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年前,有一部极其写实的纪录片,既没有《猎毒人》当红演员的加持,也没有《湄公河行动》跨国追捕的大场面,更没有《绝命毒师》的艺术表现力。
但它用最真实、最深刻、最惨痛的镜头,最大尺度的展现出禁毒、缉毒、吸毒背后的真实、残酷和血腥。
活生生的将阳光背后,看似完好却内里已经生蛆的一个社会问题毫不留情的一剑割开,流血、流脓冒着血腥味的呈现给观众,这部大尺度纪录片叫做——《中华之剑》。
这部拍摄于1994年的纪录片。虽有着不清晰的画质,难看的画面,央视的配音,毫无摄影技巧,毫无故事编排,但它却最直观最简单粗暴的给大家,展示了毒品的“力量”
01纪录片的第一集《失乐园》,讲的是一对来自昆明的吸毒姐妹。
姐姐28岁,妹妹25岁,经济富裕却在大好年华染上了毒品。可是自从吸毒以来姐妹俩加起来就已经花费了二十三四万。
在1994年,那个万元户都不常见的年代,这笔钱可以算得上是巨款。
姐妹俩的手臂上,都布满了针孔和疤痕,有些伤口甚至已经溃烂。而戒毒无疑是十分痛苦的,妹妹甚至尝试过割腕自杀。
记者问妹妹痛苦到什么地步呢?
“那个心啊,就好像很多小蚂蚁在爬,根本坐不住,好像要跳出胸膛,全身都是痛的。”
她们自愿来戒毒所戒毒,是因为受到一个18岁男孩就在她们面前死亡的震撼。
02吸毒成瘾,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没有经历过戒毒,根本无法体会,戒毒是多么艰苦的一个过程。
在这部纪录片中,昆明的张福娟原本面容姣好,外放能干。在那个家境大都清贫的年代,她早早赚下了十万元,成了几姐妹中最有钱的一个。
但毒品的危害,很快击垮了一个人!
她还允许摄制组拍下自己毒瘾犯时的惨状,哭喊,挣扎,抽搐,狰狞,撕心裂肺,以此来警示世人!
摄制组在拍摄一半之后放弃,因为这种残酷根本不是常人应该承受的。
在过完自己二十八岁生日之后的张福娟。说出了,这可能是自己最后一个生日的话。
令人心痛之余,更让人对毒品产生了厌恶和痛恨。
03吸毒和贩毒是“零容忍”的罪行,千千万万家庭在这里支离破碎,千千万万的警察在这里失去生命。
有的人,甚至有家不能回,孩子不敢随父亲的姓。夫妻明明在一起上班,却不能同路,在街上迎面相遇,都不敢叫对方名字。
有的人活着却不能相伴相随,而有的人却不得不生离死别,遗憾终生。 1986年9月,云南禁毒民警施翔宁为了抓捕跳入流沙河逃跑的毒贩,奋不顾身地跳进河里。
但这一跳,施翔宁再也没有回来了。
缉毒烈士王士洲的葬礼上,他85岁的母亲在棺前扇了棺材中的儿子一耳光,念叨着:说好了我要走在你前面呢。
老人的话,儿子再也无法回答,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只有老人独自承受。
试想当你含辛茹苦,又亲手把儿子送上缉毒前线,那样的心情,常人很难体会。每个烈士的家庭都在遭受重创。
2016年,我国公安系统牺牲的缉毒警察就有362名。
也就说,一年365天,几乎每一天都有一位缉毒警察会牺牲,都会有一个家庭变得破碎。
而你我眼前的幸福祥和,其实是这些勇者用生命换来的。
就如同《湄公河行动》里所说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缉毒警察永远是一群被打满马赛克的面庞。
因为一旦曝光,连带家庭都会被毒贩盯上,随时可能遭遇灭顶之灾。原谅我不想用宏大的叙事去歌颂他们的伟大,去讴歌他们的牺牲。
遗憾他们做着世界上最正义的事情,却一生躲躲藏藏,活得潦倒不堪。
遗憾他们明明只是一个个平凡的人,却从未过过一天安稳太平的日子。
甚至到最后,连葬礼都被打满了马赛克!
钟南山院士曾经说过:
“吸毒是绝望和死亡的代名词。别让‘我以为’变成‘我后悔’。”
切勿一时的放纵,堕入命运的深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