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五公祠是什么(海南忠臣贬谪的纪念地)(1)

马老师来自深圳。在海口期间,马老师特地要我带他去游览五公祠。五公祠位于海口市府城,所谓五公,指的是唐代被贬来海南岛的宰相李德裕,宋代爱国忠臣李纲、李光、赵鼎、胡铨。五公祠实际上是一座古建筑群,红墙绿瓦,飞檐峥嵘,绿树逶迤。这里环境典雅,建筑巍峨,古木参天,花香素人,素有“琼台胜景“之称。我们沿着椰树掩映的海府大道一路往南去这著名的古迹胜地。

海南五公祠是什么(海南忠臣贬谪的纪念地)(2)

进入五公祠大门后,马老师首先购买一张“五公祠简介”,他说游览古迹必知其历史,这样更加深刻且有意义。他稍后问我,这里还有五公之外的苏公祠和两伏波祠,干吗不称八公祠而称五公祠?我对他说,准确的称谓应是诸公祠,只不过这是历史的原因。清代,琼州道台朱采于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主持改建苏公祠的同时建成五公祠,因五公祠规模较大,故后人便习惯称呼此为五公祠了。在五公祠内,我们遇到了该祠园艺师李先生。我与老李是老相识,我向老李介绍了马老师之后,请求他当我们的导游,他欣然答应了。

海南五公祠是什么(海南忠臣贬谪的纪念地)(3)

我们首先参观了五公祠的那座主楼。其包括该楼观稼堂,学圃和五公精舍等建筑群体,这楼是一一座木质结构的二层楼,朱柱巨梁,檐角翘起,“海南第一楼” 几个大字高悬于二楼檐下。老李告诉我们,五公中,李德裕是唐代一位较有开拓思想的政治家,由于政见不同而发生“李牛之争”,唐宣宗偏信谗言而将他贬到荆南,次贬潮州,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再贬崖州,851年卒于贬所,终年六十三岁。李纲等四位都是宋代名臣。靖康之难后,李纲是抗金主战派,但宋高宗听信投降派而将他贬到澶州,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移万安军(今万宁县)安置。李纲渡海登岸在此住六天后遇赦北归,卒年五十八岁,谥忠定。李光也是抗金主战派,结果遭秦桧陷害先后贬来吉阳军(今三亚崖城)与昌化军(今儋州),居琼十年后北归,卒年八十四岁,谥庄简。赵鼎力主抗金,极力支持岳飞,也遭秦桧陷害,1145 年贬至吉阳军(今三亚崖城),居崖三年卒,终年六十三岁,宋孝宗皇帝谥忠简。胡铨于绍兴八年(1138年)冒死上书请斩秦桧等投降派,结果被贬福州、新州,后贬吉阳军(今三亚崖城),居崖十年,后遇赦北归,卒后,谥忠简。

海南五公祠是什么(海南忠臣贬谪的纪念地)(4)

在五公祠内,那“海南第一楼”几个横额大字极是注目,楼下大厅里那朱红大圆柱上挂有两对楹联,一为清代建祠人朱采所撰: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另一副为本岛清代举人潘存所撰: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之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这些对联气势磅礴,表达了人们对五公高贵品质的无限敬仰之情。马老师时看啧啧称赞“好联!好联!”他说这些楹联使人看后不禁联想对南宋妥协偏安江南的愤怒,而对诸公贬来海南兴教育才,不衰其志而深表追念与爱戴,同时此联细读也确有令人激情满怀之感!

海南五公祠是什么(海南忠臣贬谪的纪念地)(5)

海南五公祠是什么(海南忠臣贬谪的纪念地)(6)

老李带领我们来到了与五公祠紧紧相连的苏公祠。该祠为纪念苏东坡而建。北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6年),苏东坡贬谪昌化军时携儿苏过曾在此寓宿并颂读诗书,三年后遇赦北返时又在此住数天。南宋时,人们为纪念苏东坡曾于此题刻“东坡读书处”,元代人们又在此开设“东坡书院”明代,琼州副使戴禧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在此地改建“苏公祠”,清、民国几经重修至今面貌。我问老李,那昔日的东坡书院在哪了呢?他说,过去这里设有祠堂,同时还设学堂讲学,二者联为一体。由于院舍拥挤,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将书院迁往府城学前街浮士寺故址,所以这里就仅有今址“苏公祠”了。

海南五公祠是什么(海南忠臣贬谪的纪念地)(7)

海南五公祠是什么(海南忠臣贬谪的纪念地)(8)

苏公祠右边是两伏波祠。祠为琼州副使戴禧于明代万代四十五年(1617年)创建,一九五年维修五公祠时将两伏波祠迁到苏公祠左侧现址。伏波祠前面是伏波亭,再前面就是浮粟泉。我们来到此处,只见泉水接近地面,清澈见底。浮粟泉的两边有两条篆刻对联:泉飞藻思;云散流襟。浮粟泉的后面有“洗心池”和“洗心轩”。洗心池是一个圆形池子,里面有假山。洗心轩是一个圆状的瓦顶亭子。亭背后古榕树下有一个“游仙洞”,据老李说此洞并非人工洞,近人误传。洞口上立的石碑刻有“游仙洞”三个字才是近人所刻。

海南五公祠是什么(海南忠臣贬谪的纪念地)(9)

海南五公祠是什么(海南忠臣贬谪的纪念地)(10)

五公祠里还有其他的珍贵文物、碑刻和书画等。如宋代徽宗皇帝的“宣和御碑”,如来佛象,元人梁珠《紫光阁秋图》,明代府城鼓楼的大铜钟,明人宋旭《汉未央宫图》,海南历史上三大书法家海瑞、张岳崧、潘存手迹等。这些历史文物深受游客的赞赏,并且留有珍贵的颂扬墨迹。

漫长的海南历史展示出具有海南特色的古代贬官文化。历史上海南一直被视为蛮荒绝域,“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海南成为历代贬官谪居的流放地,自隋唐以来,海南先后接待了四十九名流放者。而海南岛美丽的自然风光则给那些贬官带来精神上的巨大安慰,使他们重新找回了人生的乐趣和信念。纵使再过千百载,李赵等这些历史名人的精神将永远为后人所爱戴与纪念!如董必武的《游五公祠》诗写道:“苏公祠并五公祠,唐宋文人已在此。李赵兴亡千百载,​丹心尚有海潮知”。

海南五公祠是什么(海南忠臣贬谪的纪念地)(11)

海南五公祠是什么(海南忠臣贬谪的纪念地)(12)

海南五公祠是什么(海南忠臣贬谪的纪念地)(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