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王士禛将《燕燕》一诗推举为"万古送别之祖"(《带经堂诗话》)。在所有的情绪中,离愁应该是一种凄美绝伦的感受。

"别离"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燕燕》开创了一个诗风,引领了一个时代,文人骚客相继吟咏着挚友离别之感,牵动着人们心弦。从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珍重,以及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依依不舍中,仍旧依稀可辩《燕燕》的影子。

邶风燕燕诗经注音及翻译 诗经国风邶风(1)

​​燕燕

诗经(先秦)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译文

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妹子今日远嫁,相送郊野路旁。瞻望不见人影,泪流纷如雨降。

燕子飞翔天上,身姿忽下忽上。妹子今日远嫁,相送不嫌路长。瞻望不见人影,伫立满面泪淌。

燕子飞翔天上,鸣音呢喃低昂。妹子今日远嫁,相送远去南方。瞻望不见人影,实在痛心悲伤。

二妹诚信稳当,思虑切实深长。温和而又恭顺,为人谨慎善良。常常想着父王,叮咛响我耳旁。

邶风燕燕诗经注音及翻译 诗经国风邶风(2)

​诗歌采用重章复唱的手法,既易辞申意,又循序渐进,且乐景与哀情相反衬;从而把送别情境和惜别气氛,表现得深婉沉痛,不忍卒读。

《燕燕》之后,“瞻望弗及”和“伫立以泣”成了表现惜别情境的原型意象,反复出现在历代送别诗中。“伫立以泣”的“泪”,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艺术意象之一。

邶风燕燕诗经注音及翻译 诗经国风邶风(3)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