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猪年大年初二(2月5日),是传统的“回娘家”的日子,也称为“姑爷节”和“迎婿日”。回娘家为什么选择在大年初二?都有哪些讲究呢?
为何初二才能回娘家?
为什么必须在正月初二而不能正月初一呢?迷信观念认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老祖宗如果看到家里有“外人”,就不愿进家了,因为,已婚女人被认为是“外人”;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里过除夕、初一。
老祖宗享用供奉后,在初一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儿就可以回家了。这个规矩在旧社会特别是农村是很严格的,违反了就是大不敬。新社会人们虽然不相信鬼神,但仍是比较严格地遵守着。如果由于某种特别的原因,已婚女儿在家里过年,那可能父母、家人都会十分的不高兴。这也是一种沿袭已久,而且可能还要执行很长时间的文化现象。
还有一种民间说法是,嫁出去的女儿在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
“姑爷节”的讲究
姑爷有“半子之劳”,俗话说“一个姑爷半个儿”。大年初二这天,出嫁的女儿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女婿精神抖擞,穿戴一新,带上丰厚的礼品,专门给岳父岳母拜年。同时,娘家也要盛情款待女婿,希望女婿平时要好好关照爱护自己的女儿。所以这天也被称为“姑爷节”,是女婿们比较尊贵的一天。
这一风俗在各地的时间不尽相同,但大多数选择在大年初二这一天,俗称“迎婿日”。老少团圆,旧时有的人家会选择这一天拍一张“全家福”照片。
这天一大早,小两口便开始为走娘家的事儿精心准备着。女的拾掇得漂漂亮亮,男的穿得整整齐齐,孩子也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后媳妇往往再三嘱咐丈夫和孩子在说话、行为等方面一些应该注意的礼节,一切完毕才带着礼物高高兴兴直奔目的地。娘家人往往会站在门口笑眯眯地迎接闺女女婿一家人,笑纳礼物的同时有孩子的还要给一些压岁钱。
从婆家临走前,尤其是新媳妇,婆婆要包上一个红包袱,这包袱媳妇是不得打开看的。如果包袱里放上甜的东西,譬如甜点心,就说明婆婆对媳妇满意。
回娘家的闺女还要带上糖果和面条,糖果表示祝愿生活甜甜美美,面条是表示健康长寿的意思。
到了娘家见了爹娘之后,女婿要先给岳父岳母等老人们磕头拜年。然后,由岳父或者舅哥领着,到附近的本家或比较亲近的人家去给长辈拜年。闺女则自己到街坊邻居平常关系不错的人家拜年。
从初二丈母娘家的第一顿开始,老丈人家族的亲戚会排着队的请吃,而且女婿要坐上座,以显示对女婿的尊重,也是让女婿善待自己的女儿。
女儿回娘家还有个讲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的思念。
山东的风俗是,大年初二女儿回娘家是一件很郑重的事。女儿女婿要提前备下糕点、水果、烟酒等几样拿得出手的礼品。娘家要摆两三桌丰盛的宴席款待女婿,每桌都是八个碟子四个碗。
这个习俗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一些内容上的变化,但正月初二回娘家的传统习惯一直没有改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翟恒水 综合自新华网,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