到天下大乱而心中忧惧,就撰写《春狄》历史事迹作明确的评论,称赞善人而批评恶人,使乱臣贼子感到害怕。像这种类似审判善恶的作为.原是天子的职责啊。[1]p221-222

根据以上傅教授书中的阐述理解,孔子在五十岁时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不可能脱离“天命”而得到肯定。相信自己的“命运”已经转化为“使命”,并且是天赋予他这种使命的。“天命”就是觉察内在的向善力量,再由择善固执而走向至善。

综合相关史料所揭示的情况,以及几年来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笔者认为:上述理解有商榷之处。孔子所讲的“五十而知天命”,意思应该是:他在五十岁时知道了“人命天定”,或者说是“信仰了天命”。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人心要向善,是佛教的教义之一。然而,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最广泛的说法是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为我国寺院的发祥地,并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译的佛典《四十二章经》。主要有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别。

孔子生活的年代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佛教是在孔子逝世后约546年才传入中国的。试问:孔子内心的向善力量,以及再由择善固执而走向至善的“天命”,根源于什么呢?

其次,道教则是发源于中国本土春秋战国时期的方仙家,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至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对自然敬畏已发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天命实际上是指对自然的规律、法则的敬畏信仰。《荀子·天论》言:“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时,初步形成了以天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

春秋战国时期为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而孔子生活的年代恰好在其间。可以推断,孔子所说的“天命”,应是来源于道教的教义。因此,孔子所说的“知天命”,应该是“知道了‘人命天定’”,从而开始对自然规律、法则敬畏和信仰。

那么,孔子为什么会在五十岁时才知天命呢?为了便于进一步探讨问题,有必要简要梳理一下孔子人生中几个主要阶段的大概情况。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上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9月28日,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起名为丘,字仲尼,排行老二。

3岁:孔父叔梁纥病逝,孔母颜征在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现位于曲阜市鲁城街道——笔者注),生活艰难。

17岁:孔母颜征在卒。

19岁:孔子为鲁国贵族季孙氏做文书、委吏和乘田等小吏,管理仓储和畜牧。是年娶宋人亓官氏为妻。

20岁: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鲁国第二十二任君主——笔者注)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21岁: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

27岁前后:孔子开办私人学校。

孔子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三寸(今1.9米以上),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

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公检法司最高长官);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当时官员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

孔子执政仅三个月,鲁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社会秩序非常好(史书上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奸佞之人和刁民纷纷出逃;同时,孔子还通过外交手段,逼迫齐国将在战争中侵略鲁国的大片领地还给了鲁国。孔子杰出的执政能力让齐国倍感威胁,于是设置送鲁哀公美女良马,从而让鲁国国君沉溺与酒色中这样卑鄙的计谋,以此挤走道德至圣的孔子。

孔子离开鲁国后周游列国,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受到了国君的礼遇,但由于孔子坚持的政治理想与当时急功近利的“霸道”不相符合,历经十四载不得重用。于是孔子于公元前484年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可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曾修《诗经》、《尚书》,定《礼记》 、《乐》,序《周易》,作《春秋》。

从上述孔子年表所列情况来看,孔子从20岁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后改作乘田,管理畜牧,直至在51岁时,孔子才被提拔为“市长”,一年后升任“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公检法司最高长官”,至56岁时升为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但是,仅仅只干了不到一年时间就被齐国用计谋被挤走。

孔子一生实现自己治国抱负的机会仅仅只有5至6年左右。对被后世人称为“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满腹经纶、抱负不能施展,那他会是什么心情呢?他心里的郁闷和纠结又如何释怀呢?恰好在下对此有亲历的体验和感受。

2007年4月末,在下出了一场车祸。因形象受损,不能再履行江阴恒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经理的职责,被调整至双良集团有限公司企管部任职员。那一时期,在下的情绪跌落到了人生的低谷,心灰意冷。夫人的闺蜜当时谈论到对在下精神状态的看法时说:“哀莫大于心死。”

毛泽东在1934年初经历的“那时候,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的”三个月的冷遇,[2]p323在下也体验到了。但是后来想到:也许不是朋友和同事不想来看你,而是来了不知道说什么好,会出现尴尬的场面;或者害怕你认为是来看你笑话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来看你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也就是从那一年起,沉溺于飞扬军事论坛“潜水”看帖。一段时间后,开始“冒泡”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逐渐对党史有了兴趣。记得“春华秋实”栏目的文史贵宾司马清扬先生说过一句话:“你只要专注于党史五年,你也能写书”,尽管在下与他的一些观点不同。

那期间,得到了版主林苑竹,丐帮帮主铁背心,以及站长云飞扬等众多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写出了一些令自己都感到惊奇的党史考证帖子。后来竟然在《党史文苑》、《党史纵览》和《飞扬军事网刊》 等刊物发表了一些关于党史考证方面的拙文。不久,被“春华秋实”栏目授予“文史贵宾”头衔。

2012年3月30日,在飞扬军事论坛上看到了网友justdoit分享的一首苏格兰民歌 《Amazing Grace》的英文歌词。在下看后,在那一刻受到了启发,于是发帖回复写道:“I was once lost, but now a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Thank the God in my heart deeply, so I know that the God is watching us every seond, and save us in souls.”

所以,这就是第三个理由:只有把自己遭遇挫折的这一切归结为上天的安排——人命天定——从此知天命,敬畏和信仰天命,顺从天意,随遇而安,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之前和以后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生现实。

这样的推论应该是合乎逻辑的、更准确的。

实际上,做这样解读的也是有的。例如,朱明德先生为责任编辑的《论语 外二种》中,对孔子回顾其一生的定论作如下解读: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耳闻的东西能融会贯通,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越礼的准则。”[3]p12

这样的解读,应该是通俗易懂的。但是,其中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探讨如下: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志”作“志向;志愿”解,“学”可作“学校”释。[4]p1621、1428

《汉语大词典》关于“学”作“学校”讲的解释则更为详尽:⑥ 学校。《广雅•释官》:“学,官也。”《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痒,术有序,国有学。”周恩来《伟大的十年》:“全国学龄儿童百分之八十五已经入学。”[5]p1092

序:“古代由地方举办的学校”。

孔子从27岁前后开办私人学校,后终其一生都在做这件事。因此,本句的解读应该为:“我十五岁立志于(将来要)办学校(教书育人)”。这比立志要终生学习更合乎逻辑。学习是个人的行为,而办学校则是教书育人,是一个社会行为。

十五六岁的少年,好像正是树立志向的阶段。无独有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毛泽东,也是在这个年纪立志的。

一九一0年秋天,(16岁的——引者注)毛泽东离开闭塞的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他的激动心情是可以想象的。临行前,他改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2]p8

四十不惑的正确理解(对四十不惑与)(3)

1913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求学时。

古语云:“诗以言志”。由此可见,年少的毛泽东为了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决心之大,连生死问题也考虑过了。当时,毛泽东的志向是在学问上能成为名家。后来,毛泽东信仰了共产主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随时随地都有牺牲自己性命的可能,他所信仰和追求的是站在生命之上的信仰和志向。

2、“三十而立”。应该解读为“三十岁时已成家立业”。孔子19岁结婚,20岁有了儿子,27岁开办了私人学校,他已实现了少年时立下的志向。

3、“四十而不惑”。傅教授在他的书中解释说:“‘不惑’是对人间一切事理皆了然于心,明白因果关系,也知道痛苦和罪恶在人间难以避免,以及怎样才是合理的因应态度。”[1]p220-221

从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来看,显然在他四十岁时并没有掌握各种知识,又怎能通明事理而不惑呢?因此,“惑”字应该是“疑惑;迷惑”的意思。[4]p578 所谓“智者不惑”。

本句的意思应该解释为:孔子“四十岁时有了自己的主见,遇事不再(被)迷惑”为好。

4、“五十而知天命”。理由如上述,应该解读为:“五十岁时方知人命天定,遂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孔子生活在距今2501年前,那时候人们对自然界的科学认识很少,所以信奉天命。那么,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大自然究竟有没有起作用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中国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通过牧草和小麦的“远缘杂交”,经历20年之久的培育,成功地育出抗小麦条锈病的“小偃6号”。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李振声本人的灵感,他及其研究团队的锲而不舍的坚持,还有“老天开眼”的上天眷顾。

四十不惑的正确理解(对四十不惑与)(4)

2006年科技大奖得主李振声在麦田。

李振声(1931年2月25日-),山东淄博人,遗传学家, 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 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李振声主要是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了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育成了小偃4号、5号、6号等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及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

“以兴趣始,以毅力终”,李振声推崇明末清初的的杰出思想家顾炎武的这句名言。1951年,李振声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在北京从事种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曾经收集种植800多种牧草,对牧草有一定研究,这为他以后“从野草中寻找灵感”打下了基础。

1956年,李振声被调往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陕西杨凌示范区——引者注)工作,恰巧碰上了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导致小麦减产20%~30%,整个黄河流域就减产100多亿斤。在这种情况下,李振声提出通过“远缘杂交”——即以亲缘关系很远的两种植物杂交,将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选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的设想,并开展了这项研究。

李振声说,根据小麦的历史,他也就自然产生了另一种想法,“普通小麦在人类的照料下成长了5000年,而野草完全接受大自然的选择,不会像小麦那样娇生惯养。我们是否可以尝试把野草顽强的抗病基因加入到小麦里面去?”

于是,李振声的课题组从数百种牧草中选出了12种牧草和小麦做杂交,其中成功了三种,从培育出的后代来看,以长穗偃麦草做杂交最好,所以这以后就集中来做长穗偃麦草,这样一做就做了20年。

有心人,天不负。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阴雨,到6月14日天气突然暴晴,一天的功夫,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1000多份杂种中除小偃6号的祖父小偃55-6和长穗偃麦草之外,其他的全部青干了,而小偃55-6仍保持着金黄颜色。

“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材料,我们抓住这个材料又经过两次杂交,育成了一个具有相对持久的抗病性(作为陕西省小麦骨干品种长达15年以上)、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

经过20多年时间的培育,小偃6号终于获得成功,到80年代末,它在1.5亿亩土地上种植,使小麦产量增产60亿斤。如今,小偃6号经过进一步杂交培育,它的“直系”后代已经有53个品种,均被推广种植。[6]

5、“六十而耳顺”。孔子六十岁时,过郑国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憔悴颓丧的样子:)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因此,本句应解读为:“六十岁时,听到无论怎样逆耳的话,也能坦然接受了”。

6、“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应解读为:“七十岁时,(做人做事)随心所欲,也不会超越(违反)任何规矩。

参考文献:

[1] (台)傅佩荣著,《哲学与人生》,北京:东方出版社(北京),2005年1月第1版。

[2] 金冲及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3] 孔丘著,责任编辑朱明德,《论语 外二种》,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修订第3版.

[5]《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九卷本),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撰,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出版,2010年4月第1版。

[6] 方玄昌,《李振声,从野草中寻找灵感》,《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08期。

22016年3月29日5时16分。

2016年3月30日5时31分修订

2022年6月22日凌晨2时再修订,于杭州余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