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管理水平(十年之变武汉城市管理)(1)

时光荏苒,十易寒暑。白云黄鹤,颜值焕新。武汉,每天不一样。

十年来,武汉城管部门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建设管理相关精神,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抢抓机遇,内外兼修,持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最近五年来,武汉以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为契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发扬“绣花功夫”“工匠精神”,整体推进户外广告、景观照明、井盖、管线、箱杆规范整治,综合提升背街小巷、老旧社区、铁路沿线市容环境,强力推进“拆违飓风行动”、渣土运输、施工噪声、违法占道控管,城市环境面貌脱胎换骨,功能品质大幅提升,为我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成功办会奠定了坚实环境基础。

十年砥砺奋进,回望过去,武汉城管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全力以赴提升城市能级、品质,成绩斐然;目前,武汉城管正全力以赴、真抓实干,持续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以一流城市环境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展望未来,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要怎么走,如何抓住理念提升、标准提升、管理手段提升、设施设备提升等新机遇,如何增强人民群众对城市环境的获得感、满意度……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武汉城管必将给出自己的答案。

大城细管,“精细化”创造“幸福感”

武汉城市管理水平(十年之变武汉城市管理)(2)

洪山区街道口道路整洁,隧道实现智慧管理。

于武汉而言,过去十年,跌宕磅礴,每天不一样。

国家中心城市征途从起步到加速,“五个中心”建设推动“大武汉”迈向“强武汉”,疫后重振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武汉,烟火依旧,城市面貌焕新。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武汉城市管理部门以武汉人民幸福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城市管理不断思考、不断进取、不断改进、不断追求的过程,也是武汉城市管理理念和方法持续“进化”的十年。

近五年,武汉城管认真践行关于“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等重要指示精神,以“精细化管理”为舵,以“721工作法”为帆,下足“绣花”功夫做细城市管理,让武汉市容脱胎换骨,让市民生活越来越便利,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何谓下“绣花”功夫?“特别精细、特别精致、特别精准、特别精确。”这是武汉市对城市管理提出的要求,比精细化更进一步,要求更高、标准更高。

全面推行“精致环卫”,提升精细化管理标准,落实“严规30条”;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不断拓展垃圾分类覆盖范围;实施“厕所革命”,新改建二类以上公共厕所500余座,全市环卫公厕数量达到1355座;打造顶级城市景观“长江灯光秀”,彰显了武汉美丽天际线,极大提升了夜间城市形象,成为武汉独特的城市名片;强力开展“双百”工作,制定示范片区场景化考评标准、达标整治点位考评标准,推进各区开展105个示范片区创建、108个问题集中点位达标整治。

如今的武汉,平整洁净的人行道和公园绿地“无缝衔接”;街边公园随处可见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的公厕,既智能又干净;路边的配电箱纷纷披上彩绘“新衣”;马路上的井盖特色鲜明;地铁口的共享单车摆放整齐;商业区的店铺热闹有序;抬头看,不再有大幅的广告牌遮住城市天际线;两江四岸的灯光秀与江水、桥梁联动辉映,让市民和游客流连忘返;道路破损情况随手上传,及时解决;交通高峰时段不见渣土车呼啸而过;夜晚也无噪音干扰美梦。

在市民眼里,大武汉之美,不止于大江大湖的自然之美,更是高水平精细化城市管理“管”出来的美好家园。

大城智管,更精准、更安全、更满意

武汉城市管理水平(十年之变武汉城市管理)(3)

智慧城管平台。

如果说,市容的改变市民看在眼里,那智慧城管对城市的改变,则属于潜移默化。

现在,许多出土工地和停保场都有一双双“慧眼”,时刻关注着建筑垃圾运输车的净车密闭情况;渣土运输车运行轨迹也在掌握之中;城管执法告别手开单,还可进行“非现场执法”。

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发挥,有机对接城市“一网统管”,智慧城管系统全面运行,公共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加快实现城市管理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管理手段由人工向智能、管理节点由末端向前端的三大跨越,创新构建适应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需要的“数治 智治 共治”智慧大城管新模式。

在智慧城管这一领域,十年间,洪山区城市管理执法局以先进城市为标杆,以智慧手段赋能“绣花”功夫,精准发力,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插上了“智慧翅膀”,让城市管理“耳聪目明”。

洪山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洪山城管积极探索研究“1 N”的智慧城管移动巡检一体化平台建设。通过智能AI识别乱堆物堆料、占道经营、垃圾箱满溢、店外经营、暴露垃圾、非机动车乱停放、非法摆摊等11类城管问题。

通过视频巡查自动识别的城市管理问题,以工单的形式上传到相应子系统,分配给执法人员进行处置,实现案件闭环处理,保障影响市容市貌的问题能够及时得以解决。自从智慧城管移动巡检一体化平台投入使用以来,结案率达到98%以上,回复率100%,群众满意率大幅提升。

燃气通万家,安全无小事。目前,全市150万只燃气钢瓶可实现全天候在线监管,燃气事故应急处置率100%。随着智慧燃气安全监管平台上线试运行,洪山城管将燃气“供、送、用、管”全链条纳入智慧监管,通过一面大屏即可显示各地各环节的所有操作流程。2020年,洪山城管对辖区内供应站点加装防爆监控设备,24小时实行监控管理。

十年来,“智慧桥梁”不断发展。洪山区现有桥隧86座,其中区管桥隧81座,行业管理桥梁5座。今年以来,洪山区共有79座桥隧接入市城管智慧桥隧平台,安装200多个摄像头,实现实时在线监测。

渣土车管理,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重点。现在,武汉的渣土车植入“北斗芯”,如同装上“最强大脑”。今年6月,洪山城管接入建筑垃圾联合监管服务平台,按照“三级七端”协同共治思路,实现城市运营级、监管部门级与被监管对象级三级联动共治,实现了区域内渣土车“人车企”、工地、消纳场、事故、违法、研判预警事件及所有渣土车相关数据的集中汇聚、展示、分析、执法与监管。今年4月至8月中旬,洪山区已有986辆渣土车安装“北斗”。

十年间,武汉城管搭建民意云“一网汇聚”,集12319城管热线、群众信访、第三方巡查上报等14种民意收集渠道;执法案件“一网通办”,执法过程全程可追溯,并实现执法人员和协管员实时定位和在线指挥,并在全国城管系统首创现场执法扫码缴纳罚款模式。

目前,武汉城市管理智慧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居全国前列。建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大数据分析系统和综合集成门户系统,实现资源高度整合和数据共享。

“数据武汉城市精细化管理”获全国“数字政府十佳创新案例”奖,“科技赋能城管执法三项制度”获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并入选全国示范候选名单。

大城严管,全面推行“精致环卫”,推动垃圾分类

武汉城市管理水平(十年之变武汉城市管理)(4)

东西湖区环卫机械化作业。

近年来,武汉城管全面推行“精致环卫”,提升精细化管理标准。

同时,城管部门聚焦制度建设,发布《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印发《武汉市“精致环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精致环卫“严规”30条》,对城市道路清扫、城市家具保洁、垃圾处理等,作出具体指导和量化。

今年5月,在“建设英雄城·致敬劳动者“地铁专列上,东西湖区环卫工作者罗善善、项晓环等人被市民乘客认出,“原来你们就是海报上的本人啊,你们是城市的英雄!”周围乘客纷纷竖起大拇指。原来,以全国先进工作者、东西湖区城管执法局环卫服务中心垃圾压缩设备操作员罗善善为代表的东西湖区环卫工人海报登上专列,受到市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近年来,东西湖区实施精致环卫,严格执行“精致环卫”严规30条。今年上半年,全区建成区环卫市场化率达81%,完成建成区市场化率达80%以上的目标;通过新购置车辆、组合作业、人机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城区道路的机械化作业覆盖率,环卫作业实现全覆盖、无缝隙、常态化,全区主次干道环卫作业机械化作业率达100%,并探索了“以桶换桶”“定时定点”等精致环卫举措,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东西湖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积极打造智慧环卫“一个平台、一套数据、多级联动、全面监管”模式,已在468辆环卫车辆上安装北斗定位终端系统,采集生活垃圾收集点位1248处、157条保洁道路信息录入。通过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跟踪,实现“智慧环卫一体化管控”。2022年上半年,全区生活垃圾收运量约为18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垃圾分类是新风尚。东西湖区常住人口近90万,生活垃圾日清运量约1000吨,建立了“户集—小区收—街转运—区处理”的城乡垃圾收运体系,环卫市场化、机械化程度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于2013年8月份开始试点垃圾分类工作。

近五年来,东西湖区紧紧围绕健全分类管理体系、完善分类运行体系、培养居民分类习惯等重点目标,开展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全区294个小区、72个农业大队、573家单位,均按要求完成了垃圾分类容器布设和分类知识宣传覆盖,2017年被国家住建部列入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

武汉城市管理水平(十年之变武汉城市管理)(5)

城管执法队员现场检测噪声。

“东西湖区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在顶层设计方面,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区政府工作报告、全区深化改革项目,坚持高位推进。”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基层队伍建设,建立“街道-社区-物业”三级联动机制,组建“3 2 1”工作队伍。在全区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中,整体打造城市型示范社区,选取社区治理能力、小区基础条件都相对较好的金银湖街、常青花园社区,配足宣传督导员,打造微型都市农业观光体验园试验田和宣教实践功能。针对农村村湾,依托“乡村振兴”“三乡工程”,将垃圾分类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垃圾分类督导和“二次分拣”纳入村湾保洁员的日常工作内容。

同时,全区建立健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全链条”运行系统,包括11座生活垃圾中转站、9处生活垃圾分类服务站(分拣间)、12处小型湿垃圾处理站点等。

目前,东西湖区已经基本实现四类垃圾各自形成处理“闭环”,其他垃圾集中压缩转运至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厨余(餐厨)垃圾采取就地资源化利用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可回收物由资源回收企业对接居民小区;有害垃圾实行“街道暂存—专业公司预约上门回收”的方式进行处理。针对日益增多的大件垃圾和园林垃圾,2020年柏泉和走马岭各设一处大件垃圾拆解站,可对废弃沙发、床垫等旧家具集中拆解、分类,日处理能力约100吨。2021年东山街新建一处园林垃圾集中处理站点,日处理量约10吨。

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为推动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习惯,东西湖区首创了二维码“绿色账户”结合“有奖兑换”的方式,让居民群众主动垃圾分类。五年来,在全区100余所学校,不间断开展垃圾分类进课堂系列活动,培养一批批“小小分类志愿者”。

结束语

一座好的城市,是建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我们武汉真是越来越漂亮了,生活也越来越便利。”

十年奋进,刻进武汉日新月异的变化里,也刻进群众的赞美与自豪里。

今年4月7日,武汉市启动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水平三年行动,提出到2024年,通过精心描绘城市“颜值”、精细刻画城市“表情”、精致塑造城市“气质”,让城市更有暖意、惬意、诗意,打造人民满意的美丽武汉,使武汉的城市环境品质达到国内一流。

江城更宜居,唯有“绣花功”,武汉城管各部门将坚持一流标准,凸显武汉特色,持续推进城市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贡献城市管理的“硬核”能量,助力武汉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策划: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洪山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东西湖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撰文:金辉 杨忠华 朱仙红 张亮 臧诗琴 杜欢 汪玉平)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