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周刊#

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工作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1)

“人猿相揖别”已经数百万年了。早期人类所遗留的

主观能动性

痕迹中,不仅有图腾崇拜,也有对人自身的赞美。进入文明时期以后,有了更多的关于人对自身思考的思想材料。文艺作品中不乏对人的力量的感叹和对人的命运的关心;思想家们更以其独特的思考,对人的特点、人的作用,发表了种种见解。

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我国发现的古人制作的岩画中,有大量对人类狩猎、游牧、舞做蹈、征战活动的描画,表明了古人对从事这些活动的自豪。“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故事,实际上是对人的精神和能力的歌颂。《诗经》在赞美周人祖先后稷时说:“后稷刚刚会爬行,认识能力就高明,寻求粮食显神通。”对后稷能巧妙地种植大豆、谷、麻、麦、瓜,大加歌颂。《诗经》对后稷的赞誉,表明人们已经意识到人的特点,即人有认识能力和劳动能力。战国时期的荀子,对人的作用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他认为,人有自己特殊的能力,善于与天地配合,顺应和利用天时地财,治理万物和人类社会。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与其歌颂天、迷信天,不如利用自然规律,发挥自己的能力,以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他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抓紧农业生产,节省各项费用,天不会使人贫穷;农业生产荒废,生活奢侈,天也不能使人富,裕。总之,人“最为天下贵也”。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与物的区别,它指出,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人具有自觉能动性。人的自觉能动性,又叫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互相联系着的三个方面。第一,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想问题就是认识世界。认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