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约1525~1569年)被誉为16世纪最伟大的尼德兰艺术家。他的艺术风格深受上一代尼德兰艺术大师耶罗尼米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1450~1516年)的影响,画风古朴自然,贴近生活,主题涉及宗教、寓言讽刺、农民、谚语、风景等多方面,尤以反映农民劳作、生活的绘画闻名于世,并由此得名“农民勃鲁盖尔”。

前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康柏堂曾说,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了数万件代表5000年来人类创造力的艺术作品,其中有些杰作是与众不同的,老勃鲁盖尔的《收割者》就是能打动所有人的一幅绘画。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1)

《收割者》 1565年 木板油画 119X162厘米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收割者》表现的是七八月份农忙时的场景。金灿灿的田地里,农民们有的在树下小憩,有的在吃午餐,有的拖着疲惫的身躯向大树走来,有的仍在地里工作——或用镰刀割麦子,或在分堆打捆,或扛着麦子走在田间小路上……远处的山谷中有个小池塘,修士们脱了衣服准备洗澡。池塘不远处,一群孩子在游戏。远眺还能看到海上行驶的船只,海面一直延伸至朦胧的天际线……整幅画作就像一部长篇小说,让观者看到了生活的不同方面。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2)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3)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4)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5)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6)

《收割者》局部

《收割者》是老勃鲁盖尔季节系列组画中的一幅,但已知存世的只有5幅,《雪中猎人》《牧归》《阴沉天》收藏于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翻晒干草堆》收藏于布拉格的洛克维兹宫国家博物馆。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7)

《雪中猎人》 1565年 117×162厘米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8)

《阴沉天》 1565年 118×163厘米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9)

《牧归》 1565年 117 × 159厘米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10)

《翻晒干草堆》 1565年 114×158厘米

它们都是由安特卫普的富商Niclaes Jongelinck委托创作的,用于装饰家中的餐厅。老勃鲁盖尔运用色彩的变化,并捕捉特定的瞬间,将不同时节的典型样貌呈现出来。这些绘画有两个显著特点,即俯瞰的视角和细节描绘,这也是尼德兰绘画的重要特点,与其历史和宗教背景息息相关,他们认为,对细节的描绘是对上帝所创造世界的赞美和崇敬。

对于这一系列风俗画的理解,其实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欧洲绘画部的艺术史家玛丽·斯普林森认为,这一系列的绘画是西方艺术史上的分水岭,因为以往的风景画只是作为宗教艺术的陪衬,而自此,艺术家脱离了这个束缚,代之以新的人文思想——以真实、不理想化的风景,如农民耕地、收割庄稼、打猎等表现田园的乡土气息。但也有专家认为,老勃鲁盖尔的绘画表现出的意义比我们看到的更复杂,作为文艺复兴中期的画家,他描绘当时的日常场景或事件不可能摆脱灵魂救赎的意图,而这种意图在当时是非常合理的。《收割者》是描绘四季系列作品中的一个,而这种类型的题材或主题又是直接延续自中世纪的时祷书——世俗社会的人们每天依照时辰祈祷并赞美上帝的经书,上面常装饰着月令图或标示每个月活动的插图。

《婚礼舞蹈》被认为是老勃鲁盖尔最好的作品之一,曾被估价1亿至2亿美元。据称,在2013年底特律申请破产时,有人曾提议将底特律艺术学院收藏的这幅画卖掉,但相当多的人力保此画,认为它是底特律人的自豪。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11)

《婚礼舞蹈》 1566年 布面油画 美国底特律艺术学院

画中100多位参加婚礼的宾客欢聚于林间空地,尽情地享受这幸福欢快的时光。画面前景中几对男女在跳舞,而男人下体部位突兀的遮阴布“成功”地吸引了观者的注意。它看似用来遮盖生殖器官,实质上却是为了突出和炫耀,当时上层阶级的绅士们流行戴遮阴布。这一特点也在不少同时代的肖像画中呈现,但老勃鲁盖尔对这一部位的描绘尺度似乎更大。不少艺术评论家认为此画是画家对当时的人纵欲和放纵的批评和讽刺,具有道德教化功能,是警告人们过度纵情于舞蹈和放纵性欲会带来罪恶。

《婚礼舞蹈》是老勃鲁盖尔3幅组画中的一幅,其他两幅分别是《农民婚礼》和《农民舞蹈》。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12)

《农民婚礼》 1567年 114×164厘米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13)

《农民舞蹈》 1567年 114×158厘米

在最先创作的《婚礼舞蹈》中,两位风笛演奏者被画家安排在画面最右侧不起眼的位置。在《农民婚礼》中,他们的位置已优先于大快朵颐的宾客。《农民舞蹈》中,风笛手已被放在了画面中央成为主角之一,充分说明在16世纪的佛兰德斯地区,风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欢庆的场合中都是以风笛手吹奏的乐曲作为伴奏。

老勃鲁盖尔的画乍看起来密密麻麻,细看则十分耐人寻味,比如《尼德兰箴言》中就蕴涵着100多条欧洲谚语。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14)

《尼德兰箴言》 1559年 橡木板油画 德国柏林画廊

欧洲的谚语不少来自古代以色列王所罗门所写的《箴言》,是基督教《圣经》的一部分,意在让人增加智慧;还有的来自中世纪的拉丁文,集合了智者和各民族的传统智慧。

在老勃鲁盖尔时代,谚语十分流行,有很多以谚语为主题的绘画、版画或者文学作品。比如伊拉斯谟(1466~1536年)著的《格言》一书,将以往的经典谚语、成语、隐喻等进行整理。他后来又不断对该书进行修订和重印,到最后一个版本时谚语已超过3000条。除了读谚语,人们开始探索让谚语可视化,掀起了谚语主题作品创作的风潮。

这些谚语中超过6成至今仍在欧洲流行,其中一个相当特别,叫“蓝色斗篷”。它描述的是妻子给丈夫披上蓝色斗篷,寓意为欺骗,或者说是妻子给丈夫戴了“绿帽子”。老勃鲁盖尔的《尼德兰箴言》,就是以“蓝色斗篷”的画面为中心展开的。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15)

妻子为丈夫披上蓝色斗篷——妻子欺骗了丈夫(红色在当时多代表罪过)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16)

馅饼铺在屋顶上——太有钱了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17)

在扫帚底下接吻——非法同居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18)

修士往基督脸上粘胡须——表面虔诚,背后虚伪。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19)

用筐盛着“白天”——浪费时间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20)

魔鬼点蜡烛——不分青红皂白地奉承或结交他人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21)

用布包着头以示牙疼——装病;向着月亮撒尿——做无用功。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22)

门未关好,猪跑进来糟蹋庄稼——粗心大意会招致灾难;急跑好似身后着了火——身处巨大的悲伤或焦急中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23)

骑在墙上舞动斗篷——墙头草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24)

盯着鹳看——浪费时间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25)

两个光着屁股的人一起朝着河里排便——关系非常紧密(中世纪房舍内没有厕所,不少人直接把大便排到河里。)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26)

用失火的房子烤火取暖——占尽便宜,丝毫不考虑给别人造成的后果。

老勃鲁盖尔将谚语中的智慧集结于画板上,一方面给人以视觉上的娱乐,另一方面警示人们提防这些行为带来的后果。

早在公元前2600年,游戏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有关游戏的西方绘画不少,但从内容的丰富程度和时间跨度的久远性来看,老勃鲁盖尔1560年完成的《儿童游戏》最值得一说。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27)

《儿童游戏》 1560年 木板油画 118 X 161厘米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在一个小镇的广场上,上百个孩子在嬉戏玩耍,他们均匀地分布在画面中;近景人物较大,随着右侧街道向远处延伸,人物逐渐缩小;广场上有两栋房子,里面藏着玩耍的孩子,其线条也一起朝着远处的街道延伸出去,直到街道的尽头。整体上看,画家让人们以一种俯瞰的视角看着玩耍的孩子们。

这幅画中展现了至少80个游戏,很多游戏延续至今。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28)

《儿童游戏》局部 戴面具:有专家认为,最初的面具概念源于躲猫猫的游戏,在孩子与父母或其他孩子玩游戏时,人们会躲在树后或用双手挡着脸。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29)

《儿童游戏》局部 滚铁环:这是一个古老的、世界性的游戏。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花瓶上的图案,提供了最早有关这一游戏流行的证据。它还被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前370年)所推崇,认为常玩它可改善体质、促进健康。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30)

《儿童游戏》局部 荡秋千:这个游戏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人们在采摘野果和猎取野兽的过程中,攀援和奔跑时会抓住蔓生植物摇荡摆动。考古学家发现公元前1450年的古希腊秋千艺术品由粘土、木头和绳子制成。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艺术家在花瓶上描绘了妇女和儿童荡秋千的情景。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31)

《儿童游戏》局部 摸瞎:这一游戏早在2000年前的希腊就有,欧洲各国的称呼也不尽相同,比如意大利称其“盲飞”,德国是“盲牛”,瑞典则称“盲鹿”。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32)

《儿童游戏》局部 掷距骨:用绵羊的骨关节距骨做成,通常由5个组成一副,每个有4个面。玩者扔起其中一个,然后以各种方式摆放或抓起距骨。此游戏的来源尚不清楚,但在欧洲非常流行,在绘画、雕塑中常有表现。在我国东北,类似游戏被称为 “嘎拉哈”。

勃鲁盖尔画作品欣赏(老勃鲁盖尔的画)(33)

《儿童游戏》局部 保龄球:目前最早的原始保龄球可追溯到公元前3200年的埃及,从一个儿童坟墓中出土了9块石头和1个石头球。现代保龄球运动起源自公元3~4世纪的德国,当时打保龄球是一种宗教仪式而不是娱乐运动,以击倒柱的方式来清除自己身上的罪恶。

从这幅画中,我们还能看到其他熟悉的游戏,如坐轿子、跳马、翻篱笆、捉迷藏、爬树、游泳,等等。不过,老勃鲁盖尔只是为了展现当时孩子们游戏的场景而创作的这幅画吗?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在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宗教背景下,老勃鲁盖尔的创作不大会完全脱离宗教意图。那些在广场边的主要建筑里,本该是成年人工作的地方,现在被孩子们占据,这可能是指,这些看似掌控俗世事务的人,在上帝眼中,也只不过是孩子罢了。而这一观点,在当时的安特卫普等地很流行。

老勃鲁盖尔描绘的场景看上去单纯而天真,但画面背后多有着深刻的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