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几个星期,终于想起来和田玉籽料的几个规律还没有胡说八道完。

今天继续吧。

细洒金出羊脂

如果每周您都有耐心看我在这个公众号上胡说八道,我想关于和田玉籽料的结构,应该理解差不多了吧?

细洒金出羊脂是一种现象,倒过来推理——好肉容易挂细洒金皮。

足够优质的和田玉性质稳定,肉质交织紧密,换句话说密度极高,矿物质也就极难附着其上,从而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细洒金皮。

如何看懂和田玉籽料(胡说八道和田玉籽料的几个规律3)(1)

水透料子密度低,密度高低看脂粉,大料子脂粉厚

虽说和田玉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难度要大于辨伪的难度,但是评价品质最本质的依据还是来源于结构(参考俺之前某篇文章的毛衣理论)。

水透料子密度低。

水透的料子更嫩,矿物结构交织松垮,行话称“水汽大”“水”,透明度很强,如下图。

这类料子密度低,久置不养会出现极多的细裂,雕琢过程也不会很顺利。但若是喝蜡,则肉眼难辨。

如何看懂和田玉籽料(胡说八道和田玉籽料的几个规律3)(2)

密度高低看脂粉

“脂粉”,是圈内争论不休的一个词语。俺个人认为,视觉上越接近于固体动物油脂的料子,“脂粉”越高。“高脂粉”代表着高密度、高油性、高老熟度,还要略微有一点点透明度。

高密度代表着色的浓淡,一般形容一个料子色浓,也就是密度高了,正好与水汽大的料子视觉感相反。

一般来说,能谈得上“脂粉”的料子,也就是精品了,价格也就极高。

如图

如何看懂和田玉籽料(胡说八道和田玉籽料的几个规律3)(3)

懒得打更多字了,下周继续吧,其实还有好多规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