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地理》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出现了有记录以来最大的缅甸蟒,或将成为新一任“蛇王”。
这条缅甸蟒体长5.48米,体重97.5公斤(接近200斤),当时3个壮汉扛得满头大汗。
有些人认为,缅甸蟒原产于亚洲,美国的缅甸蟒不能作数。
网友们得知巨蟒大小后,觉得这“蛇王”太迷你了。
那么缅甸蟒跑到佛罗里达州为何能长那么大?跑到美国的缅甸蟒究竟算不算“蛇王”?
盘山巨蟒、秦岭大蛇等传闻中的巨蛇到底存不存在?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
这么大的蛇是怎么找到的?佛罗里达州有大片沼泽地是蟒蛇的天堂,那里人迹罕至,蛇藏于其中难以发现,这次捕获“蛇王”靠的是科技手段。
研究人员是在一条雄性缅甸蟒身上装了GPS,跟着它找到了这条近200斤的雌性缅甸蟒。
有人可能要问了,给蛇身上装定位器干什么?目的主要两个:
(1)为了做研究
(2)为了减少它们的数量
例如:
科学家在候鸟身上安装GPS,从而了解候鸟的迁飞习惯以及飞行参数。
基于此人类才知道:
原来世界上有一种叫斑尾塍鹬(chéng yù)的候鸟,可以不眠不休、不吃不喝,不停靠,连续飞11天,连续飞1.2万公里。
几年前,有一部纪录片叫《犹大的项圈》曾入围奥斯卡金像奖。
讲的是澳大利亚的入侵物种骆驼,被人类戴上了一个带定位功能的项圈。
这些骆驼只要融入新的骆驼群,人类的直升机和枪炮就会出现,将骆驼屠戮殆尽。
利用“项圈”,澳大利亚曾在5天内完成猎杀10000头骆驼的计划。
据纪录片描述,有些带项圈的骆驼似乎明白了自己会带来厄运。
最后它们选择避开骆驼群,孤零零地游走在沙漠中,直至老去。
给缅甸蟒安装GPS,主要是因为缅甸蟒在佛罗里达州泛滥成灾,不仅数量多,而且个头巨大。
漂洋过海的缅甸蟒为何能长那么大?缅甸蟒原产于东南亚,较大的野生个体都生活在热带雨林中。
作为原生物种,亚洲的缅甸蟒与当地环境磨合了千百万年,除非生态严重失衡,否则不会发生泛滥的情况。
例如:
缅甸蟒需要与竞争者抢食物,比如网纹蟒。
数量受天敌控制,比如野猫,鼬,鳄鱼,猛禽等等。
总之在原产地100条幼蟒没有几条能活到成年,所以缅甸蟒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缅甸蟒大规模出现在美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当时美国刮起了一阵养蛇风,世界各地的蛇蜂拥而至。
据资料记载,2004年-2010年期间,佛罗里达州接纳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蟒蛇就有14万条,其中缅甸蟒居多。
数量这么多,不用想都知道控制不住,必然会出现在野外。
当时很多人从宠物商店将缅甸蟒幼蛇带走,但他们根本不清楚3-5米长的蟒蛇是什么概念。
当缠在手上的小蛇被养成了3-5米长的大蛇,出于害怕或者饭量太大等原因,只能选择放生!
另外,佛罗里达州经常有飓风光顾。
例如:92年的飓风“安德鲁”摧毁了这里的大量房屋。
当时8万多人无家可归,大量蟒蛇无人看管都逃到了野外。
飓风过后,便有专家指出,缅甸蟒可能会泛滥,推断依据如下:
(1)气候:佛罗里达州是北美洲伸向赤道的一只脚,部分地区近似于热带气候,适合蟒蛇生长。
(2)环境:佛罗里达州有大片沼泽地与湿地,可以给体型大的爬行动物提供浮力来抵抗自身重力,从而减小摩擦力,因此更有利于它们繁衍得更多,长得更大。
(3)食物:沼泽地里的动物都比较弱,缅甸蟒就像进了“新手村”。缅甸蟒初来乍到时,沼泽地的霸主“短吻鳄”数量就不断下滑。
即使专家已经预料到了,也采取了措施,但2013年佛罗里达州野外的蟒蛇数量依旧超过了3万。
为了防止蟒蛇继续泛滥,当地政府绞尽脑汁,安装GPS就是其中一种方法。
猎杀缅甸蟒在美国有种古老的职业叫做“赏金猎手”。原本悬赏对象都是穷凶极恶之人,如今有些悬赏被用来对付动物。
近20多年来,佛罗里达州经常举行“赏金猎人”大赛,每届大赛,各地的捕蛇人都会蜂拥而至。然而面对沼泽地中的3万大蛇,这也只是杯水车薪。
后来科技力量介入了,所以在“戴项圈”的缅甸蟒的引导下,人类找到了这条近200斤的雌性缅甸蟒。
研究人员将这条缅甸蟒解剖后,发现它的肚子里有122枚卵。
如果这些卵已经完成了受精,那就有可能产下122颗蛋。
这些蛋又会产生大量缅甸蟒,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在沼泽地中,5米左右的缅甸蟒每次大赛都能抓到几条,当地人一看到这些大蛇就很头疼。
说一组数据你就懂了:
2013年的猎蟒大赛,参与者1600人,其中800人荷枪实弹,捕杀要求“生死不论抓到就行”,结果拢共抓到了68条缅甸蟒。
按这样的成绩来看,这条所谓的“蛇王”下一次蛋就够举办两届大赛了,这还没算“蛇王”的孙子和重孙。
这就是缅甸蟒在我国是一级保护动物,但在美国却会被安乐死的原因。
“蛇王”作不作数?蛇王不能只论大小,只论大小的话这条缅甸蟒也当不了蛇王。
举两个例子:
(1)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长网纹蟒保持者“美杜莎”,长7.67米,约317斤。
(2)曾生活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动物园的“绒毛(Fluffy)”,也是网纹蟒,长7.32米,体重272斤。
7米网纹蟒骨架
总之圈养的蟒蛇在长度和体重上都很容易超过野生缅甸蟒。
不过,从来没有人把“美杜莎”当作蛇王,因为它每日在恒温室内待着,好吃好喝供着,没有任何生存压力。
换句话说:人工圈养的蛇不参与蛇王的竞争,毫无意义。
除了人工圈养,还有另一种情况也没有意义。
亚洲的金鱼跑到北美洲的水域中会出现上图这种情况。
佛罗里达州的缅甸蟒之所以能超过原产地,与金鱼的道理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入侵物种的个体参与蛇王的竞争,同样毫无意义。
根据wiki上的记录,在东南亚雨林中,捕获的最大缅甸蟒为5.74米,72公斤。
捕获过最长的蛇是网纹蟒,野生最长个体为6.95米。
亚马逊雨林中,森蚺历史测量极值为114公斤,体长6.05米。
现在的蛇王是一条经过精准测量、可查证的森蚺,97公斤,5.21米。
而这次捕获的缅甸蟒的确比这条森蚺要大一些。
如果这条缅甸蟒发现于东南亚野生环境中,那么毫无疑问就是新一任蛇王,但作为入侵物种就另当别论了。
传闻中的巨蟒到底存不存在?19世纪初,西方贵族盛行圈养奇珍异兽,当时很多动物商人发布了巨额悬赏,希望有人能抓来10米大蛇。
赏金最高时换算成如今的人民币,高达几千万,结果赏金一路水涨船高,但尺寸要求却不断下降,最后降至8米依旧无人问津。
从科学的角度,没有人能领到这样的奖金,因为盘山巨蟒,几十米,上百米的巨蟒都是不存在的。
(1)食物不够
体型大,意味着食量大。
5800万年前的泰坦蟒,已知最大个体15米长,重达1吨。
它的菜单中包括了半吨重的煤龟和巨鳄,相当于两只东北虎。
1:1泰坦蟒
生活在4000万年前的非洲巨蟒(Gigantophis garstini),别名吞象巨蛇,已知最大个体12米长,体重超过600公斤,以始祖象为食。
如果真的存在盘山巨蟒,食量会比这两种远古巨蟒高出数十倍,甚至数百倍。
那么一条盘山巨蟒一顿将要吃下一整座山上所有的动物。
从能量的角度看,地球任何地方都养不活巨蟒种群。
有人可能要问了,就养一只不行吗?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延续。
(2)数量不够
在生物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最小存活种群”,指的是一个种群想要持续、健康地延续下去,最少的个体数量。
比如:只剩一男一女,第二代就会涉及到近亲繁殖,人类将无法健康地延续下去。
生物学家曾根据遗传学、统计学进行计算,得出的阈值为“50”。
按照“最小存活种群”的概念,如果地球上真的有滔天巨蟒,那么数量至少是50条。
那么多滔天巨蟒满山跑,人类是很容易发现的,然而从古至今并没有人记录过这样的现象。
(3)地方不对
蛇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变化。
在一定范围内更高的体温,意味着更旺盛的生长代谢能力。
往深了讲,生长代谢速度快不快,取决于生物体体内的催化剂——蛋白质(酶)。
蛋白酶的活性与体温息息相关,一般来说20-30度,酶催化效率较高。
如果温度太低,那么催化效率将大打折扣,产生能量的效率将仅够维持最基本的生命需求。
那么天冷了之后,动物想要活下去就要另想办法了。
比如:往气温高的地方迁徙,或者利用冬眠减少活动和代谢。
总之终年高温的地方,变温动物的生长速率快,个头也更大。
这也是从远古大蛇泰坦巨蟒、吞象巨蛇,到如今的大蛇森蚺,网纹蟒,非洲岩蟒,缅甸蟒,清一色都出现在赤道附近的原因。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根本不适合滔天巨蟒生长,也孕育不出滔天巨蟒。
(4)“打开”方式不对
传闻中大多数巨蟒都来自深山老林,例如秦岭大蛇,长白山大蛇等等。
实际上,无论这些大蛇待的地方有多好,野生和圈养个体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美杜莎”与“绒毛”就是最好的例子,
总之深山老林再好,也不如人类养得好,深山老林再大,也不如人类养得大。
但就算是这样,人类也养不出8米巨蟒,所以野生环境不可能存在更大的蟒蛇。
(5)“肚皮”受不了
蛇贴着地面移动,需要与地面发生摩擦,体型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把肚皮磨得血肉模糊是一方面,关键是摩擦力大了,速度就慢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森蚺大多数时间都在亚马逊河里泡着,因此也叫水蚺或绿水蚺。
佛罗里达州的缅甸蟒则靠湿地享受“丝般润滑”,所以体重得以提升。
泰坦蟒以龟、鳄为食,化石发掘地靠近入海口。
这说明蟒蛇大到一定程度都需要依靠水的浮力,来解决重力(摩擦力)。
如果盘山巨蟒真的存在,那应该生活在海里,否则“肚皮”根本受不了,动都不能动。
(6)时机不对
泰坦蟒的昙花一现是因为遇到了两个风口。
一个是恐龙大灭绝,生态位大量空缺,一片蓝海。
另一个是地球那段时期温度不断攀升,甚至出现了短期飙升,史称“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
在一定范围内,高温有利于冷血动物的发展,当温度回调,泰坦蟒也就灭绝了。
如今地球处于第四纪大冰期,温度偏低,而且哺乳动物制霸全球,一片红海,盘山巨蟒毫无机会。
所以,第四纪冰期的哺乳动物时代,不可能出现盘山巨蟒。
亲眼看到传闻中的巨蟒,可能是眼神不好据《羊城晚报》报道:
2020年11月25日,广东肇庆市广宁县的深塘村曾出现了一条4米多,体重超100斤的缅甸蟒,蛇身比人类大腿都要粗。
深圳地铁站发现的50多斤缅甸蟒
近几年来,在我国捕获的缅甸蟒最多也就50-70斤左右。
因此当时有很多人怀疑深塘村的百斤巨蟒是养殖场逃跑的。
百斤巨蟒被报道之前,社交媒体上就出现了不少相关视频。
网友们从6米猜到了30米,甚至有人说:“目测1吨重,十锅炖不下。”
可见不同的人,看到相同的蛇,判断出的长度相差很大。
这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美国博物学、动物学家阿尔菲斯•海德•威尔瑞,曾多次进入亚马逊丛林进行科学考察。
有一次,威尔瑞遇到了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大森蚺。
当时考察队员们都十分兴奋,但喊出的森蚺尺寸却不一致,范围从6米至18米。
最后测量发现,只有5.9米。
现如今,科学家对以前的蟒蛇的长度数据都只是拿来作为参考。
因为以前的测量方法不准确,包括很多科考数据。
随着科学的发展,生物学家根据遗传学和统计学发现,蛇的身体长度具有一定规律。
一般最大长度是最小长度的2.5倍,依照这个规律计算森蚺长度极值约6米。
但在以往科考数据中却有很多7米以上的森蚺数据。
网纹蟒与泰坦蟒的脊椎骨对比
爬行动物学家认为,蛇蜿蜒曲折,测量时来回扭动,而且它们没有胸骨,肋骨可以前后伸缩。
特别是遇到人时,蛇高度紧张,身体扭曲和伸缩更剧烈,光拿皮尺测量误差较大。
在现代科考中,对于蛇的测量会利用一些科技手段。
有时候为了得到大型蟒蛇的精准数据,甚至会给它们打麻药。
普通人不比考察队队员,更容易错估蛇的尺寸,而且这跟摄影也有很大关系。
拍摄时,一些摄影师为了体现蛇的长度会使用特殊镜头,再找一个刁钻的角度,那样拍出来的蛇会比实际看起来要长得多。
这样的技巧不仅可以让蛇变长,还可以让腿变长,让身体显高,让房间显大,这点大家应该深有体会。
一般人平常并不容易见到蛇,偶尔看到一条大蟒蛇,大脑可能会瞬间短路,很容易出现误判。
遇蛇人再把遇蛇的故事夸张化,接着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大,越传越神话。
于是就出现了很多“某人亲眼看到盘山巨蛇”的传闻。
类似这样的传闻大多出现在上世纪,如今信息这么发达,真有那么大的蛇是藏不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