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出版的《筹海图编·兵船篇》中,已描绘了明人仿制的葡萄战船“蜈蚣船”,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蜈蚣船是什么朝代的船 师夷制夷的蜈蚣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蜈蚣船是什么朝代的船 师夷制夷的蜈蚣船

蜈蚣船是什么朝代的船 师夷制夷的蜈蚣船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出版的《筹海图编·兵船篇》中,已描绘了明人仿制的葡萄战船“蜈蚣船”。

梁二平

正德十六年(1521)秋,汪鋐通过屯门海战赶走葡萄牙人。之后,从嘉靖八年(1529年)到嘉靖十一年(1532年),他三次上疏朝廷,明确提出学习和仿造“佛朗机铳”和“蜈蚣船”。如奏稿《奏臣愚见以弭边患事》:

“臣窃唯佛郎机凶狠无状,唯恃此铳,铳之猛烈自古兵器未有出其右者,用之御敌,用之守城,最为便利。……臣又窃照南畿根本重地,防守不可不严,操江虽有船只,或未尽善,合无照依蜈蚣船式样创造数十艘,易今之船,使橹用铳一如其法,训练军士,久而惯熟,则防守益固。”

实际上,当时的兵部比汪鋐还早议过“师夷制夷”之事。据《明史》记载,在嘉靖三年(1524年),“兵部议,佛郎机铳非蜈蚣船不能驾,宜并行广东取匠,于南京造之。”应当说,大明兵部以及汪鋐等人的“师夷制夷”之举,比晚清魏源提出的“师夷人之长以制夷”早了三百年。

在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出版的《筹海图编·兵船篇》中,已描绘了明人仿的葡萄战船“蜈蚣船”。

明朝人所说“佛郎机”的“蜈蚣船”,就是西方人所说的“加莱船”(galley),或“加利船”。公元前1000多年时,地中海就有了米诺斯“加莱船”和腓尼基“加莱船”,这种多桨帆船后来被人们称作“地中海蜈蚣”。火炮诞生之后,加莱战船在保留撞角的同时,在船头增设了一门4至6磅的火炮,左右两舷上下甲板,也增设了轻型炮2至3门。这种火炮很小,近乎于火铳。

至15世纪时,加莱战船仍是单桅,斜桁大三角帆。战斗时,不用船帆,完全依靠划桨动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机动性。加莱战船干舷(吃水线以上的船舷)低,吃水浅,速度快,但船舷受破坏后,船会迅速翻覆。

火炮诞生之后的加莱战船,战斗时,以船头炮发起攻击,两侧杀伤敌兵,用的轻炮炮击。战术阵列是横队,迅速冲向敌船;然后,从两翼绕到敌舰舷侧,快速推进,用船头青铜冲角撞毁敌船船腹。再用弓箭和火铳射杀敌兵。同时,配有枪和剑的士兵们跳上敌船,进行白刃战,以歼灭敌人。

16世纪时,“蜈蚣船”渐渐被大型的克拉克帆船和盖伦大帆船所取代,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