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早教的方式很多,绘本共读是有力提升孩子认知能力、建立高质量亲子关系的重要方式。

突如其来的疫情反而让很多父母有了难得的长时间的亲子时光,我家也不例外。这一个多月大量的亲子共读下来,叶女士的变化非常明显:

1、语言能力飞速进步。中文方面,从2020年1月份只能说出两个重复的字,到现在几乎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英文方面,叶女士在生活中已经可以用英文名词表达她的需要了。叶女士的语言能力进步之大让我们惊喜,当然,我们可能正好碰上了她的语言爆发期,或者说我们加速和利用了她的这个阶段;

2、对中英文绘本兴趣大幅提升。每天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刷牙,每天都会孜孜不倦的拿着不同的绘本要求爸妈进行绘本阅读,而且品类很杂,英文单词书、英文绘本、中文绘本、儿歌、古诗、识字卡等等;

3、专注力大幅提升。几个月前叶女士看绘本只能坚持十分钟左右,到现在可以刷完六十多本整套英文分级教材(是的,我们把分级教材当绘本玩儿)不分心,有时候甚至她会自己认真翻阅绘本很久很久。

宝宝英语早教在家里怎么入门(在家如何给孩子做早教)(1)

宝宝英语早教在家里怎么入门(在家如何给孩子做早教)(2)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宝宝身上有一千种绘本阅读的习惯。

下决心专注英语启蒙后,我有意识的去接触了很多孩子,和他们一起玩、一起学习、教他们学英文、包括与他们共读绘本,了解了很多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行为习惯和认知习惯。

今天我总结了一下,亲子共读除了父母投入全身心的陪伴、付出大量的心力,这些大家都已经达成的共识外,针对不同性格爱好、阅读习惯的孩子还有一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提升孩子的绘本阅读状态。

1、喜欢重复阅读同样内容的孩子

说的就是叶女士。这本书,今天我为叶女士读了不下十遍:

宝宝英语早教在家里怎么入门(在家如何给孩子做早教)(3)

是的,叶女士的阅读习惯就是发现一本感兴趣的书后,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要求家长反复阅读,叶女士感兴趣的书籍,我和我爱人都能背下其中的内容——真的读过太多遍了。

从孩子的心理上看,阅读同样内容的书籍能让她有安全感,她知道接下来的一页会有小山坡出现,她知道结尾处所有人都高高兴兴的坐在月亮下吃点心。

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更容易学习,叶女士的很多知识都来自于绘本,看的多了,她会有自己的理解——不仅是对于绘本,孩子也会把这些知识迁移到她的认知中去。

叶女士在绘本中学会了「fish」(鱼)这个单词,绘本中所有形象、所有颜色的鱼她看到都会指出来「fish」,甚至有天我家吃鱼,她指着案板上的鱼兴奋的喊「Fish!Fish!」

面对这样的宝宝,作为家长欢喜又忧愁,但也必须奉陪到底!孩子想要读多少遍都是可以的,这是他们熟悉、学习的过程,我们只要一遍一遍当复读机,全心全意的读好就可以了!

2、喜欢从中间开始读、只对特定内容感兴趣的孩子

据我观察,很多宝宝都有这个现象,哪怕是再喜欢读书的宝宝,也会对一些特定的书籍、或某本书籍的某个章节兴趣特别浓厚,导致的现象就是没办法按照父母的期望从头到尾进行阅读,只喜欢翻到某一处要求父母反复阅读。

叶女士也有这个现象,比如这本书:

宝宝英语早教在家里怎么入门(在家如何给孩子做早教)(4)

这本书的内容是讲述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其他页的内容对于叶女士来说过于抽象无法理解,只有其中的这一页她特别喜欢。

因为全是食物,她平时能够接触到的、能够把理解迁移出去的。

我的小外甥,从小是个车迷,在众多图书的阅读中,独爱汽车类书籍。

这是在阅读中孩子正常的阅读现象,作为家长不必担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但我们确实可以通过一些小小的技巧去引导孩子进行更广泛的阅读。

首先肯定孩子的爱好,不要简单粗暴的否定。孩子展现了爱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表明孩子的独立意识正在增强,作为家长千万不要因为不能理解或者不耐烦而去否定。

利用孩子的爱好进行引导。比如我的车迷小外甥,在和他阅读《大城市,小城市》时,我们先一起读了一本关于小汽车的英文绘本,绘本的最后是一辆蓝色小汽车。合上书,我假装刚刚发现这本书,告诉他:蓝色小汽车跑到这本书上去了!

宝宝英语早教在家里怎么入门(在家如何给孩子做早教)(5)

小外甥果然非常感兴趣,我们很顺利的把这本书读完,他了解了····也似乎发现自己并没有很讨厌这本书,现在每次读完「蓝色小汽车」,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看看蓝色小汽车去干吗了。

放松心态,不必着急。比如叶女士只喜欢食物的章节,因为我们明白,对于其他的内容她现在无法理解,等她长大后再讲就好了。

就算孩子特别不喜欢某一本书,也没关系,谁也不是对所有事务都有兴趣啊!

3、喜欢撕书、抢书的孩子

撕书和抢书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身上,大概几个月到一岁多。

宝宝英语早教在家里怎么入门(在家如何给孩子做早教)(6)

好事,恭喜。

孩子抢书,表明孩子对书本有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可贵的。

小孩子是不明白书是要用来「看」的这个道理的。接触书籍之初,孩子很可能还不明白书是要用来看还是用来吃、是用来撕还是用来擦。面对新鲜事物,孩子只是想要用自己的方式研究一番。

更何况,父母拿书向孩子展示时一定是情绪饱满、热情高涨,这就更能引起孩子对这个新鲜事物的兴趣。于是想拿到自己手里研究一番,却发现爸爸妈妈坚决不给,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更加明确的信号:这是个有意思的东西,我爸妈对这个东西很有兴趣,我一定要拿到手里研究研究。

对待孩子抢书的态度:要抢,就抢走好了

叶女士(我闺女)还有过啃书的经历。那时她还在口欲期,喜欢用嘴巴探索世界,理解,那时给她提供的都是撕不烂的布书,咬几口孩子对书本的认识建立了,也发现并不好吃,自然没兴趣再咬。

所以作为家长,不需要对孩子「抢书」的行为焦虑或担心,只需要正确引导就可以了。

一岁多的孩子抢书,也有可能是一个让老父亲和老母亲扎心的事实:你们讲的内容不能让孩子满意。

可能是孩子没听到自己想听的内容,可能是孩子觉得家长讲的太慢,也有可能是发现了更有趣的内容想要赶紧进入喜欢的部分。

做家长的,得仔细观察。

孩子把书抢到手后接下来是什么动作?

抢到手后将书扔到一边,很可能是对这本书的内容不感兴趣,那就换一本吧,别心疼自己买绘本的费用。排除错的,才能和对的相逢。何况说不定过段时间孩子对这本书就会重新燃起兴趣,也不算浪费。

抢到手后孩子自己进行翻阅,那很有可能是对家长的「服务」不够满意,这样的情况下不必要求孩子按照书籍页码顺序一页一页读下来,可以从孩子自己选择的那一页开始读。看看孩子对哪些地方感兴趣,在旁进行介绍。读的多了成了习惯,其他页码的内容孩子自然也能接受的。

我家叶女士现在虽然很爱书,但听到她不喜欢的书时照样会一把抢过来丢到一边,再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过来。

我们基本上都随她去,叶女士不喜欢的都是关于机械、昆虫、恐龙之类的内容,我们也理解,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我们要在尊重的原则下引导。

日常点滴中树立保护书籍的观念

叶女士曾经在兴奋时撕烂过书页,也不算是故意的,手撑地站起来时正好放在一本摊开的故事书上,手一滑,书页烂了。叶女士听到书页撕烂的声音明显愣了一下,然后不知所措的看向大家。

我正好在她身边,我告诉叶女士没关系,宝宝是不小心撕烂的,书页可以重新粘好。带领叶女士将书页重新粘好后,我告诉她:以后对待书籍要仔细一些,书是很宝贵的财富,要保护书籍、尊重书籍。

虽然现阶段的叶女士还不太能听得懂这些话的内容,但我相信,尊重知识的一颗种子已经在她心里种下了。

等孩子学会爱护书籍,自然更不会有「抢」这个举动了。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学习、最好的教育一定是在父母的陪伴下进行的。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遇到迷茫和焦虑,但只要用心观察、科学实践,一定会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宝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