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则简单的观后感

作者:丸子

作为一个现退役半文化工作者,来说说新雷雨吧。

我觉得能重排是绝对的好事,我们需要一部属于现时代的老作品新编来震动固有印象,经典版有其存在的理由但这个理由难以支撑其满足各时代的观众口味,一代编排毕竟只属于一代人。

这版雷雨首先从剧情上是更靠近曹禺原本的。序幕从周朴园、繁漪和侍萍开始是很有纠缠感的处理,这一点按着曹禺的安排走没问题。

北京人艺《雷雨》首版(人艺新版雷雨节奏加快符合现代审美)(1)

同样的结尾用萍、冲和四凤与上一代一一对应,呼应纠缠,营造出一个命运的闭环,不能说不精妙。另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相比经典版,新版加快了演绎节奏,快台词和更符合人类言语节奏的说话方式,观众更容易接受,这种节奏的改变我认为是摆脱了人艺以往酷爱的程式化演绎,是很好的(但台词速度过快又是另一问题,我后面再说。)。

我个人更喜欢的是这版把很多原本的台词补充了进来,让人物行为更合理。读过曹禺的原本就会知道他的很多台词可以带出海量的细节,并把人物变化交代清楚。

而且新版把周朴园“人”化,不同于旧版一味刻画成虚伪、阴险、无爱的资本家(我一直认为是那个年代需要这样的资本家反派才会对周朴园这么片面塑造),举个例子,我一直认为,如果周朴园真的对侍萍无情,大可不必保留室内装潢、保持不开窗习惯这么多年,因为人“假装惦记”是很容易累的,而且也无处宣扬这种消耗成本极大的行为,如果不是心里尚有一丝挂念,绝没必要做这种事,所以周朴园多少还是惦念着侍萍,而这种惦念和封建家庭形象管理的冲突才是周朴园身上最好看的地方(这话我似乎多年前跟杨老师说过但我不记得他同意不同意了)。

北京人艺《雷雨》首版(人艺新版雷雨节奏加快符合现代审美)(2)

散戏后听秋老师解读鲁贵更像“人”了,我觉得秋老师说的这部分也很对。人是复杂的,很少有人是纯粹的善或恶,比如像秋老师所说鲁贵也是爱自己女儿的,他的很多行为是为了钱为了活,他不是一个精致的反派。又比如这版的周朴园确实也表现得更爱冲儿,或者说更希望去爱冲儿。

再比如说,这版周朴园的脆弱被强化了,经典版过于强调其封建家长的角色,反而忽略了他也是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在多重打击下会疲惫害怕的老年人。把人物演得复杂而多面,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部分演员的表演反而弱化了这种复杂,这个问题我后面再说)。

北京人艺《雷雨》首版(人艺新版雷雨节奏加快符合现代审美)(3)

布景较经典版更贵气,但更主要的是跟这版的一些变动吻合,发挥了该有的作用。添加了很多配乐,虽然不能说所有配乐都有其作用吧,但我在想是不是维瓦尔第的《四季》更贴一点?一点遐想。(终于看见二十来岁的冲儿了,我特别开心,这个点很奇怪但我真得特别开心,我很喜爱这个冲儿。)

我觉得雷雨里最好看的就是繁漪与萍单独冲突的片段,和周朴园与侍萍单独冲突的片段。前者很能体现繁漪在不同话语环境下的情绪变化,因为她的变化是敏感又细腻的,每一句台词的信息都影响她下一个心理状态,是一种失望、争取、失望再争取的动态过程,这种反复变动的情感状态折射出繁漪如何被“体面家庭”禁锢最后发疯,这就是最好看的地方。

再说些零碎的、建议删除的细碎安排。首先,闪回侍萍和闪回朴园可以不用出现了,确确实实没有任何作用。很多东西全放台上反而失去了趣味,你不说周朴园在想着年轻的侍萍观众也会脑补出来,留白的快乐是多么重要啊!其次,闪回侍萍一起出现的那批纸人,第一没什么太多作用,第二绝对有更好的替代方式,哪怕用活人呢?

但很可惜,在繁漪和萍的冲突中,繁漪的演员明显没能吃透自己的角色,对于我说的细腻不知是理解不到还是表现不出来还是导演吩咐就得这么演,从观众角度来看,白繁漪过于用力,一直在向上顶着进行单纯的嘶吼发疯,无论是哀求、卑微、愤怒、疯狂、阴暗、执拗、反叛、坚定,这些关键词触发的都是过于用力的台词和表演,单一片面。

北京人艺《雷雨》首版(人艺新版雷雨节奏加快符合现代审美)(4)

繁漪是一定不能单一片面的,不然这戏就真的没灵魂了。反观龚丽君老师年轻时的繁漪,这种变化之复杂之丰富可以体现在每一个眼神、回头、突然停顿又突然加快中,神真的不是白封的。而平的演员过于没有自己的节奏,几乎是每场戏都被对手带着节奏走,于是繁漪顶他也顶,繁漪弱他也弱。萍被表现得过于幼齿,虽然我觉得萍这个角色就是本质内心幼稚无法完成成长,但至少他外表还是端着大少爷架子的。

北京人艺《雷雨》首版(人艺新版雷雨节奏加快符合现代审美)(5)

这版萍反而内外都很幼稚,跟演员关系真的太大了(插一句,我觉得这版萍看着一点都不爱四凤)。表演上很明显有模仿濮存昕老师和王斑老师的痕迹,节奏上又时常被带着走,整体看着就很凌乱,失去了大半趣味。我不确定这是不是反映出剧院后备力量不足,青年演员青黄不接,但青年演员的能力有待提高是真真的。而周朴园和侍萍的冲突片段,观众大体能够感受到什么叫节奏了吧?场上唯二有节奏的两位演员上台来说了很多人类的话了(其他演员很多时候后都在赶台词,我不喜爱经典版捧着慢说词是真,但这版台词过于快且快的速度极为均衡,很像棒读)。

北京人艺《雷雨》首版(人艺新版雷雨节奏加快符合现代审美)(6)

侍萍这个角色没太多出彩的地方,跟周朴园重逢是为数不多情绪极速转变的部分了,龚老师几乎是不怎么费力就完成了表演的,但反而濮老师跟龚老师对戏就显得很笨拙,细节处理略生硬,他演戏不灵活的缺点就被衬出来了(除了这段对手戏,跟其他人对戏还是很有压迫感,比如开场时周朴园客厅训子,就完全是濮老师自己的节奏,吃得死死的,连垫的语气词都是他的特有方式。有时候尾音拖太多次让我略有不适)。

北京人艺《雷雨》首版(人艺新版雷雨节奏加快符合现代审美)(7)

这戏确实不需要龚老师努太多的力,就没给鲁妈留太多发挥余地,看个“龚濮”cp过过瘾就够了(或许我觉得濮老师对阵周萍、龚老师对阵繁漪这两段他俩自己就能全演完,反正这俩角色都演过)。补充说一些“龚濮”的细节,前面说过了补充的台词让周朴园的很多行为更合理了,补充的一些细节也挺好,周朴园初登场的喜怒瞬变,周朴园特意开门说“我的家庭是最体面的家庭”,侍萍被示意坐沙发后犹豫一会儿去拿了硬凳子在离繁漪很远的地方坐下,都很好,我甚喜爱。

另外说一点,我认为让三个孩子死在台前很好,很棒。就是要把死亡放在最台前的聚光灯下演,让剧里的人和台下观众都看着他们死。惨吗?惨就对了!这很曹禺。

再说些零碎的、建议删除的细碎安排。首先,闪回侍萍和闪回朴园可以不用出现了,确确实实没有任何作用。很多东西全放台上反而失去了趣味,你不说周朴园在想着年轻的侍萍观众也会脑补出来,留白的快乐是多么重要啊!其次,闪回侍萍一起出现的那批纸人,第一没什么太多作用,第二绝对有更好的替代方式,哪怕用活人呢?

最后这批纸人不仅静态吓人,他们竟然还会动,诡异到喧宾夺主。再次,能一次把周充电死的电,不会一次只把四凤电晕,所以冲儿死后四凤突然醒过来叫二少爷那个脱离现实了。再次,大家千万别赶着、飞着说台词,甚至到没有任何节奏变化的地步。很明显的一个人就是鲁贵,李老师这个台词啊,平稳得像复读机。

北京人艺《雷雨》首版(人艺新版雷雨节奏加快符合现代审美)(8)

最后,千差万别除了周朴园和侍萍,其余演员都在吼着演戏,千万别“年轻演员人均鲁大海,鲁大海演员四倍鲁大海,鲁贵演员两倍葛尔丹”,过于正直和狂躁太像角色们都吃了药似的……真把雷雨演成榆树下的欲望了,可千万别啊!这俩戏绝对不一样,不要比较着来演!

总之,再磨几轮吧,优点很多,问题也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