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张译个人简历(路人张译从背景到主角)(1)

随着康导一声集结号,突击的士兵纷纷归队,许三多、班长、连长、成才、吴哲、袁朗,13年过去,突击变成突围,士兵变成将军,战火在荧屏上纷飞,烟火在人生中绽放,张译、陈思诚、李晨同框,再次掀起回忆杀,时光不老,岁月无情,倏忽而过的日月,让美好的回忆更加隽永,让努力奋斗收获果实,岁末年初收一叠考卷,士兵们各有斩获,张译终于突出重围,靠顽强的毅力、不俗的实力,斩获影帝。陈思诚、王宝强、张国强、李晨、段奕宏都与13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这回不说钢七连,只说张译。这个长得不好看还选择演戏的人,既没有老天爷赏饭吃的天分也没有祖师爷赏饭吃的加持,在28岁之前都在跑龙套,他是怎么不被红尘淹没,从模糊的背景突围而成男主的?一切还要从头说起——

单位不让我上台,说我演戏就等于找死

张译考了两次表演,都因为阴差阳错没有被录取,后来哈尔滨话剧学院招表演学习班,待业青年张译在家人的劝说下,去学了半年的表演,从此爱上了话剧。恰逢北京战友话剧团学员班招生,20岁的张译,穿上了军装,如愿成为了“北京话剧界”的一员。

第一次正式登台表演的是双簧《说三国》,1500 人的剧场,演出前张译和搭档练了又练,看过的人都笑得合不拢嘴。正式登台了,观众嗑瓜子、聊天、打闹,就是不接包袱。下台后张译说:

“那种感觉就像两根针扔进了大海,怎么都扑腾不起水花。”

演员张译个人简历(路人张译从背景到主角)(2)

这就是难忘而失败的处女秀,从北京战友话剧团学员班毕业之后,张译一直没戏可演:

“单位不让我上台,说我演戏就等于找死。”

被判了“死”刑的张译只好做一些不上台的工作:兼职主持人、写晚会串场词、会议纪要和报告,并且负责装台、卸台等一系列工作。他曾经试着给自己找后路,尝试做编剧,接活做枪手。剧本写出来了,对方不签合同,原因只有三个字:不喜欢。当时他想骂人:“混口饭吃,怎么就那么难?” 无奈,他只好继续做些幕后工作,继续蛰伏,等待自己也不确定会不会来的春天。

演员张译个人简历(路人张译从背景到主角)(3)

一封自荐信,开启了演员之路

28岁这年,电视剧《士兵突击》招募演员,张译知道后鼓足勇气给导演康洪雷写了一封3000字的自荐信,他的春天终于来来,他获得了班长史今的角色,从这个角色开始,张译才真正意义上开始了作为演员的工作。

演员张译个人简历(路人张译从背景到主角)(4)

《士兵突击》张译演的史今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即将退伍的班长经过天安门广场的场景,张译泪流满面的样子深深打动了观众。

演员张译个人简历(路人张译从背景到主角)(5)

这一发便不可收,《我的团长我的团》、《鸡毛飞上天》、《亲爱的》、《山河故人》、《我和我的祖国》,张译的作品在大银幕小荧屏次第花开,每个角色都如史今一样砸得准、立得住。张译的成绩单上开始有了各种奖项:

2014年,张译和赵薇、黄渤等一起主演了电影《亲爱的》,凭借韩德忠一角获得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演员张译个人简历(路人张译从背景到主角)(6)


2016年凭借电影《追凶者也》获得第八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男演员”奖。


演员张译个人简历(路人张译从背景到主角)(7)


2017年,凭借《鸡毛飞上天》获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

演员张译个人简历(路人张译从背景到主角)(8)

这些奖项的背后是刻苦钻研,认真揣摩,每次拿到剧本,张译都会列出故事梗概、人物命运线、关系线、道具线以及人物心情状态线等等,有时候还会分析文本来画坐标系,标识出演员在每个时间点的情绪值。比如人物刚出场时,年轻气盛,是10点的情绪,那么闯祸后,情绪值掉到坐标系的负20,再到中年人生最低谷,可能就是负50。正是没戏演那些年成就了如今会演戏的张译,那时他每天去话剧院图书馆疯狂看书,一口气看了2000 多个苏联的剧本。厚积薄发,有基础才能有爆发,蛰伏蓄积的能量不可思议。

演员张译个人简历(路人张译从背景到主角)(9)

磨戏磨戏,经得起琢磨才是好戏

黄渤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评价张译:

“他就像是陈年老普洱,虽然年纪没那么老,但是底蕴味道很深。”

演员张译个人简历(路人张译从背景到主角)(10)

张译所饰演的每个角色,他都会赋予角色以专有的神韵,让他的角色像陈年普洱一样,耐品耐看,经得起琢磨。

电影《山河故人》中有个片段,张晋生在黄河岸边教沈涛学开车,车子“咣”的一声撞在了“黄河九道弯”的石碑上,沈涛心怀愧疚地说:“没事吧?真对不起。”张晋生一脸心疼却故作无所谓地回答道:“么事,德国技术,可结实了。”然后抬脚踹了一下车的保险杠,结果保险杠“咣当”一声掉了下来。


演员张译个人简历(路人张译从背景到主角)(11)


踢保险杠那一脚剧本里没有,是张译即兴加上去的:“角色有没有可能往无辜上走,无辜的时候,有没有可能再狠一点、坏一点。狠的时候有没有可能突然露了一个破绽,让人觉得有点可笑。”正是这一点琢磨,让戏有了韵味,让角色更加丰满。


演员张译个人简历(路人张译从背景到主角)(12)

在拍摄电影《红海行动》时,张译意外摔伤导致整个脚踝完全断裂,为了不影响拍戏,张译直接拒绝了医生手术的建议,因为影响穿战靴,他甚至都没有打石膏,宁可坐轮椅拄拐杖也坚持不用替身。敬业精神在演员这个行业尤其可贵,虽然陈道明说这只是演员的基本修养,但这基本修养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演员张译个人简历(路人张译从背景到主角)(13)

张译接到《我和我的祖国》时,觉得作为特殊年代的原子弹研发的工作者,这个角色应该是瘦的,于是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半个月,瘦了15斤,这就有了公交车上一张口罩遮住的表演,但是一张口罩完全遮不住一双会演戏的眼睛,虽然没有台词,但富有层次又克制的表演,让影院里一片哽咽。

演员张译个人简历(路人张译从背景到主角)(14)

一个演戏等于找死的人终于在属于他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这其中有着艰辛的蛰伏、大量的积累,也包括无望的等待,但是成功总是会偏爱那些持续努力的人,不抛弃、不放弃,没戏演反而成就了一个好演员。张译在自己的书里这样写道:

“演员是游牧部落的食草动物,哪里有草,就牵着自己去哪里喂养,吃完了,再去下一片草场。我也急切地期盼着下一个惊喜的到来。”

我们同样期盼属于张译的下一个惊喜,早日到来。


演员张译个人简历(路人张译从背景到主角)(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