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两句关于以小见大的名句:一句是“见微而知清浊”,而另外一句是“见微知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有人说你小你怎么反驳?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人说你小你怎么反驳(以小见大你能做到吗)

有人说你小你怎么反驳

古代有两句关于以小见大的名句:一句是“见微而知清浊”,而另外一句是“见微知著”。

“见微而知清浊”来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吴太伯世家》,意思是见到一些微小的迹象,就能明白事情的清白与污浊。这个实际是司马迁对春秋时吴王四儿子——季札的一个评价。因为其三让皇位,挂剑赠友,简单朴素办理儿子的丧事,而被人们认为是高风亮节,道德楷模。

而“见微知著”则是来自于宋代苏轼的一篇文章《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见微知著的意思是以小见大,一叶知秋,从一个很细小的方面就可以了解事物的全貌。还可以引申为“见到事情的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不过,现实生活中,不管是“见微而知清浊”还是“见微知著”其实都是有门槛的,至少有三个关口需要跨越:

第一是“见微”的能力。所谓的“微”就是细、小,或者琐碎。一般人往往并不重视也不关心。看《福尔摩斯探案集》,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福尔摩斯这么厉害?往往伦敦的警察勘查完了现场,一无所获或者一头雾水,但是福尔摩斯却能从一些其他人或警察都忽略的细小的地方,找到了新线索或者有力的证据。而这种“见微”的能力,需要的不仅是意识,还包括人生经验,甚至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抓住有意义的“微”。

第二是如何避免过于主观的自控力。“见微知著”、“见微而知清浊”,是有难度的,但是奇怪的是,在日常生活总,尤其是家庭和职场中,人们又经常使用它,而且是下意识的,就能对某个人下“见微知著”的定论。比如,哪天小孩子起床晚了,父母可能会说,你就是太懒了;又比如,丈夫忘了今天是妻子的生日,妻子会说,你不爱我了。这些“见微知著“或者“见微而知清浊”可能是事实,但也可能只是观察者的主观判断或情绪。那如何避免,我们的见微知著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或者主观判断呢?我觉得应该从某个行为或动作的重复度来判定——至少要重复3次以上发生,我们才能根据这个行为或动作来做出一些判断。比如丈夫总是忘记妻子的生日,而不是偶尔一次。比如某某员工一个星期就迟到了三次,而不是偶然出现一次,就说这个员工组织纪律有问题,或者对工作不上心。要想真正做到相对准确的“见微知著”或“见微知清浊”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控力和耐心,避免过于草率的下结论。

第三,是“微”与“著”之间或者说“微”与“清浊”之间的关联度,这个考验的是观察者的见识和阅历。有时候我们也“见微知著”了,但是这个“著”与这个“微”的并没有任何关系,或者关联度不高,很牵强,甚至可能是正好相反的意思。造成这种错误关联的原因,主要在于观察者认知的局限。这样的例子,在医学或心理学上,反映的最为普遍,比如某天早上你醒来,发现视力模糊,你觉得可能是眼睛坏了,但实际可能是大脑里长了东西了。在企业经营中也不少见,比如,公司产品上个月销量下降了,你发现竞争对手上个月广告投放比我们大,因此觉得是竞争对手抢占了一些市场份额,但实际可能是一个你不知道的替代品出现了,上个月其实你和竞争对手的销量都下降了。再比如,某个官员,一向生活简朴,粗衣淡饭,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干部,谁知道后来东窗事发,藏在家里墙壁里的钱都发霉了。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我知道了很多人生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真理都没有绝对的,那道理就更没有。所有的知识都是局部的、片面的,而所谓的人生道理,全都是在某个特定场景之下,某个特定的人说出来的,或感受到的。你所知道的那些人生道理,不是你自己的人生道理,因为你不在那个现实场景,不是那个特定人,没有那些切身的经验和经历。就如王阳明所说:知行合一,没有独立于“知”的“行”,也没有独立于“行”的“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