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赵本山花2个多亿顶订购了“挑战者系列”私人飞机,预计一年之后交付飞机。

然而,就在这年的9月30日,赵本山却因突发心脏病住院。醒来之后,他第一句话是:“我是不是有点作大了?那飞机能退不?”

然而到了2010年,赵本山还是美美地坐上了这架飞机。

同年,在《乡村爱情4》研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批评这部剧是“伪现实主义”时,赵本山突然发怒说:“不如您自己写个剧本,自己拍一个,如果您拍的那个收视率比这个高,我就给您跪下。”

一、

赵本山的前半生如同嘴里同时嚼着一块苦味巧克力和一块生姜,苦辣交加。

6岁那年,赵本山的母亲因病去世;10岁时,父亲远走他乡。

从此,除了盲人二叔之外,赵本山等同一个孤儿。

赵本山是靠吃百家饭长大的,冬天的棉裤是好心大娘们凑布料给他做的。

赵本山的生存法则(赵本山高调往事)(1)

小学时同桌的妈妈看他可怜,认他做了干儿子。2003年,赵本山在节目《艺术人生》里说:“实在饿极了就往干妈家跑,吃一顿撑完了回来。”

唯一能给赵本山苦难人生有点安慰的是,就是赵本山跟着二叔学艺。

赵本山在这方面确实颇有天赋,吹唢呐、二人转、拉三弦等样样精通。

尤其是三弦,赵本山更是能拉得惊天地泣鬼神。

1982年,25岁的赵本山终于厚积薄发,凭借拉场戏《摔三弦》,一举成为东北名人。

赵本山的生存法则(赵本山高调往事)(2)

有了名气的赵本山,收入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不过,命运很快给他来了当头一棒。

二、

赵本山年轻时,酒量不是一般的好。

有一次外出演出,和一朋友打赌喝酒,如果赵本山输了,免费演出;如果朋友输了,就把他的汽车开走。

两人最后喝了7瓶白酒,朋友喝不动认识,赵本山就开走了朋友的小轿车。

也不知道是不是和赵本山喜欢豪饮有关系,这年春耕播种之后,他的儿子出生之后就患上了软骨症、肺气肿及心脏病,后来夭折了。

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赵本山经常不回家,最后在演出过程中认识了马丽娟,最后离婚净身出户,娶了马丽娟,把小日子过得是红红火火。

1987年,已经成名东北的赵本山,迎来了一个扬名全国的机会。

三、

这年,姜昆率队去铁岭进行慰问演出,没想到却栽了跟头。

那时姜昆已成名,除了相声说得不错之外,还当了春晚主持人。

可在铁岭演出完后,观众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这让姜昆大为困惑。

他拉住一位观众问,对方就跟他说:“你们这演得净是啥玩意啊,比起来我们赵老瞎子可差远了。”

姜昆有些蒙圈,东北能演的就那么几个,怎么突然跑出一个赵老瞎子?

赵老瞎子就是赵本山。

好奇之下,姜昆就去看了赵本山的演出,而那场演出正是赵本山和搭档潘长江演的《瞎子观灯》。

赵本山的表演,让姜昆笑得肚疼。

演出结束后,姜昆找到赵本山说:“我一定要把你送上春晚,如果做不到,我就和你姓。”

赵本山的生存法则(赵本山高调往事)(3)

1988年春节前夕,赵本山兴高采烈地和父老乡亲们说,一定要看春晚哈尔滨分会场的演出,我就在那呢!

结果,因为现场收音效果不好,赵本山的节目临时被取消。

大话说出去的赵本山,觉得挺没面子的。

时间很快到了1989年,这年春晚节目组的人邀请赵本山谈节目。

赵本山当时所在的团领导很是重视,赵本山临行前还特意给他带了10瓶茅台,让他送礼。

结果到了北京,偌大的北京让赵本山有些懵圈,他到了节目组,想送礼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又拿不出手。

把作品交给节目组后,他就回到住处等消息。

赵本山一想估计这送礼也不会有啥效果,干脆自己喝了吧。

于是,他一天吹一瓶茅台,一直吹了10天,节目组来消息说,作品东北话太多,怕南方观众听不懂。

赵本山一看彻底歇菜,只能打道回府。

一直到1990年,《相亲》终于通过审查,赵本山首次登上春晚,并一举名扬全国,为“小品之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本山的生存法则(赵本山高调往事)(4)

从这之后,赵本山的身价倍增,从原来的1000元出场费,飙升到了传说中的10万元。

可赵本山对此并不满意,靠演得演到猴年马月,才能完成原始积累,再说即便出场费再高,也不能360天都有演出吧。

精明的赵本山立即想到了用自己名声踏入商界。

四、

很快,赵本山注册了一家文化公司,说是文化公司,可赵本山主营业务却是倒腾煤炭。

赵本山管这叫“对缝儿”。

他左手接上铁岭法库的煤,卖给了本溪的钢厂。

除了倒腾煤炭,他还倒腾过木材、钢材,几乎赚钱的生意,都有涉足。

就这样,心满意足地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后,赵本山又回归了文化产业,同样做得风生水起。

不过,此时的赵本山不再是他过去口中的“公关小姐了”,而是成为了登堂入室的艺术家了。

2003年,“赵本山小品美学研讨会”在铁岭召开。一次,赵本山和文化学者余秋雨以及几位官员坐在一起吃早餐。

闲聊之际,一位官员对赵本山说:“赵本山你就满意吧,你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人,弄到了现在这个程度,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赵本山马上就不高兴了:“什么叫文化,念了几天书就有文化了?我的小品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就是文化。演到了香港、 台湾、国外,就是文化。”

停了一下,他又说:“什么叫文化?不该说话的时候乱说,也是文化?”

该官员说话确实有些刻薄,放在过去,赵本山是肯定不敢发脾气的。

不过,他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

2009年,刘老根大舞台在北京前门开业时,政商人士悉数到场,而在娱乐圈被成为“大哥”的成龙,只能坐在第三排之外。

赵本山的生存法则(赵本山高调往事)(5)

由此可见赵本山的实力确实不一般。

也就是这年,有人就让赵本山整个飞机,说成功人士谁没有飞机?赵本山心动了,花两亿定了一架大飞机。

一直到2010年4月3日,这架飞机才制作完成并送到沈阳。

彼时,赵本山买飞机全国皆知。大概是为了彰显低调,赵本山没有去接机。

但很快,他还没能忍住,在一次研讨会上,怒怼了一位教授。

五、

2010年4月13日,《乡村爱情4》研讨会在京举行,众多专家学者参与,规格很高。

赵本山的生存法则(赵本山高调往事)(6)

从2006年,《乡村爱情》第一部播出后,因为接地气,迅速走红,成为当年现象级的乡村题材电视剧。

脑子活络的赵本山马上筹拍续集,截至2010年已经拍了四部。赵本山自然也赚了不少,捧红了不少人。

研讨会上,赵本山很恳请专家学者能够“给出批评和提醒,多批评、少夸奖”,还直言:

“我这个人抵抗力很强,非常能接受批评。”

参加研讨会有一位学者是个实诚人,他就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

曾庆瑞觉得既然你赵本山如此心怀若谷,我就来个一针见血。

他说:“本山先生被收视率带来的鲜花、掌声给弄迷糊了,被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没有原则的吹捧给误导了。”

曾庆瑞认为,《乡村爱情》展现了农民生活的很多场景、片段,但缺乏“历史进程中本质的真实”,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扁平化、不够典型,没有时代背景下共同群体的特征。

曾庆瑞教授解释说,就赵本山的农村题材电视剧而言,应当依据农民生活的变化,来展现他们真实的喜怒哀乐,从而记录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心态,这样才能震撼人们的思想,感染人们的心灵。电视剧绕开真正的现实生活走,其实是一种伪现实主义。本山先生应该抓住更广博、更深层的东西,敢于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这样的作品才能流传下来,长留艺术史。”

此外,曾庆瑞对“本山喜剧”也提出质疑。

他认为真正的喜剧应当以现实社会中的矛盾为基础生发出来,而非像《乡村爱情》等剧所展现的那样,放大人物的身体缺陷(如结巴)。

“这样博得的笑声缺少爱和悲悯的情怀。本山先生不缺乏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要追求更高尚的境界和更博大的情怀。艺术家应当以追求高雅、崇高为目标和境界。”

不得不说,曾庆瑞的发言切中要害,十分精彩。

然而,刚刚还直自己受得了批评的赵本山,却不高兴了,他当即反驳说:“首先我要说,我从来都不是高雅的人,也从来没装过高雅,我也最恨那些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有文化的,而实际在误人子弟的一批所谓教授。高雅是从民俗进化来的,没有大俗就不会有大雅。”

他还补刀说:“一部作品会存在很多问题,我们会从心里接受各位的意见,但是不要把我导偏了,不如您自己写个剧本,自己拍一个,如果您拍的那个收视率比这个高,我当时就给您跪下。我没迷糊,之前住院那么长时间我迷糊一会儿就过来了!我就是为了不迷糊才到这来听心里话、善良的话。我觉得,如果一个人能把全国那么多观众弄乐了,就是最大的慈悲和善良。”

这场激烈的辩论,最后还上了新闻。

赵本山的生存法则(赵本山高调往事)(7)

那会儿的赵本山老师确实是意气风发啊。但到了2013年,赵本山却突然开始变得低调起来了。

2013年,赵本山宣布正式退出春晚舞台。奈何那会儿的他处在风口浪尖,一时间舆论四起,传言不断。

2014年,12月27日,网上突然流传出“赵本山被抓,家中藏有20吨黄金”的消息。

一时间,引得吃瓜群众纷纷揣测。很快,赵本山的徒弟们出面替师父回应。

而赵本山则在1月1日,在沈阳刘老根大舞台上现身回应此事。

在台上,赵本山幽默地说:“今天是2015年的第一天,我来到了这个舞台,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平安快乐!大家是不是以为看不着我了?哎呀,最近传得很多,说我有20吨黄金,我自己都信了,早上起来就挨屋翻,都没翻出来。要是真的话,我分给你们!有那么多黄金都拉来分了。”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赵本山在老家铁岭待的时间多了。他还特意拉了一大帮过去的旧同事,组建了一个“本山民乐团”,每周都会在戏院里排戏。

这个团都是赵本山自己掏钱组建的,组团半年多,已经花去100多万。但他却是乐此不疲,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真正归属。

或许人只有到了一定年岁,才会体会到人生幸运就是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儿,也才知道平安才是服气。

赵本山的生存法则(赵本山高调往事)(8)

也正如赵本山在电影《一代宗师》中,借“关东之鬼”的丁连山之口,说了这样一句台词:

“人啊,此一时彼一时,过什么河,脱什么鞋,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

我是@人物影像,如果喜欢就请点赞或关注我,了解更多名人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