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说:作者认为,年轻人沉迷be美学,也是治愈自己的过程真实的人生剧本,总得有些遗憾的情节,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大话西游紫霞仙子最美瞬间?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话西游紫霞仙子最美瞬间(大话西游里的紫霞仙子)

大话西游紫霞仙子最美瞬间

小年说:

作者认为,年轻人沉迷be美学,也是治愈自己的过程。真实的人生剧本,总得有些遗憾的情节。

推荐给你,静夜思。

《大话西游》里的紫霞仙子,为什么火了27年?来源:槽值| ID:caozhi163

年轻人怎么点咖啡的?

一杯美式,苦一点,比我的命都要苦。要冰的,跟我的心一样冰。

生活已经很苦了,总有些人选择苦上加苦,以毒攻毒。

比如最近,火遍全网的“be美学”。

所谓be,即bad ending(悲剧结局),无论男女主恋爱谈得有多甜,剧情中发了多少糖,最后都会走向分离。

被BE虐得死去活来的年轻人,一边流泪,一边感叹它的艺术美感。

身为BE美学代表人物之一,《大话西游》里的紫霞,有句台词,生动概括了热衷“被虐”的读者和观众:“就像飞蛾一样,明知道会受伤还是会扑到火上,飞蛾就是那么傻”。

be美学到底有啥魅力?

用网友的话说:“大团圆结局也就那一瞬间会感慨真好,但悲剧却是永不落幕的意难平。”

明明小甜剧嗑得上头,到头来心心念念的还是那些“春季限定”、“夏季限定”的爱情故事。

让人肝肠寸断,伤心欲绝的be美学,为啥这么受欢迎?

1

人们对be美学的偏爱,其实早已有之。

古早年代长红不衰的网络文学,几乎都有一个悲剧的结尾。

比如知乎旧帖《图书馆停电许愿30秒》,每隔一阵就会被推上热搜,反复将网友们拖入emo的情绪之中。

答主和男友相恋多年,在翻看男友手机聊天记录时,才发现男友早已和同门师妹暧昧不清。

某次男友陪她过生日,在她低头许愿的30秒钟里拿起手机回了消息。

后来她才知道,那是他的师妹在和他抱怨图书馆突然停电。

“在我闭眼许愿的30秒,你是在担心她因为图书馆断电害怕,还是希望以后年年能陪我过生日?”

“图书馆30秒”的热搜,便来源于这句追问。

狗血的剧情,对比克制的文风,让无数网友高呼:“看了图书馆30秒,没人会想谈恋爱。”

“不嫌事大”的博主,甚至把这个帖子和其他一些悲剧结局的网络故事一起,列为恋爱前必读文献。

般配的男女主,甜蜜的恋爱日常,再加上“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分离,是be美学经久不衰的经典配置。

在这些be美学中,看到了非主流时期爆火的“感殇文体”的影子。

想当初,没有几首古风歌的歌词里不出现“殇”字。

许多传唱甚广的流行情歌,更是从名字上就透露着浓浓的悲剧意味。

被“殇透了”的网友们跟着这股非主流风潮,还创作出了盛行一时的“QQ空间文学”。

都说年轻人的社死瞬间之一,是不小心暴露从前的QQ签名。

别问,问就是不要随便对QQ空间进行考古。

遣词造句虽令人脚趾抠地,可回头再看,才发现be美学的精髓被它诠释得一清二楚——

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

2

相比较为克制的文字表现形式,电视剧里的be美学更是一把具象化的刀子。

《天龙八部》里,阿朱和乔峰的结局是好多人的“意难平”。

乔峰的身世本身就一个悲剧,阿朱是乔峰唯一的知己。

在乔峰寻仇寻到阿朱生父段正淳身上时,阿朱决定易容成段正淳的模样赴死。

得知自己误杀了阿朱,乔峰肝肠寸断,悔恨无比。

后面任阿紫深情相待,也再难被打动。

连金庸本人都被自己写的剧情“刀”得不轻:“重读自己作品的时候,常常为书中人物的不幸而流泪。”

童年神剧《仙剑奇侠传3》,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剧情,也是最虐的两幕:茂茂割肉、龙葵祭剑。

这些虐心的剧情没成为90后的童年阴影,反而是他们小心收藏的童年记忆。

更不用说“小时候看笑了,长大后看哭了”的《大话西游》。

紫霞仙子爱上至尊宝,但至尊宝却骗她、利用她,一心只爱白晶晶;当至尊宝终于意识到自己爱上紫霞仙子时,她却替至尊宝挡剑而死。

童年时只觉得台词有趣,打斗精彩,至尊宝的搞笑很无厘头。

长大后才发现,那个爱而不得、无可奈何的至尊宝,正是成年后的我们自己。

故事的悲剧结尾,何尝不是对应了我们人生中的遗憾和无奈。

既然悲剧那么惨,为什么我们却“越惨越爱看”?

事实上,这和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提出的“悲剧悖论”有关。

悲剧中起承转合的剧情,使我们产生了悲伤、抑郁等负面感受,也为我们提供了合理的情绪宣泄口。

在与故事中的人物共情时,我们的大脑会分泌催产素,它所催生的同情、怜悯等情绪能让人产生强烈的联结感。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在他人的故事里,哭自己的人生。

共情太深的网友们,甚至会产生身体上真实的痛觉。

心理学中,有相关研究证实了这种疼痛的合理性——

人类的情感反应,通常会影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一旦情绪波动,便会导致平滑肌的收缩,随之带来的则是身体的酸涩或疼痛。

胸闷、心绞痛,腹部抽紧的阵痛感,以及手脚发酸发麻,都可能是be带来的创伤后遗症。

一边喊痛,一边在痛苦带来的共情中欲罢不能。

be美学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共情:主角们谁先被虐的?是观众先被虐的。

于是在一次次意难平中,囤好纸巾,再来一遍。

3

和大团圆的结局相比,悲剧结尾更多地指向现实,描述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接近与背叛,爱与困境。

注定矛盾重重、不可持续的情感关系,为何会让我们如此上头?

莫言在《檀香刑》里谈过悲剧的美:“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当人们目睹一场美丽的盛宴消逝时,反而能找到安心感。

成年人比谁都清楚,美好的东西往往不可持续。

大团圆纵然带来一时的心满意足,可放在现实生活里,也只是悬而未落的皮鞋。

在真实的生命体验里,男女主在一起不是结局,而是开始。

普通人没有主角光环,也鲜见爽剧人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容易代入悲伤的结局。

毕竟少有人体会过真正的圆满,但谁心里都埋着几处遗憾。

快乐与苦痛交织,圆满与残缺共存,本来就是人生的常态。

童年时总憧憬着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成年后才懂得一地鸡毛才是人生。

对于年轻人来说,沉迷be美学,也是治愈自己的过程。

主角光环强大如斯,尚不能得偿所愿,更何况我们普通人。

作为自己生活主角的我们,在不得不忍受现实和希冀的落差时,也可以提醒自己:真实的人生剧本,总得有些遗憾的情节。

或许这是人生的美学设计。

来源: 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