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王宋世杰二大结局(状王宋世杰当二两银)(1)

接续,围绕“无尸公案”,宋世杰坚持为洪九平反,可看似易如反掌,其实阻挠重重,一再陷入僵局。

搜集新的证据,每以为离真相越近,每又在原地一圈圈打转,一再翻案,几入险境。

督促严方正下了重审的批文,宋世杰加紧寻找当年与案子有关的四名证人,但三人杳无音信,一人出家为僧。

出家人不问红尘,不愿出门作证,幸亏宋世杰聪明,他即使因案子被追杀,亦从追杀者身上嗅到蛛丝马迹。

雇佣杀手的人,留下万两银票,印有江西官银总号,宋世杰启程到富商扎堆的景德镇,果然,找到当年的两个证人。

宋世杰通过瓷器拍卖会,锁定一人,又在品尝炒肉煲的天香楼,以一味广东三宝之一的陈皮用料,锁定另一人。

状王宋世杰二大结局(状王宋世杰当二两银)(2)

找到了两名证人,本是皆大欢喜,可他们却不愿配合,推三阻四,一看就有问题,若不是与凶案有关,又怎么会用叫嚣掩盖心虚。

这两个人里应外合,在堂上询问的过程里,用推牌九出老千那一套,靠毛笔敲响桌子的次数,互相串供。

被宋世杰识破,可也无济于事,因主审的大人与宋世杰是情敌,大人说串供纯属巧合,以和宋世杰一同写出酒酿丸子为证。

这么一来,两个证人放下了紧绷的情绪,宋世杰质问他们怎么没有良知,他们回答良知是什么东西,有银两行万里,痛苦内疚通通减轻。

状王宋世杰二大结局(状王宋世杰当二两银)(3)

“吃斋不如讲正话”,嘴上的仁义,比不上行为上的亮堂。

宋世杰进行翻案之所以步步为艰,就是由于推搡阻挠太多,他只能自己挖掘,没有人主动跳出来作证。

当又一个消失的证人被寻到,宋世杰从已疯癫的证人手里,拿过来一张写着二两的纸张,他想起当票的样式。

疯癫的证人以前是开当铺的,当了二两银给受冤者洪九,但后来在公堂上,却坚称当给洪九一两银。

洪九是卖猪肉包的,五文可以买面粉,五文可以买菜刀,剩下一两能购买三十斤猪肉,正好二两银。

这二两银的当票,是洪九无罪的有力证据。

状王宋世杰二大结局(状王宋世杰当二两银)(4)

证据确凿,只要升堂审理就可以真相大白,但是,宋世杰非常尊敬的刑部尚书严方正大人,却出面暗示让宋家父子收手。

严方正表面刚正不阿,内里却虚伪不实,他因“青天”二字所累,早就不复当初,为升迁维持名声,已是无恶不作。

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宋世杰也是信了严大人的邪,“官字两张口”,内外两口,表里不一。

宋世杰看到严大人的伪善嘴脸,愤怒惊涛拍岸。

他直言:“你怎会害怕苍天呢,你根本当自己是天,你嘴上的苍生为何,如果有错,也是我们该死罢了!”

“失一而保黎民,说得轻易,洪九,只是你青天名誉下的尸底石!”

状王宋世杰二大结局(状王宋世杰当二两银)(5)

明明是所谓的四个证人杠出的祸,他们贪图受害者纳兰轩随身带的供人参的珠宝银两,贪念起,人和野兽根本没什么分别。

之所以四人会嫁祸洪九,也是掺和着些巧合,洪九走在去法华寺的路上,捡到纳兰轩与四人缠斗时掉下的玉佩。

他拿着玉佩,去当铺换了二两银,就被抓住把柄,四人在二两银上大做文章,致使最无辜的人惹祸上身。

削发为僧的一位证人,算是懂得忏悔,他潜心修习佛法,为冤魂超度,但他依然抵不过心魔的折磨。

这位僧人,常以辽东所产的松香燃入香炉,这熏香味,会令他悔悟的心念益坚,宋世杰非常好奇原因。

状王宋世杰二大结局(状王宋世杰当二两银)(6)

不管多么难以关联在一起,也一样逃不过宋世杰的法眼。

松香为何与忏悔相伴,他发现那年受害者纳兰轩,身为辽东地带的旗人,喜爱腰间挂着一个松香香囊,驱虫赶蚁,效果奇佳。

宋世杰的爹宋寿延靠着金桶大状的称号劫了法场,救下洪九,案件得以正式重审。

宋世杰知道真凶嘴硬撬不开,他只能用松香薰开他们的嘴,找来一个灵媒,假借招魂,真现凶案现场。

审讯升堂处光亮被遮,人就变得紧张兮兮,松香的气味从火盆飘散到鼻子里,当年惊魂的记忆全部勾起。

原本的证人不打自招,证人变凶手,严方正如论如何没想到宋世杰有此高招,只能甘拜下风,不管服气与否,输局已定。

宋世杰打赢了逢冤必翻的官司,胜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