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望岳谈世界首颗)(1)

□单青

以济南命名的卫星,正闪耀在浩瀚星空。

7月27日12时12分,世界首颗低轨量子密钥分发微纳卫星(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也是自2021年“齐鲁一号”和“齐鲁四号”双星发射后,又一与山东紧密相关的卫星腾空。

有人不禁要问,这次发射的“济南一号”量子微纳卫星到底有多牛?

其成功研制,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基于微纳卫星和小型化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构建低成本、实用化的天地一体化量子保密通信网络。通俗点说,“济南一号”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将助力我国扩大在空间量子通信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实现国家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

这是继2016年我国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后的又一突破,中国版“量子卫星星座”再添一颗新星。值得注意的是,“济南一号”重量降低到“墨子号”的约1/6、光源频率提升约6倍、密钥生成时效性提高2-3个数量级,研发及发射成本大大降低。

济南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望岳谈世界首颗)(2)

“世界首颗”上天,为什么是济南?

从命名上就可得见千丝万缕的联系。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周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微纳的量子卫星是面向纯商业化或纯量子产业化,济南一直在量子通信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方面走在国家的前列,也是国际的前列。济南市政府也是非常重视,对量子产业化商业化投入非常大,所以我们把这个面向未来量子通信产业化的这颗卫星起名为‘济南一号’。”“济南一号”由多个单位合作研制、建设和运行,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位列其中,负责组织地面应用系统研制,作为用户总体开展量子密钥分发应用技术验证。

量子科技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近年来,量子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加快发展量子科技,对促进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山东是国内最早布局量子科技与产业的少数几个省份之一,济南更是将量子科技发展列入全市“十大千亿产业振兴计划”。其中,《济南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有64次提到“量子”,量子科技产业被排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第一位。

早在十余年前,济南就先行一步。2010年,山东在济南创立了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量子通信团队正式落地山东。随后又专门创建了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开展量子信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此后几年,济南还组建量子科技产业发展专班,济南量子保密通信试验网正式投入使用,济南市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开工建设,逐步推动济南量子产业从无到有。

济南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望岳谈世界首颗)(3)

基础优势和先发优势,带动了一系列量子信息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如今,济南聚集了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耀量子雷达、国科量子、国迅量子芯等机构,不断创造世界纪录,开拓量子产业蓝海——

2016年,实现404公里抵御量子黑客攻击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创造了光纤量子通信最远距离世界纪录;

2019年,在世界上首次验证远距离双场量子密钥分发;

2020年,创造了509公里光纤量子通信最远传输距离世界纪录;

2021年,实现500公里量级现场无中继光纤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创造商用光纤量子通信距离的世界纪录;参与地面跨度4600公里的天地一体的多用户量子密钥分发等……

在济南这片科创沃土,量子科技产业不断跃升,实现了飞速发展。济南还瞄准更高舞台,力争到2035年,实现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领域大规模商用,量子信息产业达到千亿级规模。

济南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望岳谈世界首颗)(4)

山东量子科技为何强?说到底是“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不仅激活了城市发展原动力,更带动济南量子科技走向产业化。量子科技是山东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过去十几年量子领域高速发展背后,是全省上下支持科技创新的努力和魄力。

近年来,山东省和济南市以政策兜底,将量子科技视作战略布局的重点领域。省市相继出台了省自然科学基金量子科学研究联合基金,以及《山东省量子技术创新发展规划(2018-2025年)》《济南量子信息科学中心建设发展规划2019-2025》等加快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支持政策和发展规划,为量子科技产业发展绘就“路线图”。省市财政专项支持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研发中心,统一协调载体平台,支持重大项目落地和相关技术研究。以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作为承担主体,在济南高新区启动新一代超导量子器件与芯片研制项目,并列入中国“算谷”规划建设内容。

创造一切有利于创新的条件,科技创新才能跑出“加速度”。“济南一号”只是一个新开端,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山东骄傲”腾空,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