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爱情公寓5》官方发布了杀青、定档预告,但评论区依然聚满了网友的口诛笔伐,豆瓣该剧条目下更是从去年起便汇集了不少高赞毒评。
虽然21世纪下的网络时代观点林立,众口难调,但有一点是一致的:网友对于“抄袭”基本都是“零容忍”,尤其是当“事发方”拒绝认错和悔改时。
虽然我们常说“舆论能置人于死地”,但抄袭被曝光后继续觍着脸挣钱的也不在少数。
毕竟当“抄袭”让你从无名小卒一转眼变身“成功人士”,面对纷至沓来的名望、财富,即使明知是错,也会一条路走到黑。
皮哥最近看了一部法国电影,2015年的《完美男人》,讲的就是关于讲的就是关于“抄袭”的故事。
电影讲述一个叫做马蒂厄·瓦索的年轻人,他只有26岁,靠做搬运工挣着微薄的收入。
但是马蒂厄很努力,他立志要当一名作家,把业余时间都用来码字,写了一本叫做《背后的男人》的书,寄到出版社去,却被退回来了,也不跟他说哪里写得不好。
这事令马蒂厄多少有点沮丧,但是他的命运很快就有了转折。
有一天搬家公司安排马蒂厄去清理一套旧房子时,他意外捡到了一本战地日记。
原来那房子里原本住着一个叫莱昂·沃邦的退伍军人,他于1958年在阿尔及利亚的首都阿尔及尔打过仗,后来便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日记。
马蒂厄回到家里就把日记原原本本抄了一遍,又起了一个书名叫《黑沙》,变成了他自己的作品,日记手稿也被他付之一炬。
小说被马蒂厄寄到了出版公司,很快就得到了回复,主编斯特凡·马尔桑亲自给他打了电话,说愿意出版他的书。
随着《黑沙》的畅销,马蒂厄一夜成名,很快名利双收,踏入人生巅峰,还跟一位叫艾丽丝·福塞克的千金小姐走到了一起。
很快三年过去,马蒂厄搬进了未婚妻艾丽丝家的大别墅里,和她的家人住在一起。
未来岳父阿兰·福塞克和岳母文森特也都是文化人,阿兰是个军事迷,家里收藏着很多贵重的武器。
不久阿兰的干儿子斯坦尼斯拉斯·里歇尔也到了他们家里做客。
斯坦对《黑沙》很着迷,是马蒂厄的忠实迷弟,经常会问他关于书的内容。
但因为那书其实本就不是马蒂厄写的,每次谈话他都多少会显得吞吞吐吐,这都让斯坦看在眼里,对他开始产生怀疑。
更糟糕的是,马蒂厄早已经向出版公司预支了下一部书的版权费,但他在这三年内却码不出一点东西来。
这让主编斯特凡很不爽,经常打电话来催稿,而银行也打电话来,说他的账号已经透支很多了,催他赶紧还钱。
马蒂厄被催得没办法了,便准备把自己之前被退回的《背后的男人》拿出来应急,他把小说改了作者名字,打印出来拿给艾丽丝看,想听听她的意见。
艾丽丝看过小说之后的评价却是写得太矫情了,缺乏灵感,一定是菜鸟写的东西。
不用说,要是把这《背后的男人》寄给出版公司,肯定不能通过,搞不好还会身败名裂。
马蒂厄又想出了一招,他开着车到了郊外树林里,用自残的方式把自己弄伤,再把笔记本电脑摔坏,制造出被抢劫的假象。
马蒂厄报了警,声称自己被两个壮汉抢劫,随身携带的电脑也摔坏了,快完成的稿子也在里面,而且没有备份。
主编斯特凡接到电话自然很不爽,但也没办法,只能答应再给他时间,而且心平气和的要他认真写。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次他在书店里搞签售活动时,有个老头突然出现,声称自己是莱昂·沃邦的战友。
老头知道马蒂厄的一切秘密,他向马蒂厄勒索5万欧元,如果不给他,就把马蒂厄的所有丑事都曝光。
马蒂厄哪里还有钱给这老头,他想到了未来岳父阿兰收藏的那些名贵的手枪,便乘夜潜入客厅偷了几支枪,将其藏在自己的房间里,并伪装成外人潜入偷窃。
但是迷弟斯坦早已经对马蒂厄产生了怀疑,他偷偷溜进了马蒂厄的房间,很快就找出了那些枪。
马蒂厄害怕东窗事发,和斯坦打了起来,竟然错手将他打死了。
就和《赛末点》里“脚踏两只船”的威尔顿一样,一个人做了错事而怕人知道,就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掩盖真相,而这样做也只会越陷越深,最终难以自拔。
马蒂厄也是如此,他原本只是剽窃别人的日记,为了掩盖真相,竟然发展到去杀害一个无辜的人。
人在做,天在看,马蒂厄越想摆脱困境,麻烦就越是接踵而至。
他把斯坦的尸体扔进了海里,却很快被发现。警察到艾丽丝家里来调查,声称只要用DNA排查,很快就能找到凶手。
祸不单行的是,上次来勒索他的那个老头,收了那几支名贵手枪之后,听说了马蒂厄杀人的事,便又打电话来勒索他更多的钱。
马蒂厄最后走投无路,只好约老头出来见面,并设计让他死于车祸。
他让老头戴上自己的手表,再把轿车点燃,伪装成自己出车祸被烧死的样子,让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
最后马蒂厄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干着搬运工的工作。
有一天马蒂厄路过一间书店,竟然看到自己的书出版了,且又成了畅销书。
原来在马蒂厄心力交瘁的时候,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新小说叫做《欺诈》,那本书被艾丽丝拿去出版,成了马蒂厄·瓦索的“遗作”。
马蒂厄也看到了在书店里正在搞售书活动的艾丽丝,怀里抱着他们的孩子,但是马蒂厄已经不能再和他们相认了。
《圣经》上说:“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看了马蒂厄最后的下场不免让我们毛骨悚然,马蒂厄的这部《欺诈》如果早一点写出来,也许他最后就不用走到这一步。
但是退一步讲,如果没有这些曲折的经历,他也写不出《欺诈》,电影的讽刺意味就在这里。
其实电影的主旨非常高大上,就是导人向善,抄袭和剽窃别人的东西终归是不好的。一个人有怎样的成就,和他自身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有多大的头,就戴多大的帽子,虚假的名望只会让你堕入欲望的深渊,最后整日活在对现实的恐惧里。
时间也终会暴晒一切虚伪丑恶,与其遗臭万年,不如从现在起做个干净的人。
活得清白,比什么都好。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