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迪·云指肖邦 2018全国巡演南昌站

17年前,18岁的李云迪在同一个舞台上

夺下了肖邦国际钢琴大赛金奖

17年后,他首度尝试同时担任

指挥 & 钢琴独奏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1)

1.从驾驭钢琴到指挥乐团

喜爱古典音乐的朋友们不难发现一个普遍现象,越来越多成熟的演奏家,会尝试着拿起指挥棒,成为边演奏边指挥乐队的“两栖演奏家”

尤其是钢琴领域的大师们,当音乐造诣到达一定境界后,键盘已经不再能容纳他们对音色和音响的追求了,于是他们放眼于整个管弦乐队。比如巴伦博伊姆、普雷特涅夫、阿什肯纳齐、佩拉西亚、内田光子等前辈大师。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2)

▲ 巴伦博伊姆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3)

▲ 内田光子

钢琴大师们之所以热衷于“自弹自指”,是因为这样的演绎形式能真正释放出自己对钢琴与管弦乐作品的深刻理解,而不需要在与指挥家的磨合中妥协退让。

如今已步入成熟艺术阶段的李云迪,也加入了“自弹自指”的大师行列。从只需要谙熟两行钢琴谱,到完全掌握一本厚厚的总谱,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华丽的“蜕变”!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4)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5)

相比之下,李云迪的“自弹自指”是非常具有特点的。通常钢琴家兼指挥时,演奏的是莫扎特、海顿、巴赫等人的小规模钢琴与乐队作品。但这次李云迪带来的,却是乐队编制颇为庞大的两部肖邦钢琴协奏曲,这可是非比寻常的演奏挑战!

▼ 李云迪早期录制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6)

I. Allegro maestoso (第一乐章 庄严的快板)

李云迪/Philharmonia Orchestra/Sir Andrew Davis - Chopin & Liszt: Piano Concertos No. 1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7)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8)

II. Romance - Larghetto (第二乐章 浪漫曲 - 甚缓板)

李云迪/Philharmonia Orchestra/Sir Andrew Davis - Chopin & Liszt: Piano Concertos No. 1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9)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10)

III. Rondo - Vivace (第三乐章 回旋曲 - 活泼)

李云迪/Philharmonia Orchestra/Sir Andrew Davis - Chopin & Liszt: Piano Concertos No. 1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11)

2.新时代的“钢琴诗人”

18岁,意味着成年,而对于李云迪来说,则是成名在望。

2000年,年仅18岁的李云迪来到了肖邦的故乡波兰华沙,一举摘下第十四届肖邦国际大赛金奖,成为赛事历史上最年轻的金奖得主,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钢琴家。

▲ 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决赛时的李云迪

从1927年开始在波兰华沙举办、每五年一届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一直都是国际上最受瞩目的音乐盛事之一,也是最具公众知名度的国际钢琴赛事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每一届肖赛都会产生金奖得主,如果当届没有足够优秀的选手,金奖则会从缺。

在李云迪摘得金奖之前,这个奖项已经空缺了15年之久。“一朝夺冠天下知”,获此殊荣,李云迪一跃成为国际上最令人期待的青年钢琴演奏家;荣誉而归,李云迪成为中国乐坛史上最轰动的人物之一。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12)

▼ 李云迪演奏肖邦四首叙事曲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13)

Ballade No. 1 in G Minor, Op. 23

李云迪 - Chopin: Ballades, Berceuse, Mazurkas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14)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15)

Ballade No. 2 in F Major, Op. 38

李云迪 - Chopin: Ballades, Berceuse, Mazurkas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16)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17)

Ballade No. 3 in A-Flat Major, Op. 47

李云迪 - Chopin: Ballades, Berceuse, Mazurkas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18)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19)

Ballade No. 4 in F Minor, Op. 52 (F小调第4号叙事曲,作品52)

李云迪 - Chopin: Ballades, Berceuse, Mazurkas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20)

3.富有无限激情和诗意

世人再多赞扬,可对于李云迪来说,这些名望都只属于18岁,不同于在荣耀面前陷入迷茫的青年,李云迪带着肖邦的音乐,继续前行,开启了属于自己的音乐时代。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21)

有人评价李云迪的音乐“富有无限激情和诗意”,也有人说,“听他的演奏,真是能感受到弹奏者此时的心意,就像是把情感描绘至极致的那种感觉,让你溺在里面”。

的确,李云迪指尖下如玲珑剔透的音质,在多爱追求炫技和爆发力演奏的今天,绝对算是一股清流。正如18年前,无人过多关注这位来自中国的钢琴青年一样,谁会想到,这股音乐界的清流,现今会以另一种让人惊叹的形式,演绎“钢琴诗人”肖邦经典,说是独一无二,也是无可厚非。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22)

下面请大家欣赏李云迪演奏的肖邦最脍炙人口的《降B小调夜曲》和《降E大调夜曲》,感受他指尖的无尽诗意,和钢琴上所能奏出的最动人的音色。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23)

Nocturnes, No. 1 in B-Flat Minor Op. 9, No. 1

李云迪 - Chopin: Nocturnes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24)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25)

Nocturnes, No. 2 in E-Flat Major Op. 9, No. 2

李云迪 - Chopin: Nocturnes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26)

4.带着“肖邦”继续前行

2017年,第13届肖邦欧洲国际音乐节,李云迪携手华沙爱乐乐团登台爱乐大厅,在梦开始的地方为乐迷呈现了肖邦一生中仅有的两部钢琴协奏曲,同时,这也是李云迪首次身兼独奏与指挥两个角色,以“自弹自指”形式,演绎肖邦经典,向大师致敬。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27)

这次伟大的尝试,是李云迪的人生第一次,在实践中完美突破了交响乐团配合、曲目速度变化等技术上的问题,在自我表达中,诠释了自己心中的肖邦。这已不单单是琴技上的娴熟,而是超越钢琴之上,对整个古典音乐的精准认知,以及对舞台表现的专业把控。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28)

众所周知,肖邦的两首协奏曲是每五年一届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决赛指定曲目,而从第一届肖赛开始,华沙爱乐乐团就是与每位决赛选手合奏的乐团。

这个曲目和演出阵容,很难不让人回想起李云迪获奖的那天。但这一晚的李云迪却在尝试一种他之前没试过的演出方式:同时指挥乐团和担任钢琴独奏,是想用他个人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心中的肖邦完整的呈现给现场观众

5.“云指肖邦”再燃国际“肖邦热”

十一月初,“钢琴王子”李云迪完成了他的澳纽巡演,这场名为“云指肖邦”的音乐之旅,自去年开始便已启动,而澳洲与新西兰巡演所经之地,却是李云迪首次登陆,不过,当这位来自中国的国际钢琴家,以“自弹自指”形式奏响多个城市音乐厅时,无人不赞服他的音乐造诣。堪称殿堂级的音乐盛宴,记录着李云迪的成功,也承载着李云迪一次又一次音乐人生的华丽进阶。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29)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30)

2018年冬,李云迪“云指肖邦”巡演继续席卷国际,这是一个18年的轮回,肖邦经典依旧,归来仍是少年。这也是一次不忘初心的巡礼,“初心”,不仅仅是归于肖邦的默契,“初心”,还有对土生土长故土的传承。不少人发现,在“云指肖邦”澳纽巡演收官悉尼站中,除肖邦名曲外,一首《黄河》也是震惊四座,要知道这首被誉为中华“民族魂”的乐章,是流淌于每一个中国人血液中的声音。

李云迪 云指肖邦(李云迪云指肖邦)(31)

李云迪以自身影响力,在异国奏响民族最强音,是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推广,也是对中国音乐走向国际舞台最大的推动,某种意义上,李云迪不再只是一位国际钢琴家,更是一位音乐使者,以音乐之名搭建起东方与世界的文化交流

成名18载

“云指肖邦”再次刷新观众对李云迪的认识

在这个浪漫的冬季

属于李云迪的音乐巅峰正在继续

.......

南昌站 12.15 南昌前湖国际会议中心

龙湖奏响城市最强音

龙湖 煌胜丨李云迪·云指肖邦 2018全国巡演南昌站

时间:

12月15日

地点:

南昌前湖国际会议中心

票价:

1280/980/780/580/380/280元

购票热线:0791-87891841

编审:乾龙

注【赣鄱儿女网是在团中央中华儿女报刊社江西记者站原官方网站基础上整合的新媒体!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合作投稿,欢迎原创,您的才华由赣鄱儿女平台为您报道。投稿合作:jxnc81@163.com】

本网宗旨:“遍写人民领袖政坛新秀,尽书风云人物华夏俊杰!”

“立足江西,辐射全国,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宣传报道优秀的中华赣鄱儿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