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黑洞

宇宙中的黑洞结构 宇宙中的黑洞一共分几类(1)

又叫迷你黑洞、量子黑洞,我们通常说的黑洞都是超级巨大,质量极高的那种,不过微型黑洞是其中的例外,它们通常都是在量子级别,理论上的质量下限就是普朗克质量,也就是10^-5 g。

一般来说,黑洞的形成是核心大于3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在超新星爆发后,坍缩形成的天体。那么,质量如此小的微型黑洞是从哪来的呢?

科学家认为,这些微型黑洞起源于宇宙大爆炸时期。由于是量子级别的黑洞,所以它们和普通的黑洞有着巨大的差别。甚至有科学家推断,我们的太阳系内就有很多的微型黑洞。

对于微型黑洞的本质和存在与否,科学家们还在研究和观测,目前并没有定论。

恒星级黑洞

宇宙中的黑洞结构 宇宙中的黑洞一共分几类(2)

恒星级黑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黑洞。

任何恒星在烧完自己的氢燃料之后,就会进入死亡阶段。大质量的恒星会发生超新星爆发,外壳开始急剧膨胀,而在内部留下一个核心。

这个核心在外壳的重压之下,会开始坍缩。它的质量如果超过太阳的3倍,就会坍缩成为一颗黑洞。

变成黑洞之后,就会开始不断地吞噬周围天体。在视界半径以内,甚至连宇宙中最快的光也无法逃脱其引力的束缚。

中等质量黑洞

宇宙中的黑洞结构 宇宙中的黑洞一共分几类(3)

黑洞中体型较大的,有一种叫做中等质量黑洞。中等质量黑洞的质量一般在100-100000倍太阳质量之间,是黑洞中的中等体型。

按理来说,中等质量黑洞的形成机制比较简单,要么本身就具有极大的质量,要么就是恒星级黑洞形成之后,通过吞噬长到这样的体型。

可是尴尬之处在于,科学家却从没有发现过中等质量黑洞。比它更大的黑洞或者比它小的黑洞已经发现了许多,只有这个群体依然空白。

这就好像你来到一个商场,发现商场里的人要么是100斤一下的胖子,要么是200斤以上的胖子,一个100-200斤的人都没见到,任何人对于这个现象都会感到诡异和难以理解。

目前来说,科学家只在宇宙中找到了2个中等质量黑洞的候选者,前不久也有传闻说日本科学家在银河系中心发现了一个中等质量黑洞。但是,这个数字仍然不能让我们满意,中等质量黑洞的发现数量为何如此之少,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超大质量黑洞

宇宙中的黑洞结构 宇宙中的黑洞一共分几类(4)

比中等质量黑洞更加巨大的,就是超大质量黑洞了。

超大质量黑洞通常出现于一个星系的中心,是一个星系的主宰。它们的质量通常在太阳的100000倍以上,上不封顶,含有巨大的能量。

目前来说,科学家认为超大质量黑洞是产生星系的原因之一,它们将能量释放到宇宙空间,这些能量转化为质量,然后凝聚形成一颗颗的恒星,最终构成了这个大千世界。

类星体

宇宙中的黑洞结构 宇宙中的黑洞一共分几类(5)

类星体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天体,通常距离我们极其遥远,因此难以观测。不过,它们的光度极高,甚至超过了一个星系的光度。而且移动速度极快,根据观测数据来计算,甚至超过了光速。

目前来说,类星体的本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科学家们目前推测,类星体是活跃星系核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其亮光来自于这些黑洞的吸积盘所释放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