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8日,钟灵毓秀的清华园正式迎来了3800余名“零字班”本科新生2020年,清华大学共录取内地学生3500余人,港澳台学生60余人新生共来自全国1100多所中学,其中,来自西部地区省份的学生约占26.6%,农村及贫困地区生源占20.2%,少数民族考生占9.7%,男女生比例约2:1,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清华农村生源超2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清华农村生源超2成(3800余名本科新生清华园报到)

清华农村生源超2成

9月7日、8日,钟灵毓秀的清华园正式迎来了3800余名“零字班”本科新生。2020年,清华大学共录取内地学生3500余人,港澳台学生60余人。新生共来自全国1100多所中学,其中,来自西部地区省份的学生约占26.6%,农村及贫困地区生源占20.2%,少数民族考生占9.7%,男女生比例约2:1。

力促教育公平,清华大学始终坚持多措并举,为寒门学子点亮希望之灯。2020年,来自全国28个省份268所中学的317名农村学子获得了清华大学自强计划降分录取优惠认定,最终共有197人成功考入清华大学,认定人数及录取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2020年,清华大学在全国28个省份投放了自强计划招生名额,共有317名农村学子通过考核获得降分录取优惠认定,来自全国268所中学,认定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23人;最终共有197人成功考入清华,比去年增加91人。其中,共有11名学生虽然获得了自强计划的优惠录取认定,但依然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达到了清华大学在当地统招批次的录取分数线,其中包括安徽省理科第一名吴国华、云南省理科前10名考生代兴鹏、刘宇等。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获得自强计划认定的考生中,还有2名来自“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的考生成功圆梦清华,分别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中学的孙川和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的白玛玉珍。

除了自强计划之外,清华大学还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农村贫困学子。2020年,共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录取新生275名,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国家专项招生计划。据统计,2011年自强计划启动至今,已经有2700多名农村贫困地区学生通过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圆梦清华,成为“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激励更多当地学子坚信知识的力量,决心用知识改变命运,为更多家庭带去希望。

2020年,清华大学在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改革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新一轮高招制度改革和强基计划,不断完善招生选材体系,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打破学科界限,促进交叉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从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全国31个省份的理科前10名中,七成被清华大学录取,在内蒙古、广东、云南、宁夏、广西、吉林、江西等省份,约八成的理科前10名选择了清华大学。从分数线情况来看,在招生计划较多的情况下,清华在21个省份的理科统招录取分数线居全国高校之首;招生体量较小的文科专业同样受到考生青睐,清华在全国30个省份文科统招录取分数线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在学科奥赛录取方面,2020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公示入学224人,其中131人进入清华。生物学、信息学两科竞赛保送生约70%选择保送清华。尽管由于疫情影响,数学、物理、信息学尚未举行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但清华大学已经录取6名金牌获得者和1名银牌获得者。

2020年,国家强基计划首次实施,清华大学围绕“为国选材、厚植强基、拔尖领军、创新未来”的强基计划人才选拔培养定位,以书院制培养、理-工双学士学位、科教协同以及本-硕-博衔接等创新型培养模式,打通评价、选拔、培养和后续发展多个关键环节,吸引了16000多名优秀考生报名强基计划,最终选拔出了939位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子。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选择强基计划考生中,不乏诸多传统意义的高考高分考生和在基础学科方面有突出特长和天赋的学生,他们在诸多选择面前时,毅然放弃了一些“热门”选择,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强基计划。

国际学生招生方面,清华大学自从实施国际招生录取改革以来,生源结构不断完善,生源质量逐步优化。2020年,共录取来自全球49个国家的300余名新生,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和欧美国家数量最多。

2020年,清华大学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启动本科招生,为既想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改变世界,又想学经济与金融经世济民的学子,提供了新的选择。经过严格的二次选拔综合考核,共有来自17个省份的30名考生即将入读该双学位项目,成为通过严谨审慎培养方案制定,畅游计算机和金融两片学术瀚海的“第一批”本科生。

来自北京清华附中的李子沐同学与来自浙江温州中学的虞子杨同学可谓“隔空知己”,他们曾经面临着相似的烦恼,即在计算机学科和金融学科的双重兴趣中进行“二选一”。得知清华大学将开设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项目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感到“完美”。两位同学都表示,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和适应能力都较为自信,计算机与金融两门学科的“硬核碰撞”是机遇、更是挑战。

此外,为了服务国家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落实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及人才培养需要,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新设立了“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本科招生宽口径专业,用于招收专业兴趣浓厚、对投身城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管理有强烈志向的优秀考生。该专业录取批次设置为提前批,采用“本硕”“本博”贯通培养机制,在读期间不转专业,兼顾学生的专业志趣、自主发展和专业化培养,共录取了79名有志于投身土木、水利与海洋事业发展的优秀学子,并将通过宽口径贯通式培养将他们培养成为服务国家土木、水利与海洋事业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领军人才。(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邓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