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故里扶余游

作者:李政安(吉林扶余)

朋友,您去过吉林省扶余市吗?如果你有暇,我带你游历我的家乡——扶余。扶余市地处吉林省中北部,这里是古代夫余国的故地,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在此誓师起兵反辽,首战夺取宁江州,最终入主中原的发凡之地。历朝历代都在这块古老又充满传奇的黑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历史传说和文物古迹。

大金碑与瓮圈山

大金有哪些景点(大金故里扶余游)(1)

网络图片

在扶余市西北部拉林河的西岸,有一座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它就是以天下第一金碑著称的“大金得胜陀颂”碑。此碑是金代第五位皇帝完颜雍为纪念其先祖——完颜阿骨打在此聚集族兵,誓师反辽,最终灭亡辽朝,建立金国基业而立的颂碑。石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个部分组成,碑首上浮雕四条蟠龙,龙身相交,龙首向下,龙目圆睁,龙须生动,纤毫毕现,栩栩如生。碑身正(南面)面龙身盘曲间留有额心,镌刻有阴刻篆体汉字:“大金得胜陀颂”。碑身左(东)右(西)面边缘上阴刻忍冬草纹饰,正(南)面刻有阴文汉字碑文815字,竖书30行。背面(北面)刻有阴文女真字碑文1500多字。碑座为龟趺,头南尾北,背驮石碑。整座石碑通高3.28米,碑铭与史志皆记载立碑于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距今已有830年之久。

石碑坐落处即是阿骨打聚集族兵、誓师反辽的得胜陀,四周现有30平方公里的河滩草原,芳草萋萋,柳树和野蒿丛生,距碑数里的西北面是高出地面50多米的弓型断崖,此地北距松花江数十里,东距拉林河数里。当年这里是女真部落与辽国的接壤处,南隔松花江上游段天险,与辽国之黄龙府(今农安县城)相距百余里,西距辽国边陲重镇宁江州(今宁江区伯都古城)不足百里,此地山环水绕,河滩平展可供操练兵马,渡江南下可直捣素有“东寨银府”之称的黄龙府,大军西出可速击辽之军事重镇宁江州,退可居高临下固守,是一处盘营扎寨,稳扎稳打,厉兵秣马,蓄势待发的绝佳之地。

今天我们游玩此地,不妨登上碑亭凭高远眺,遥想雄才大略、胆识非凡的女真英雄阿骨打当年在这里兴兵聚将,在此誓师的场景:旌旗猎猎,金戈铁马,群情激昂,一呼而群诺,声震云霄。说不定你会为一代英雄“适地利得之便、择良境成大业”而击掌叫绝!

早在2008年,扶余县就以大金得胜陀颂碑为基点,在金碑的周边湿地上,建设一个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大金得胜陀颂碑国家湿地公园》。如今通往公园的公路、阿骨打塑像、大金得胜亭、大金展览馆等主要建设项目已经竣工,公园初具规模。湿地公园春夏秋三季空气湿润,景色怡人:绿柳拂堤,花香扑鼻,鸟鸣蛙啼,沁人心脾。若在暑期,更是一个绝好的去处,在素有“地球之肾”美称的湿地,你会领略到与现代都市内的氧吧中截然不同清馨、宁静、暇怡和超脱。如果你对历史或女真文字有研究,不妨细细研读碑文,或仔细抄录,或拍照录像留存,还可以买上几帧拓片,作为文物字帖收藏或馈赠友人。

碑亭为你观瞻大金碑遮阳避雨,大金展览馆内的声光演示,会拉近了你与大金王朝的时空距离。大金得胜亭把大金得胜碑原封不动罩于一层室内,使这块国宝级的金碑倍受呵护,又给观瞻者创造了便利。新建的得胜碑亭是一座三层八角仿古式建筑,占地面积114平方米,建筑面积330平方米,高25.92米。基础高出地面二层,象征着阿骨打在此誓师伐辽后的第二年就创建了金国,亭内的每层缓台都有九步台阶,象征金代有九位帝王;碑亭直径12米,象征大金历世120年的历史。碑亭金顶红柱,亭柱基石为莲花瓣纹,围栏是汉白玉雕刻,斗拱支撑亭顶,飞檐翘角,五脊六兽于其上,脊头悬挂着铜铸的风铃,阵风吹来,风铃摇曳,铃声或强或弱,余音绕梁,绵绵不绝。碑亭耸立,沐浴阳光,叠翠流霞,五光十色,目不暇接。

信步走进新建的得胜亭中,迎面矗立着那座令人赞叹的天下第一金碑——大金得胜陀颂碑,青石古碑赑屃背立,龙蟠额首似有光彩熠熠,使铭篆的碑身当庭生辉,大展辽金的古韵雄风,游人不觉蹑轻脚步,奔向金碑,细细端详金碑模样,默默诵读碑文,与金碑交流攀谈。只见碑首有二龙夺珠,龙身盘旋的空出之处,有诺大的篆书“大金得胜陀颂”两行六字,碑身正面有30行竖书的阴文汉字,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字迹虽已模糊不清,尚依稀可辨,有字迹清晰之处,可以连读成句。碑身背面是金初创制的女真大字。

据说这不可多见的女真碑文,与正面的汉字碑文叙述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金碑两面恰似一本汉字与女真文字的对照词典。沿着得胜亭内的旋转楼梯拾阶而上,登临二十五米高的三层碑亭,凭栏远眺,大金碑湿地公园尽收眼底,西北部的瓮泉山蜿蜒耸立,环拱着整座公园。瓮泉山上树木参天,苍翠满目,气势恢宏地连接着碧空,天空湛蓝如洗,点缀着朵朵白云。白云如絮,悠悠飘浮,山脚下的田野如锦,青黄相间,青色是稻畦,黄色的是玉米,微风吹来,仿佛风中带着稻菽香甜的味道。

凝视良久,移目他处,顿觉峦岭宛如龙骧神骏在驰骋,云朵似天马行空在遨游,莫非我等置身于当年金祖誓师举兵神圣之地,亦要神灵加身?凭高俯瞰,毗邻的金祖湖上水光潋滟,天空鸥鹭齐飞,湖面鲢跳鲤跃,扁舟漫荡,渔歌悠扬,堤上柳下,笠翁闲垂,养心宁静……极目环顾,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大金碑湿地公园一望无际,泊泽交错,沙洲点缀,蒿蒲菱兰,还有浮萍苇滩。公园之外散布的村屯,松柳掩映着一座座草垡垒就的竖矩型农舍庭院,院内是红砖垒砌墙框,蓝色彩钢顶的房屋,可谓幢幢清堂瓦舍,风光无限,与湿地公园交相辉映,相谐成趣。

大金得胜陀颂碑亭的前方,矗立着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铜质雕像。阿骨打骑坐着高头大马,左手持钺,右手紧握拳头,高高地举过头顶,面部表情庄严肃穆,冷峻而神圣,凛凛威严,战神雄风溢于言表,令人肃然起敬,遥想900多年前,一代女真英雄正是在此,聚集仅有的2500名铁血女真族兵,传梃誓师的豪迈场景,一个世代忍受着宗主国契丹辽国的欺压、凌辱的弱小部落,在英主的带领下,愤然挺起不屈的脊梁,与强大、凶悍、且有百年历史契丹辽国叫板,从此不再纳贡称臣,并且以武力与辽国征伐,直至辽国臣服或灭掉辽国为终极目标。

在大王阿骨打身边环立的族兵,族众群情盎然,沙陀四周旌旗猎猎,战马嘶鸣,大王振臂一呼,族众应声群诺,天地亦随之呼应,真可谓壮怀激烈!凝神静听,似可闻听到远方传来的古战场上金戈铁马的铿锵作响,刀光剑影中的喊杀声,更有那牛角号低沉、鼓角相闻的报捷声……当你从遐想的长河遨游归来,我们再到瓮圈山游览一番。

瓮圈山在陀颂碑的西北方向,远远望去就像一个瓮,弓形断崖呈弧形,类似圆圈,人们叫它大瓮圈。瓮圈山绿荫如盖,树木参天,弓形断崖下是有50公顷水面的金碑水库,传说金太祖阿骨打曾在此饮马,今称其金祖湖。在瓮圈山的北山腰的密林中,有蜿蜒数里、古香古色的道教圣地“三清宫”,瓮泉山的西山腰上有佛教名刹“三山寺”。

距得胜亭数里之外的瓮泉山北山腰就是道家的“三清宫”所在,“三清宫”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现有殿堂7座,从东到西依山而建,建筑面积1000多平米;还有依山挖筑的“老修洞”5个,总深度200米。在“三清宫”和“老修洞”内有佛象40余尊,香客游人不时来此拜访,或有信士礼佛焚香。在瓮圈山的西山腰,是佛教“三山寺”的所在之处,它建筑规模宏大,翘檐飞翅,廊亭相接,环境幽雅;殿内佛像近50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游人香客络绎不绝,诵经布道木鱼声声,香火鼎盛,香烟缭绕。

“三清宫”和“三山寺”散布在瓮圈山的弓形山腰间,山脚下的石碑水库水绿深邃,碧波荡漾,岸边树木、苇塘、稻田如同田园诗般的景色,令人驻足观望,遐思驰骋;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小鸟在树林和苇枝上萦绕、鸣啼,水鸟在湖面上盘旋飞旋,时而轻展双翅,时而陡然俯冲水面,给人以悬念。“宫”和“寺”中的钟磬交鸣,诵经之声阵阵,佛道两家用他们特有的宗教方式,诵经布道,祈祷世界和平、民生安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悠扬的佛乐传入耳畔,几乎叫人忘却了时空。登高远眺东南方向公园中阿骨打的铜像、大金得胜陀颂碑的碑亭、辽金博物馆一群建筑,只觉得它们像粒粒珍珠,隐现在茫茫的草原湿地之中。扑面而来的微风,拂去额头的汗渍,扫去周身燥热,不觉神清气爽,惬意无比,真可谓心静自然凉。到此一游,观瞻了举世罕见的金碑,了解辽、金、宋时期的历史,在信步徜徉中,自然而然地放松、缓解疲惫的身心,实乃不虚此行。

珠尔山与慈云寺

大金有哪些景点(大金故里扶余游)(2)

网络图片

2005年春天,媒体向社会公布一条重磅消息:在扶余县境内拉林河畔的京哈铁路桥下,出土一个19世纪美国生产的铁路机车。一时间,去看百年前火车头的社会各界人士趋之若鹜,人们把蔡家沟这个蕞尔小镇炒得沸沸扬扬,名气大增。朋友,你知道不?在铁路桥的东侧有座闻名遐迩的珠尔山,在镇内铁路的西侧,还有一座慈云寺。如果你在看火车头的时候,没有顺便到这两个地方看一看,真可谓遗憾。为了弥补遗憾,我们就到珠尔山和慈云寺拜访一番。

从扶余市的主城区三岔河镇出发,北行20公里,就到了依山傍水的蔡家沟镇。小镇隔拉林河与哈尔滨市双城区相望,清澈的拉林河像条玉带,静静地从镇子北部流过。河的南岸有座突兀而起的山,像一名关东大汉,傲然挺立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它就是闻名遐迩的珠尔山。

珠尔山坐落在蔡家沟镇的东北角,虽然海拔只有179.9米,但在这坦荡无垠的松嫩大平原上,却给人威严耸立的感觉。传说金国悍将完颜宗弼,就是那个人们耳熟能详的金兀术,曾率金兵在此驻扎,在冷兵器时代,珠尔山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南坡平缓,直贯村镇,北坡和西坡陡峭,拉林河在山脚下缓缓流淌,波平如镜的水面使山显得更加挺拔、险峻。京哈铁路上的拉林河铁桥就在珠尔山的西侧,此山如同门神一般,直扼铁路大动脉,其地理险要自然不必细说。

从镇子的向东北方走去,就是走在上山的路上,整洁平坦的街路,没有城市里的建筑森林遮挡你的视线,红墙绿树掩映着座座房舍,蜿蜒的拉林河支流灰塘沟,穿过镇区,注入拉林河。珠尔山由于大自然的天工巧成,加之周边丰厚的人文景观,使其美不胜收。主峰上的林海松涛构成了美丽画卷:樟子松枝繁婆娑,落叶松笔直挺拔,阔叶林遮天蔽日,林内空气清新,野花恰似串串珍珠,撒落在如茵的绿草地上,到处弥漫着醉人的芳香,山脚下的拉林河碧波荡漾,每逢农历民俗节,拉林河上百舟竞发,画舫满江。游人或垂钓寻蚌,或轻舟漫荡,或撒网捕鱼,总能令游人遐想翩翩,心旷神怡。

在林荫下,草坪上,吃上一顿刚刚从河中捕捞上来的鱼虾,味美趣长,令人流连忘返。在这诗情画意般的地方,放眼四望,京哈电气化铁路、京哈高速铁路、京哈高速公路、国道102线,四条交通干线围绕珠尔山,跨过拉林河,连接吉林、黑龙江两省,吉林省“北大门”的壮丽景色尽收于眼底,坐落在山脚下的冀东水泥扶余公司的建筑群和小镇犹如一幅美丽的立轴画卷,展现在青山绿水的黑土地上,令人一览无余。透过这美丽的画面,我们看到了家乡特有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我们仿佛看到了家乡美好的前景,“南转北转别离扶余县,东跑西颠不离珠尔山”的民谣,萦绕在耳畔心头。

走下风光秀丽的珠尔山,回到蔡家沟镇内去看慈云寺。慈云寺坐落在穿镇而过京哈铁路的西侧,占地面积有3万多平方米。该寺始建于上个世纪的1925年,真可谓历史悠久,慈云寺与哈尔滨极乐寺同源同枝,一脉相连,在东北佛教界闻名遐迩,颇负盛名。慈云寺前绿柳环绕,山门肃穆,宁静而庄严。步入山门,映入眼帘的是二进深宽大的院落,座座大殿雄伟巍峨,气势不凡;回首凝视,柳荫如盖,寺门东西两侧的钟鼓二楼,建筑风格迥异,佛教特征明显,顿时给人置身清修之地的异样感觉。

沿着南北走向的地藏殿和护法殿往里走,绕过头进院的天王殿,来到寺内主要建筑——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建筑面积580平米,殿内的佛像金碧辉煌,气势恢弘。这里是僧人和居士做佛事的场所,也是香客拜佛许愿的殿堂,更是游人必到之处。大雄宝殿的正前方是天王殿,堂高殿阔,供奉的四大天王高大伟岸,雕塑得形象逼真,不乏夸张,给人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感觉,细细端详,颇有风趣。寺中有僧人50多名,分值在各厅堂殿内,为前来上香拜佛的善男信女讲佛布道。常住的居士不下百人,默默无闻地边修行,边为寺院做义工。常年流动的皈依居士在千人以上,寺院每年接待来此观光、进香礼佛的各界人士逾十万人,尤其是农历四月逢八的日子,香客如潮,庙会盛大,东北各地香客游人纷至沓来,给慈云寺带来鼎盛香火和茵茵灵气!

亲爱的朋友:不知你注意到没有,慈云寺中的僧人皆是女性。因为慈云寺是东北地区一座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女尼寺院——尼姑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