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必须要有一定的相似性,通俗来说,就是两者看起来要大体差不多,这样的比喻才是生动形象的。但是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却经常忽略这一点。

来看下面两个例子:

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像红苹果。

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像红樱桃。

这两个句子从表面上看,都是比喻句,但是哪一个更好、更恰当呢?当然是第一个,因为小孩子的脸与苹果之间,不仅颜色一致,大小也差不多,所以看起来确实很像。但是第二个句子中,虽然颜色是一致的,但是大小明显差的太远,也就是说两者看起来并不像。“不像”的比喻当然就不能算是好的比喻句。


所以,在写比喻句时,要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这个相似包括很多方面,形状、颜色、味道、质地等等,但是有一个最基本、最通俗的判断标准:看事物之间到底“像不像”。如果“像”,那说明比喻是合理的,如果“不像”,甚至读出来会让人哭笑不得,那就需要再修改。

比喻句五句带解析(学而时习之比喻句要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