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1)

一个女子无论高开低走,还是走走停停,只要一直凭本心走下去,每一步都不会白走。

——遇言姐

大家知道在豆瓣上9分以上的都是什么剧吗?《大明王朝1566》、《甄嬛传》。结果昨天刚刚上线的《梦华录》一路飙涨到8.8,大有问鼎9分之势。

不太喜欢古装剧的遇言姐,带着怀疑的态度马上就帮咱们好好看看这部剧到底讲了些啥。

要知道,前段时间不管是Y情还是家里事儿,件件烦心,忙到夜里12点,总要打开视频刷刷剧,也算没少看烂片。

不管这么样,这部有我喜欢的古典美女刘亦菲出演的古偶剧到底好不好?

(以下分享不含任何商业推广)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2)

遇言姐一追就停不下来,看了几集,觉得8.8这个分数虽说有部分原因是“天下苦内娱古偶久矣”。但它能够一骑绝尘,引爆热搜,也绝非“全靠同行衬托”。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3)

作为写(自)作(由)者,遇言姐深知道,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的缘分和时机,如今因为疫情,大家都想看些轻松的剧,就像遇言姐这样,《梦华录》这种偏生活的古装剧作正得其时。

视觉享受:

古装偶像剧在内娱是有特定的观众群的,这部分观众对内容的要求可以稍稍放松,但对审美的要求极高。如果选角不够贴合、演员扮相不够好看,甚至动作、身姿不够潇洒,都会被“看官们”拿出来一帧一帧地嘲笑。比如当年的《君九龄》,金瀚就因为飞得不够潇洒,专注耍帅而受到吐槽。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4)

可拿着放大镜挑剔的古偶粉们,在看过《梦华录》的选角、布景之后,都在心中欣慰一笑,这绝对是一部诚意之作。

首先刘亦菲饰演的赵盼儿和柳岩饰演的三娘都是粗布衣裳,简单的头巾、首饰出场,完全符合她们卖茶娘子和糕点厨子两个小生意人的身份,

小小的茶社也只是简单的竹木、青瓷布置,古朴干净。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5)

这北京大热天的,遇言姐都有想进去喝杯茶的心;晚上的戏份也基本都是烛光照明的打光,烘托的美人更美场景也真实。

有一幕是男女主顾千帆和赵盼儿在船上的戏,突破了国产剧生孩子全妆不花、打架时全身片尘不沾的“常规”操作,而是破天荒地具有了常识!!!

满脸的苍白和灰尘完全符合他们受伤、落魄的情节,赵盼儿的油头和顾千帆刚刚长出的胡茬,才是正常人在船舱过了几天的样子。

对比某国产剧,女主十几天不睡觉——先不管这个情节符不符合科学,但脸上的妆一点没花、头发一点不油,那个不真诚,起码贴近真实是不是?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6)

这部戏甚至还原了中国非遗手艺“茶百戏”。据悉,这是一种用开水注入茶碗,用泡沫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并用清水在茶汤上作画的茶道,被古人称为“水丹青”。

这门手艺本已失传,只在文献中有过记载,是2009年经过武夷山的茶学专家系统研究文学,才刚恢复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7)

来来,看一下天仙刘亦菲的身段,一看就是为这仅有的几秒钟的镜头,特意用心练过。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8)

而且每集最后,普及宋朝小知识,可谓知识付费界的良心。

要知道其它剧都是让剧中的一群男二女二,推广一些理财APP呀,买衣服上某某会。

不知道是鹅也有了情怀,还是没有招到广告位,反正这个小科普,俺们现代人喜欢。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9)

编剧功力:

当然,观众看剧不光是看美丽的PPT,不然《小时代》也成了高分剧了,一部作品是否精彩还是要看它的故事线、人物、情节以及三观。

说来也巧,遇言姐恰好看过《梦华录》的原著《救风尘》,还有很多年前根据这一故事改编的一部古早电视剧《爱情宝典》。这里卖弄一下,做个对比:

原著写的是美丽歌姬宋引章被一个花言巧语的赌徒周舍所惑,不听结义姐妹赵盼儿相劝,嫁给周舍,婚后饱受虐待,甚至被丈夫安排用仙人跳的方式敛财。

后来,宋引章想办法写信向赵盼儿求救,盼儿巧用计策,假意看上了周舍,自带钱财前去倒贴,周舍普信大发,自然应允,赵盼儿要他先休了宋引章,才肯嫁他,周舍便写了休书,赵、宋二人一同离去的故事。

这部剧在元杂剧中的立意极高,高就高在,关汉卿没有写一个陈词滥调的“英雄救美女”的故事。他在与友人的书信中流露过,就是要写“女人救女人”(这不就是我们的Girls help girls 的元朝版吗?)作为一个古代社会中的男人,能够看到女人身上的自主性和她们的悲苦,这种“看见”极其难得。要知道,享受了特权的人,通常是看不到自己的特权的。

当年那部《爱情宝典》也基本保留了《救风尘》的全部情节。说起来,范冰冰在里面真是美得摄人心魄!遇言姐一直觉得,她在这部剧的扮相是她的颜值巅峰。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10)

犹记得,最后宋引章为了保住清白,用钗把脸划破那一幕,真是让观众明白了鲁迅那句“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样美的一张脸的毁灭,足以深深让人感到悲剧性。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11)

美丽对于女性有时候真是一种诅咒,要打破这种诅咒,就必须脱离美丽的桎梏。

到了《梦华录》,编剧把宋引章改成一个年纪很小、不谙世事的年轻女孩子,大概10几岁的样子,是为了不甘心自己的社会阶级脱离乐籍,才匆匆嫁给了只认识了15天的浪荡子周舍。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12)

这样的改动倒未必是为了烘托主角赵盼儿,反而是一种思路上的拓宽。原著中的宋引章嫁与周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和爱情。

她的唱词非常实在:“一年四季,夏天我好的一觉晌睡。他替你妹子打着扇。冬天替你妹子温的铺盖儿煖了。着你妹子歇息。但你妹子那里人情去。你妹子穿那一套衣服。戴那一付头面。替你妹子提领系。整钗环。只为他这等知重你妹子。因此上我要嫁他……”这完全是一个陷入爱情生活幻想中的女子的样子。

你就说和我们现在“恋爱脑”的妹子们像不像?

而《梦华录》道出了新意——宋引章是为了脱籍,为了跨越阶级,才不小心陷入虎口。这是一个女性的野心,或者说对生活的不甘心。

又有多少为了其它原因,匆匆步入婚姻的年轻人,最后吞食了婚姻的苦果?前段时间,遇言姐唠叨的大S和汪小菲不就是这样的闪婚例子么?

大家要看老故事翻拍,是想看新角度,新思考,但过去有些剧啊,不说了看截图……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13)

最令遇言姐感动的,是编剧张巍在情节中还加入了原著中所没有的“男男相护”的角度:中间赵盼儿拿着宋引章的休书去告官,可堂上大老爷却告诉她“身为女子,应该贞和,伶牙俐齿不是好人……”这样性别蔑视,一种你必须服从的蔑视,一种不管占不占理、作为男性先抱团欺负你的蔑视,是女性才能看到的角度。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14)

即使如赵盼儿一般聪明蕙质、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也是没有腾转空间的能力。所以后面是男主顾千帆,一个权臣之子 朝廷“锦衣卫”身份的人,在上面找了人,才把案子翻了过来。

也正因如此,盼儿赢了官司从县衙出来的时候,没有俗气的艳阳高照,没有周围人的欢呼鼓掌,而是一片阴雨绵绵,正如她的心情。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15)

她明明赢了却万分失落,是这部剧的改编高于原著的地方,因为她看到了性别和阶层真正恐怖的地方。

还有后面,盼儿到东京找到了她救了一命、伺候了5年、给了上京赶考费用的未婚夫,却被渣男赶出东京的时候,渣男“好心”给了她几两金子。

我当时就心里一颤,心想千万别收,男人给你钱是为了后面说你卖!你一旦收了,他马上就可以合理化自己的一切负心,心安理得了,好在盼儿一口唾沫唾在他脸上。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16)

结果渣男手下立刻安排人,对三个女子当众“荡妇羞辱”,扒了她们的衣服。这招还真是从古至今,屡见不鲜。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17)

但就算是荡妇羞辱,就算是前面为了“勾引”周舍上钩浓妆艳抹,剧里也没有出现男性凝视或者暴露镜头,反而多是女性慈悲和平视的目光。比如宋引章和花魁张好好身为同一个男子的两个仰慕对象,本应“情敌见面、分外眼红”,可是她们却惺惺相惜。

这真是一部处处有女性视角的古偶剧。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18)

张好好甚至对宋引章说了一句“我见犹怜,何况蠢奴”,这一句就可以看出编剧深刻的文学功底, 其典故讲的是东晋时的南康公主性格刚烈,丈夫桓温纳妾,不敢让妻子知道,就把小妾李氏藏在书房后面。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儿最终还是被南康公主知道了。

南康公主对此非常生气,本来决定杀了李氏,可当她冲进屋里时,只见李氏正在梳头,秀美的样子令她不由看呆了,手里的刀也掉了,只说了一句:“我见犹怜,何况蠢奴。”

这样的典故用在故事里,比起那些穿越剧里后人直接背诵前人的诗句,不知道高明了多少。所谓化用,是要让文学典故在故事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梦华录》的导演是杨阳女士,编剧是张巍女士。两位一个是70后(杨阳导演),一个是80后(张巍)。

杨导手握飞天、金鹰等各种重量级奖项,而遇言姐的好友张巍老师,更是创作过《女医·明妃传》、《杜拉拉升职记》、《陆贞传奇》等叫好又叫座的女性题材剧。所以,这部古装偶像剧里处处的女性视角也是一大亮点。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19)

▲两位女性影人,花开两枝,各美其美

选角贴合:

遇言姐心中最喜欢的,还是这部剧的三位女主和几位男主,没有一个是经常跑综艺的熟脸。而且,人物也都选得很有心思。

比如柳岩饰演的孙三娘这个人物,其人设是个曾经杀过猪的“泼妇”,是三姐妹中的武力担当。但是“泼妇”这个角色不是靠她五官乱飞、叽叽喳喳,表现出来的。

她一出场,先是和盼儿来了一场打斗戏,然后当好姐妹盼儿和顾千帆在楼下聊天,受到顾千帆“胁迫”时,她偷偷身后藏刀,走下楼去,这个人物一下子就立起来了!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20)

上次我看到这样一幕还是在《飘》里,当斯嘉丽在楼下和北佬士兵纠缠的时候,好姐妹梅兰妮偷偷拿了宝剑下楼。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国产剧终于也有这样的姐妹相互了,看了令人过瘾。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21)

还有是神仙姐姐刘亦菲了。说来,《梦华录》还是刘亦菲成年后的第一部电视剧。让人忍不住问:时间都哪里去了。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22)

还记得当年年纪小,她14岁就出道扮演了《金粉世家》里面的白秀珠一角,紧接着又扮演了《神雕侠侣》里的小龙女和《仙剑奇侠传》中的赵灵儿,火遍大江南北。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23)

然而对于所有年少成名的人来说,“高开低走”似乎是命中注定的轨迹。一个人无法一直保持上升的势头,即便是神仙颜值的刘亦菲也不例外。

她后面出演的角色都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甚至还被人诟病是面瘫演技,只能演花瓶。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24)

尤其是前几年,在好莱坞的《花木兰》一角失败之后(遇言姐以为,这部剧倒不是演员和演技的失败,而是整个剧都是问题),更是陷入众人嘲笑的境地。这几年,她可真算得上是走走停停。

可是在《梦华录》里,遇言姐反而发现了她年少时所不具备的神韵,一种从女孩蜕变成女人,耐看的美丽。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25)

美从来都是中性的,如果说男演员身上难得的是“破碎感”,那么女演员身上难得的就是“叛逆感”,而我喜欢的,就是刘亦菲身上就有这种叛逆感。

记得以前她和邓超在演《四大名捕》的时候,参加访谈,邓超说她是乖宝宝,好奇她的叛逆期什么时候到来。

其实他不懂刘亦菲,没有看到她的叛逆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叛逆。

记者问她:“四个男角色改成一个女的,是为你专门改的么?”她直接回答:“不然四个男的怎么谈恋爱?”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26)

还有她那句江湖上流传已久的:“我管他们喜欢什么?”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27)

更绝的是当年闹她和郎朗的绯闻,疯传她倒追郎朗的时候,有传犀利回答:“弹棉花和弹钢琴的对我没有区别。”这是我最喜欢她的时候。

看完一部剧后的失落感怎么治愈(女导演女编剧解救风尘)(28)

这些都不是没有“叛逆感”的乖宝宝能说出来的。而叛逆不是体现在是不是抽烟、喝酒、纹身上,也不是犀利地撂狠话,而是能够坚守自己的判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些年,刘亦菲没有参加综艺赚快钱,消耗自己的路人缘;

也没有进入雌竞圈,去卷A4腰、卷红毯造型、卷直角肩、卷精灵耳……而是安安静静地过自己的生活。

她今年已经35岁了,却依旧有不输当年的美丽。

因为当你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时,时间都会为你停止。

尝试了电影角色,尝试了好莱坞失败又如何?最近刚得了戛纳奖的导演朴赞郁说过:“人要有闯劲儿,不管啥事,先做了再说,如果结果不尽如人意,就酷酷地来一句,不行就算了。”最大的失败是不敢去尝试。

赵盼儿被赶出京城,男主顾千帆问她:“甘心不甘心?”赵盼儿说“不甘心”,回去京都,折腾了一番,最终安心地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遇言姐觉得,这句话未尝不是问刘亦菲的。

不试过就不会甘心,而试过之后,无论成功与否,都会有积累和收获。

一个女子无论高开低走,还是走走停停,只要一直凭本心走下去,每一步都不会白走。它们会在你后面的人生角色里,全都绽放成美丽的花朵。

而女人活就活在一句“不甘心”。

遇言姐曾经不甘心仅仅做一个大公司里的会计师;自己打拼一片天地的郝思嘉,不甘心日子就这样沉沦,想着明天可以更好。

只有不甘,才会一次一次坚持,以及改变。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