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的北京,是典型的乍寒还暖,尤其是睡到后半夜,不加厚被子真是冷的受不了。

国庆七天,全国放假,同事们各有安排,至少三分之一回老家探亲;有五六个去山东莱芜,参加一个有几个外国人便号称“国际”的工厂戏剧节演出;其余的在宿舍里无所事事,但他们也找了一天去石景山游乐园,结果应了歌曲《无地自容》的歌词“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为了玩一个项目等了三个半小时,后悔不迭。

晚上想买衣服(半夜买衣服)(1)

国庆假期,打工博物馆的院子并没有关闭,但工友也只是可以来院子里下棋,打乒乓球,跳广场舞。其它如工友影院,图书阅览室,尤其是换季时候最受工友欢迎的服装益卖商店,都没有开放。院子也冷清了很多,挨着厕所的广场灯应景地变得孤独高冷,无聊地射出暖黄色,还带着一种寒意,基本无视几只蝙蝠在它周围飞来绕去。黑白花的蚊子异常的凶狠,静、准、狠可以概括它们的表现,往年好像不是这样,也可能是人类健忘,否则纵观历史,很多事情和经验都是在不停地重复。

有人说这蚊子是美国传来的,不知真假。

晚上九点多了,两个互不认识的工友在打乒乓球,一位接了个电话离开了。剩下一个小伙在那,还没有走的意思。稚气未脱,精力充沛撒在他的脸上。

“玩累了吧?”我问。

“不累,打会儿?”他反问我。打球的技术比我高一些,横拍,正反手都会。

“放几天假?”我开始盘问道。

他眼睛愣愣的,看了我一下,“我是打工的!”重音在“我”字上。

潜台词是,怎么可能放假,你看不出来吗?

我即刻产生一种亲切和感动。

现在想想我是在他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单纯的自信。

当年在一家小餐厅,晚上十点发烧,老板和老板娘连夜把我送到铁路总医院(现在叫北京世纪坛医院)输液,一是关心我,再是第二天病不好,老板生意可能开不了门。除了生病根本没有假,也不知道有假。农村农忙的时候哪有假期嘛,除非下雨。刚到北京还很新奇,城市里就是好,下雨也能干活,一年四季天天下雨或者一年不下雨,都不影响挣钱。

晚上想买衣服(半夜买衣服)(2)

他今年20岁,姓康,家在陕西渭南,15岁就出来打工了,已经去了几个城市。本来家庭在当地也算是小康,怎奈爸爸突然患了脑梗,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生活水平直线下降,甚至变卖了房产,也没能还清债务,虽然成绩优异,不得不辍学进入社会。因病致贫在今天尤其是农村常有发生。

“现在是什么工作?”我继续问。

“五金仓库的装卸工,工作时间不长,当时没办法找的。”边回球边回答我。

“没钱了。”我是心有灵犀。

他对我的“聪明睿智”没有专门的反应。

“你说的太对了,找工作的时候没地方住,我在地下通道睡觉,被巡逻的赶走了,后来我是在公共厕所住了两个晚上,每天都是后半夜冻醒了。”

我们两个乒乓二把刀你来我往不亦乐乎,大院子就我们两个人,一直打到了十一点。这个时候一个瘦小的建筑工打扮的工友,60岁的样子,从我们身边走过。虽然有些纳闷,但也没当回事。博物馆周围差不多有上千工友,半夜睡不着觉出来转的可能性还是挺高的,他从剧场到乒乓球台转了两个来回。

晚上想买衣服(半夜买衣服)(3)

“这个院子有个卖旧衣服的,没开门?”工友问道,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

我笑着告诉他,十一放假了,就是不放假,十一点也早关门了。

他接着问:“还什么时候开门呀?”

“5号。”我告诉他,“同心小学那也有个店,去那也能买。”

“现在有人没有呀?”工友追问我。

“肯定没开门呀,几点了?”说完,我就警觉了起来。“你要买什么呀?”

“被子。”

“这么晚买被子?”我问。

跟我打球的小康接问道:“没有厚被子晚上冷吧?”

“是嘞──!”经典的河南口音。

小康典型的同命相连,心有灵犀。

我们放下球拍,走到同心互惠公益商店外,我记着有几扇窗户是可以开的。

我说:“我看看能不能在外边拿出来。”我还真是探着头拿出了一个棉被。

工友在确认是盖着用的被子之后,又问我能不能再找一件棉衣。对睡觉被冻体会太深的小康,比我还积极帮这位老哥找衣服,隔着窗户翻了几下找到了一件合适的棉衣。

“一共多少钱?”工友问我,口气里还带着一种胸有成竹。

我看了一下价签。“被子20,棉衣20,一共是40。”

“40?”工友一脸疑惑。

“我们这边卖的都便宜……”我刚解释一半。

“我们一块的咋才花十几块钱?”

我这才知道刚才怎么给我一种不理解的胸有成竹,原来是他认为自己在这可以是大款。

“不可能,那是夏天的吧,冬天的怎么可能?”我这火有点往上涌。

工友很会砍价,“20吧,老板没发工资哪。”

“我们这从来不讲价的。”我很坚决。

小康在旁边帮腔:“这么便宜还讲价。”

“我们这都是有帐的,对不上要个人补,今天本来就不该卖你。”我说这些在他那不起任何作用。

“那就30。”工友说完直接把衣服被子抱起来,意思是不容置疑,直接成交。

经验让我基本不相信他没钱的话,这类工友有时候很狡猾,对义卖也不是很理解,只把这简单当成卖旧衣服的地方。即使定价一块钱也会让你买一送一。但我又怕自己犯经验主义错误,他万一真没线咋办?

我看着他没说话,他从兜里连烟带纸带钱拿出一大把,让我看。

“就30了,你自己数,可能还不够。”这也是常用套路,如果我坚持原则他可能会从另一个兜里抽出一张一百元的。

晚上想买衣服(半夜买衣服)(4)

“不同意,那我就买一件吧”,工友不以为然。这也是套路之一,以为我们卖不出去,就同意了。其实即使卖不出去,这个口子也不能开,每天工友那么多,开了口子之后就剩讨价还价了,能把人累死,管理成本会更高。

我们这时是离开了广场灯的服务范围,月亮银光泄地,凄凉无情,周围一片寂静,我们三个在房檐下讨价还价。

此情此景,让我突然感觉到莫名其妙,普天同庆的时刻,几个北漂,深秋又半夜……何必呢?

“老哥,成交。上班后我再跟同事解释吧,赶紧回家睡觉。”

晚上想买衣服(半夜买衣服)(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