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年-1086年,是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大家也都知道,王安石推新变法,但是,哪怕是现代社会,任何一个新的政策在执行情况中都会有各种各样,不可控因素导致效率降低甚至与原本的初衷背道而。王安石的变法在那个时代也是非常超前的,在后期的执行中出现问题偏离轨道也是可想而知,但是身为几千年后的现代人,在已经知道了结果后,就不要再去批判王安石了。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各种原因(一个时代的变法失败)(1)

比起汉武帝时代,北宋到神宗时候君权并没有那么集中,且宋代士大夫有更大的反对权。所以,相对而言,王安石并没有桑弘羊造成的后果那么严重。桑弘羊一系列政策才是明着与民争利,标准杀鸡取卵的,王安石初衷除了商人,基本谁也不影响,所以王安石是个少见的经济学家,却不是好的儒学学者,说王安石引起了党争,庆历新政没有党争么?王安石在位的时候党政还算温和,即使不同意新法,也只是赶出京城去个好地方养老而已,旧党上台后什么德行?全面废除新法不说,还扩大党争所有新党全部赶出去广东游,熙宁初年新党最得势的时候,文彦博还在朝堂上,是旧党将党政扩大化,旧党大部分人都是既得利益阶层,什么本事也没有,只会嘴巴说说而已。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各种原因(一个时代的变法失败)(2)

王安石变法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元丰党和元佑党之争,帝国从此之后陷入泥塘。其实要搞这种变革,还是宗教思想才是大杀器,可以快速催眠出小弟;不过我朝文化阶层,对于这种张角后人,一直都是极为警惕的,所以还是没戏。得国不正,胎里毛病。抑制军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那是要向读书人让利的。封建社会,地主和士大夫那就是一伙人,不是地主念不起书,念书当官了还利用门生故吏掌握社会舆论。在这个体制下,搞任何改良都行不通。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各种原因(一个时代的变法失败)(3)

王安石拿走了百姓的钱?没有大佬的调控,地主会向百姓放更高额的贷款,百姓才是真的没有活路,王安石的手下多数是野心家,借着变法打压政敌,没法严格执行变法。反对派里更全都是剥削者,因为自己的蛋糕被动了,没法更好的搜刮民脂民膏了。王安石死后,变法支持者与反对派斗争导致政治局势混乱,此时的变法支持者并不是真正支持变法的,只是打着王的旗号来打压对手,后面还有那么衰的皇帝,北宋才灭国,北宋灭亡的说法是王安石造成的,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相反,王安石是北宋的救世主。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各种原因(一个时代的变法失败)(4)

后人把史记和资治通鉴作为史学双璧,可是司马迁是一人之力,而司马光却有着庞大的史料库和人力资源,司马迁仗笔直言,司马光丝毫不敢言及宋朝之事,明哲保身的有些过分。关于废除新政我不说什么,可是西军征战经年打下的熙河路直接放弃是什么意思?大将王超流放,导致他自杀,司马光是不是要负责?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各种原因(一个时代的变法失败)(5)

我了解到的王安石还是宽容的,而司马就没有那么宽容了,至于变法,我觉得司马还是台守旧的,并且单纯反对王安石,而不是出于公心,司马光能写出资治通鉴这种书,是个合格的政治家,只不过政见是保守派,他的观点,令现代人不适应,但是很“适应”当时。没有法制的前提下,他的做法是,宁可让本案例的人受害,也要牢固的守住儒家人伦的理念---这种完全可以抹煞良心的魄力,才说明他是合格的政客。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王安石变法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他没有彻底考虑当时的国情制度和社会。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各种原因(一个时代的变法失败)(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