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典型题汇总

一、质量的估测

1.下列对质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B. 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

C. 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g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

【解析】【解答】解、A、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接近实际,A符合题意;

B、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100g,与0.5g差距过大,B不符合题意;

C、一个篮球的质量约200g,与5g的差距过大,C不符合题意;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0.05kg,与0.5kg的差距过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的了解,判断物体质量.

2.下列有关质量的估测,正确的是( )

A.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500g

B. 一包方便面的质量大约100g

C.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600kg D. 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大约50g

A. a物质的密度最小

B. 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

C. 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D.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解析】【解答】解:

由上图可以看出,当体积为2cm3时,a的质量为3.5g,b的质量为2g,c的质量是1g,由ρ=m/v

ρa=3.5g/2cm3=1.75g/cm3

ρb=2g/2cm3=1g/cm3

ρc=1g/2cm3=0.5g/cm3 , 可见:

A、a的密度最大,故A错;

B、a的密度是c的密度的3.5倍,故B错;

C、ρb=1g/cm3=1.0×103kg/m3 , 故C正确;

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与质量无关,故D错.

故选C.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仅与物质的种类和存在的状态有关,而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由图得出,当体积为2cm3时,a、b、c的质量利用ρ=

求出各自的密度,进行判断.

5.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关于图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中考物理-密度的重点题型都在这里)(1)

A.ρ甲>ρ乙

B.

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中考物理-密度的重点题型都在这里)(2)

C. 若m甲=m乙,则v甲<v乙

D. 若v甲=v乙,则m甲<m乙

【解析】【解答】根据密度的定义式ρ=m/v

从图可知,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的斜率即表示物质的密度,斜率大的密度也大.所以可判断ρ

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中考物理-密度的重点题型都在这里)(3)

沿图象中纵轴上4cm3处做一条垂线,交甲图象于A点,然后沿A点做横轴的垂线,即可得出质量为2g的甲物质体积为4cm3

同理可求出乙的密度ρ=4g/2cm3=2g/cm3=2×103kg/m3

由ρ=m/v可得,m=ρV,所以可得若m=m , 则V>V;同理可得,若V=V , 则m甲<m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m-V的图象中,图线斜率越大的物质密度越大;

(2)由图中甲的图线读出一组质量和对应的体积值,由密度公式计算可计算物质的密度大小;

(3)由图取质量或体积相等时或直接比较其体积和质量的大小关系.

四、密度的测量,实验探究题。

6.酱油是咸的,小宇同学认为酱油里有盐,猜想酱油密度可能比水的密度大,小宇同学想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明同学用天平和量筒做了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

(1)小宇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

(2)小宇同学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 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3)小明同学认为:小宇用这种方法测量酱油的密度误差较大,测得酱油的密度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

(4)小宇同学上网查酱油的成分:主要是由豆油和食盐经过炼制而成(ρ豆油=0.925g/cm3 , ρ=2.165g/cm3),据此,小宇同学认为酱油里的盐越多,酱油的密度就会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

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中考物理-密度的重点题型都在这里)(4)

【解析】【解答】解:(1)天平使用前要先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到零位.然后调平,调平时指针偏左需要把橫梁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2)量筒的分度值为2cm3 , 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V=40cm3

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

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m1=50g 10g 2g=62g;

空烧杯的质量为m2=18g,

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m=m1﹣m2=62g﹣18g=44g,

酱油的密度为ρ=m/v=44g/40cm3=1.1g/cm3=1.1×103kg/m3

(3)小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酱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ρ=m/v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

(4)因为盐的密度较大,酱油中盐越多,酱油密度越大.

故答案为:(1)右;(2)44;1.1×103;(3)偏大;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酱油的体积偏小;(4)大.

【分析】(1)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若指针偏左需将平衡螺母往右调.(2)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质量;

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相平;

已知烧杯和酱油的质量,烧杯的质量,可以得到烧杯中酱油的质量;已知酱油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ρ=

得到酱油的密度.

(3)小明的方案中“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会使得酱油不能全部倒入量筒内,从而使密度出现很大的误差.

(4)因为盐的密度较大,酱油中盐越多,酱油密度越大.

7.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

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中考物理-密度的重点题型都在这里)(5)

(1)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

④将矿石浸没在置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③①④

D. ②③④①

(2)由图可知,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g,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cm3 , 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解析】【解答】解:(1)测物体密度的顺序是:先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再用排水法测矿石体积,利用ρ=

得矿石密度.

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①②④③.(2)矿石质量m=20g 5g 2.2g=27.2g,体积V=40mL-30mL=10mL=10cm3 , 密度ρ=m/v=27.2g/10cm3=2.72g/cm3=2.72×103kg/m3

故答案为:(1)B;(2)27.2;10;2.72×103

【分析】测量物体的密度时,要先测量质量,再测量体积,并用所测数据结合密度公式求物体的密度.

五、计算题,密度的计算。

8.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利用水的密度作为已知条件来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现有一空瓶质量为3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若用该空瓶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为850g(ρ=1g/cm3),求:

(1)该瓶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2)该瓶装满水后水的体积;

(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

【解析】【分析】(1)利用瓶和水的总质量和瓶的质量差计算水的质量;

(2)利用水的质量和水的密度的比值计算水的体积,也是瓶的容积;

(3)利用瓶和液体的总质量和瓶的质量差计算液体的质量,利用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液体的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