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社会,充斥着一种习以为常的现象。不论什么事情都有人把它和爱国扯上关系,而且有些还是在社会上有地位、有话语权的专家,教授,网络大V。说回爱这个词,它是人的基本情感,包括爱情、爱家、爱国等等。这些“爱”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本质”或“天性”,这种情感是无法用理性审视的,由人在爱的行为中产生,但无法被头脑或语言所完全掌握。这些都说明了“爱情”“爱家”“爱国”是非常复杂的一种个人的情感。然而就是这么复杂的东西,在他们这些人看来是非常简单和轻易搞清楚的。

振兴中华、爱国是他们上方宝剑,他们在社会、网络、各大学一路高歌猛进,他们的风格:行事坚定不移,义无反顾,且极富正义感,总能轻易地用一股凛然正气碾压你。对社会上的一些人和事用爱国的尺子进行度量,他们的标准是:是否说了有损国家面子的言语,行为是否爱国,移民否,是不是出版了有损国家形象的作品(一切都以他们的认为为准)等等。更有教授、学者奔走在各个大学大讲如何爱国,场面极其火爆。爱国、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我想说:大学本是纷繁复杂世俗社会中一块最为安静、清静之地,是学习科研的一块净土,虽然可以有辩论会、研讨会等基于学术的活动,也有正常的爱国教育。学生的本职最主要的是完成学业,回馈社会。你们这些教授、学者应该在校园潜心钻研、专心教学。让我们的学生拒绝功利,静心读书,抑制社会的浮躁之风。大学教育也只有静下心来,让学生有一种精神和心灵的宁静,正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 ”;应拒绝轰动效应。把我们的天之骄子们培养成各领域世界领先人才。如果真有外敌来侵,上战场的事应该交给我们强大的军队和我们的子弟兵。这也是对我们国防实力应有的自信。还曾记得抗战中的西南联大吗?就是在那战火纷飞的极差办学条件下,为国家培养出800多名大学生,其中就包括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0多位两院院士等一大批栋梁之才,汇集了闻一多、陈寅恪、朱自清、华罗庚等300多位当时中国最负盛名的教师。时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其实说到爱国,我们中国人(包括华人华侨)的爱国情怀,在这个世界上说是数一数二也不为过。从一百多年前的赴美华工广东台山的丁龙;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爱国华侨如陈嘉庚、霍英东、邵逸夫等数不胜数,就是现在华人华侨也都是期盼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其拳拳爱国之心日月可鉴。我们国家的强盛和他们是分不开的。离开中国不等于叛国。

正能量的教授有多爱国(专家教授大V)(1)

爱国是个人的行为,请不要出于任何目的对人进行道德绑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