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日
为了让国际社会更好的应对海洋挑战并搭建专门平台,以进一步宣传海洋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关注人们赖以生存的海洋,了解海洋自身所蕴含的丰富价值。同时也为了更深刻的审视全球性污染和鱼类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给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联合国于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上将每年的6月8日确定为“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2009年,联合国将首个世界海洋日的主题确定为“我们的海洋,我们的责任”;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海洋日”,主题为“为可持续海洋创新”(Innovation for a Sustainable Ocean)。也是我国第十三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
红树林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为适应海岸潮间带的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特性,其中最明显的是以“胎生”方式进行繁殖,它的种子还未离开树的果实中便开始萌芽,生长成绿色棒状胚轴,悬挂在果实的下端,下端粗重,上端渐尖而轻,成熟时脱离母体而堕落入滩泥,数小时内可生长根,或掉入海水中,随波飘流远播。红树林组成种类的叶子通常厚,革质或肉质,有光泽、全缘,表皮组织有厚膜而且角质化,气孔常藏于表皮下或叶背,且有短而紧贴的茸毛,可避免海水进入,还有贮水组织和泌盐腺体,可以排出多量的盐分等。根系有发达的支柱根、板状根、笋状呼吸根、膝状呼吸根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红树属植物的密集支柱根,它从树干或枝干各部位成放射状长出,向下伸长插入泥中,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架,外貌似鸡笼状,故被称为“鸡笼罩”,使植物处于风浪中而不为所折。由于长期生长在缺氧生境中,植物的通气组织特别发达,这一特征也是长期适应环境的一种特殊反应,并形成一种特有的景观。
秋茄
▼尖瓣海莲
红榄李
▼卵叶海桑
红树林湿地及其功能
红树林湿地作为重要的海岸湿地类型之一,已被列入拉姆萨尔公约国第四届成员国大会制订的拉姆萨尔湿地分类系统及中国湿地资源调查分类系统。红树林湿地对保护海洋生态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维护生物多样性功能
红树林湿地在维护海岸带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其它生态系统相比 ,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更加丰富, 水生生物的物种多样性远远高于其它海岸带水域生态系统 。目前 , 全世界的红树林湿地中拥有真红树植物70种 , 其中中国现已查明的真红树植物为27种。由于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一般具有物质循环周期短 、能量流动速度快和生物生产效率高的特征 , 这就为各种各样的生物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中包括红树林群落、藻类、浮游植物 、浮游 动物 、底栖动物 、昆虫 、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等。红树林湿地是海洋鸟类最理想的天然栖息地 , 凡红树林湿地分布的区域 , 均保持了较高的鸟类种群 。尤其对于候鸟, 红树林湿地广阔的滩涂和丰富的底栖动物为迁徙鸟类提供了落脚歇息 、觅食 、恢复体力的一切优厚条件。例如 , 从澳洲经我国东南部沿海红树林分布区再到俄罗斯西伯利亚沿线是候鸟途经我国迁徙的三条主要的路线之一 , 每年经过我国南方深圳湾湿地歇脚或过冬的鸟类就有10万只以上 。我国红树林分布区内鸟类超过200种 , 其中包括许多珍稀濒危或国家级保护鸟类 , 如白鹤 、白肩雕 、白鹮、黑脸琵鹭等。
2
消浪护岸功能
暴风浪是海岸及堤防遭受破坏的主要动力因素,而红树林被称为绿色的抗浪“城墙 ”。红树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 ,纵横交错的支柱根、呼吸根 、板状根、气生根、表面根等形成一个稳固的网络支持系统,使植物体牢牢地扎根于滩涂上,并且盘根错节地形成一道道严密的栅栏,增加了滩面的摩擦力,能阻挡水流 、减弱流速 ,从而起到了防风消浪的作用。红树林覆盖度大于0.4和林带宽度在100m以上时,其消波系数可达85%,能把10级大风刮起的巨浪化为平波。红树林是海岸带极其重要的防风林,红树林具有抗御40年一遇强台风的能力,能有效保护海堤免于冲毁,减少堤内经济损失。据专家评估,分布在海岸线上1km长的红树林带,每年在抗御台风灾害方面可提供约8万元的防护效益。
3
促淤造陆功能
红树林通过根系网罗碎屑的方式促进土壤沉积物的形成。红树林滩地淤积速度是附近裸滩的2~3倍,可促使沉积物中粒径小于0.01mm的粘粒含量增加,并以其枯枝落叶直接参与沉积。因此,红树林可加速滩地淤高并向海中伸展,使海滩不断扩大和抬升,从而起到巩固堤岸的作用。有的红树植物能产生胎生幼苗 ,它们从母树上脱落下来,在红树林带的前缘定植生长、成熟,胎生苗再定植,逐渐扩大林区面积,红树植物的根系不断向海延伸 , 淤积不断增加 , 土壤逐渐形成,使沼泽不断升高,于是林区的土壤逐渐变干,土质变淡 , 最终成为陆地。红树林所具备的这一使沧海变陆地的生态功能 ,从而能抵御全球温室效应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和海水浸吞陆地的后果。
4
净化大气和海水功能
红树植物和其它绿色植物一样,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和氧气的释放者。红树林属于常绿阔叶林,据估算 , 每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可消耗二氧化碳1000kgd-1,释放氧气730kgd-1。此外 , 红树林下泥土中H₂S的含量很高,泥滩中大量的厌氧菌在光照条件下能利用H₂S为还原剂,使CO₂还原为有机物,这是陆地森林所不具备的。红树林植物能通过多种方式把大量重金属污染物稳定于沉积物中, 从而对海湾河口生态系统的重金属污染有净化作用。此外,被植物体所吸收的重金属主要分布于根、茎等动物不易啃食的部位,这样使海湾河口生态系统的各级消费者能够得到基本洁净的食物。某些红树植物幼苗的根部有大量吸收某种放射性物质的功能,如木榄、老鼠簕、秋茄和桐花树幼苗的根,能大量富集90Sr ,且桐花树幼苗所吸收的90Sr有97.7%集中在根部。
5
社会经济功能
世界上现有的红树林湿地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地区。这里除了红树林植被以外,任何其它的植被类型均难以在这高度盐渍化的潮间带持久地生存,只有红树林群落能够适应这种特殊的环境条件。红树林群落中多种多样的植物种类 , 映衬在水面上下的形态各异的红树植物根系分布, 丰富多彩的鸟类飞翔觅食 , 出入莫测的底栖动物栖息繁衍, 使得红树林湿地成为沿海独特壮观的风景地,因此现存保育完善的红树林湿地几乎都已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观光景点和天然环境保护宣教基地。此外,红树林湿地的经济价值不可忽视,保育良好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可以成为食品、药品、饲料、化工原料、造纸原料、香料、建材和薪炭林等的天然采收场。也可以适度用作无公害鱼虾养殖、饲养水禽的天然养殖场。红树林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构造基因库和研究物种演化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中国红树林湿地
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红树林湿地分布范围北起浙江温州乐清湾,西至广西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南至海南三亚,海岸线长达14000多千米,现有红树林面积34472.14hm² ,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台湾等地,中国红树林湿地的红树植物种类由南向北逐渐减小,其中真红树植物27种,半红树植物11种。
总体上,我国红树林面积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城市建设、污染、围垦、过度捕捞和采集等原因使红树林面积从42001hm²迅速减少到2000年的22024.9hm²。2000年后由于政府更加重视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通过制订相应的保护法律法规、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红树林恢复和人工造林、加强动态监测和管理措施、加大宣传教育等措施,使我国红树林面积快速增加到2013年的34472.14hm²。
保护红树林和海洋生态,我们在行动:
▶ 了解和宣传红树林和海洋生态知识
▶ 低碳生活,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
▶ 拒绝食用和使用野生动植物产品
▶ 参与到保护红树林和海洋生态的志愿者活动中来
图片来源:图片来自自然资源部官网和网络。仅用于公益环保宣传活动,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严禁商用。
▍内容来源:防城港发布
▍综合编辑:掌上防城港工作室
▍内容审核:防城港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法律顾问:广西维冠律师事务所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视频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