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日报

7月26日,500千伏天星输变电工程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建成投产,作为滇南与滇中主网电力交换的重要枢纽变电站,在推进世界一流“中国铝谷”核心区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有着高等级难度系数的工程,能做到9个月完工、工期仅为同类项目二分之一,且工程质量零缺陷,“天星速度”一时间成为我省电力建设项目的典型范例。

云南电网年供电量(攻坚克难跑出电力建设)(1)

为打好这场能源电力建设的“攻坚战”,跑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电力“加速度”,南方电网云南电网物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网物资公司)作为项目三个主体单位之一,科学谋划、通力协作、精准实施,实现电力物资供应与项目建设各个环节“无缝对接”,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物资保障,折射出中国南方电网“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

多方通力合作 破解工程难点

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是云南省2020年“四个一百”重点项目,项目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1000亿元,可提供1.2万多个就业岗位。这样庞大的绿色铝产业,需要强大的电力供应能力保驾护航。为了保证产业园区的用电需求,同时扩容整个文山州的电力负荷容量,500千伏天星输变电工程应运而生。

然而,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受疫情的影响,为500千伏天星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推进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271.54公里长的输电线,穿越菌子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跨越南丹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南盘江一线景区;同时,线路交叉跨越铁路2次,高速公路3次。整个工程线路需要打下桩基1800根、架设和改建铁塔559个。

时间紧、工程量大、地域跨度长、不可预测的突发情况多,怎么解决?

“靠各个主体之间的通力配合,靠对人员和物资的高效协同,也需要每个工作人员的高度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参建单位云南电网建设分公司项目经理朱磊说,“比如横跨高速公路的线路,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正是我们打桩架线最热火朝天的时候,为了配合进度,兄弟公司的物资供应也跟着上起了夜班。”为了工程顺利推进,工地施工人员、物资公司员工24小时值守,多方同步,无缝衔接,确保任何意外都能得到及时解决。

自2020年10月开工以来,云网物资公司作为整个工程“战役”的装备部,积极做好保障和服务工作,与各参建公司通力合作、攻坚克难,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优的质量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通过他们不舍昼夜的奉献和付出,将工期大大缩短,仅用9个月就实现了项目顺利投产,创造了能源行业的“加速度”。

发挥专业优势 保障物资供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云网物资公司工程物资供应涉及132个物资类别、106个供应商,各类设备260余台套,各类电缆250余公里,线材类物资(导地线、铁塔、钢结构等)6.9万余吨、金具16万余件套、绝缘子34万余片,物资供应速度决定着工程建设速度。

“在天星站,时间是按秒计算的。如果物资不到位,所有相关部门被耽误的时间都会无限延长。”云网物资公司电网建设服务部项目经理石卓义说,作为云南省第二个智能变电站,供货难度比普通输变电工程要大得多。公司采取分多个标段由不同厂家供货的方式,5家中标公司,两家在青岛,3家分布在安徽、浙江、江苏,为求准时供货,公司将整个工程可能出现的风险点进行了反复论证,并对物资供应端生产厂家做了科学的产能研判,提前准确预判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并制定预案。

供货商、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在工地上出现的所有问题,及时处理是第一要务。7月23日,在施工中发现输变电站电器间隙不够,需要一个特殊规格的金具。公司在第一时间联系厂家生产的同时,为了避免因跨省货运对金具可能造成的损坏,专门请厂家派出一名技术员带着200公斤重的金具从江苏南通赶到文山,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该金具的安装工作。“在工期连秒都要计算的情况下,通过和厂家的密切配合协作,我们节约了4天时间。”石卓义说,“结束一天满负荷工作,我在天星站看到满天星星像万家灯火一样,想到工程马上就能投产,突然觉得很有成就感,那一刻真是觉得特别开心。”

链接:

项目建设者梁朝阳的一个下午

“昨天就说要派人来了,怎么今天还联系不上?”7月24日下午两点,一进入500千伏天星输变电工程保护室,就听见梁朝阳着急催促的声音,听着还有点“上火”。

不大的保护室里,10多名工作人员等着梁朝阳,有来找他签字的、汇报进度的、反映困难的……保护室内座位有限,有人坐在箱子上、有人坐地上,梁朝阳全程站着,屋子里争吵的声音时不时盖过室外机器的轰鸣声。

梁朝阳是云网物资公司履约品控主办,负责过很多大型项目的物资管理保障工作。

“他最近都在忙着‘消缺’,很忙,不一定有空。他是踏踏实实干活的人,就知道埋头认真干。”部门领导这样评价梁朝阳。

果不其然,梁朝阳像个参加车轮战的棋手,一个人要解决10多人提出的问题。他一边打电话,一边翻阅着厚厚的变电站缺陷记录表,同时还需要协调物资调配、补货、换货等情况。运行单位负责人对设备提出的所有不确定和隐患,梁朝阳也要跟着逐一排查,确保工程“零缺陷”投产。

像这样的缺陷记录表共有3大本,从5月至7月23日,每一条都要在投产前清查消除。不管是供应商还未到现场的、还是全部断电才可以检查处理的,他都逐条认真核对,确保消缺,完成闭环。

“不好意思,我可能只能抽出10分钟。”梁朝阳对笔者拱了拱手。他语速很快地说,“项目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掉以轻心。“前期主要工作是追踪供应商生产进度,如果存在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生产任务物资及时供应。“比如主变压器、HGS、控制电缆等主要设备厂家供应出现难度时,要马上去到当地进行协调处理,还好整个工程期间没有出现过任何因物资供应跟不上而影响工期进度的情况。”

在这短短的10分钟里,他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么忙,我们电力人被称为“铁军”,这就是我们的工作风格。”

说话间,他抱歉地离开。下午5时,是各个部门开会汇报进度、总结问题的会议,他不能缺席。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